陈志云
习题是课程资源之本,是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篇幅和结构体系的限制,书上有些习题往往以精练浓缩的编排方式呈现出来,如果在教学中只停留于习题的表面,这样学生学到的只是“死”的结论。那么在课堂上该如何“淋漓尽致”地、最大限度地创造习题的功能?如何赋予习题新的生命呢?笔者就以上问题略谈体会。
一、变换题型 体现习题开发的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练习的设计“要充分提供有趣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题型的变换“应有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而新教材中的题型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教材习题形式呆板的缺陷,但是在习题的创造过程中,教师仍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巧妙地设计习题,变换题型,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原题呈现:六年级(上册)《解决实际问题》一课的“试一试”:在1个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8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开发后的教学过程:
师(出示题目):在1个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80个。 。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提问:谁来补充一个条件?
生:1个大盒比1个小盒多8个。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条件填写在直线上。并提问:可以怎样算?
生说计算过程。
师:书上的条件是什么?直接板书在横线上: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会解答吗?
师借助图画和学生一起理解,并进行验证。
师:同样是替换,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导学生主动比出倍数关系与相差关系替换的不同点。
反思: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看似普通的、形式单一的题型通过教师的略微改变创造了有着自己特色的开放式题型,使题目顿时“熠熠生辉”,功能倍增:1.先出示缺少的条件,让学生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来补充,完成题目,起到了“现学现用、学以致用”的极佳效果;2.教师自己出示缺少的条件,和学生共同解答,让学生体会相差关系也可用替换来解决这一知识难点;3.通过比较沟通,让学生及时回顾反思,逐步建构替换策略的数学模型,初步得出替换策略的优势。此题的题型变换,在无形中发挥了本题的教学功能,可谓“一箭三雕”。
二、分步出示 体现习题开发的层次性
我们经常所说的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和“难度”,这是习题层次性的体现。陶行知也曾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所以,我们的练习内容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再造性—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紧扣,步步为营,逐步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原题呈现: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一课“想想做做”第5题:你能在□里填上小数吗?
开发后的教学过程:
师:出示0——1的数轴线纸条。(指着0.1的箭头):这儿为什么填0.1?
生:把0到1平均分成了10份,一份就是0.1。
师:那从0往右数两格是——
生:0.2
師:(指着0.5),为什么是零点几?
生:因为1不到。
师:数轴线继续往后延伸。(出示1——2的数轴线纸条)师指着1.2的箭头提问:为什么这里是1.2?
生:因为它已超过1。
师:为什么它的整数部分和前面的整数部分会不同?师用彩笔划出整数部分的0和1。
生:前面的小数在0——1之间,后面的小数在1——2之间。
师:(出示2——3的数轴线纸条)后面的几个空格该怎么填呢?
学生填写在书上,填好后集体订正。
师:观察上一行和下一行的小数和整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0——1之间的数是零点几;1——2之间的数是一点几;2——3之间的数是二点几。
反思:
以上教学片断,重在分层处理,第一部分先出示0——1的数轴线,让学生仔细观察,体会在数轴线上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第二部分出示1——2的数轴线,让学生掌握整数部分发生变化的原因;第三部分:出示2——3的数轴线,让学生自己填写。整个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围绕“扶—半扶半放——放”这一主线,使学生的思考有了一定的“坡度”,并指引了明确的方向。这样创造性地、有层次性地使用教材中的习题,为学生所学的知识奠定了扎实、牢固的基础。
总之,数学习题功能的创造和开发是无尽的。我坚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深挖教材,创造习题的功能,设计好每一道习题,使每道题具有独特的作用,相信每一节课都能满载师生成长的精彩!
【作者单位:南京高淳区东坝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