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航 姚成杰
江苏省根据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组织编写了新版《信息技术》教材。新教材一改以往的知识陈旧、思想过时等问题,受到了广大教师、学子的青睐。本文结合自己的带队辅导体验,针对《信息技术》第六章和学生普遍掌握一般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篇幅较短,但知识面极广
《信息技术》第六章的内容是程序设计初步,文中介绍的是Visual Basic(简称VB),它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信息技术》教材用了40页(占全书近1/5,课时量却占得比较少)的篇幅介紹了算法的概念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VB的编程环境、VB语言的基本知识、基本语句、程序的控制结构和简单程序设计。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教练组明显感觉学生对VB是非常反感的,中等以下的学生在用一种方法,比方说属性,实现了任务之后,当再用代码去实现时,马上就迷糊啦。由于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认为就不单纯是教法的问题,毕竟学生接触程序设计时间较短,在较少的课时下掌握一个大的编程软件只能是神似,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在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会考中也可看出,VB所占分值只有总分的十分之一,其中绝大部分分值又都来自于属性的设置。
本文观点是,减少需要讲的内容,不要面面俱到,应该去掉或作为选学的内容如下:第四节中的交互函数的使用;第六节中的Do-Loop循环与Do-Loop循环和For循环的嵌套;第七节数组。课堂教学要力争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白教材的内容,掌握VB的大致框架,不能贪多,毕竟这只是程序设计入门。
二、简单易学,却与奥赛相背
《信息技术》教材里介绍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是VB,VB所用的语言载体是Basic,它是一种入门的语言,以简单易学、数据类型丰富、适用面广等特点被广大学校和计算机爱好者所看好,但是它又因语言不够规范、实例少、开辟的内存空间小等特点被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所放弃。这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突,每年学生一入校,我们几个带队辅导教练就发动学生参加程序设计班,准备迎接每年十月的省奥林匹克竞赛。本着重在参与的原则组织近一半的学生参加了学习、培训,其中有一些学生可能思维一般,无法达到竞赛的要求,但也能基本解决些问题,可是等竞赛结束后,回到计算机课堂,那些在程序设计班学的东西却无用武之地,又得重新学习Basic,对于那些感兴趣但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容易反过来。
本文观点:增加Pascal或Delphi的学习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学语种,考试中由学生选择所考语种进行。就拿现在的奥赛来说,登陆时先让学生选择所考的项目(比方说是Word和Wps),可以改成是Delphi和VB,毕竟现在的考生都是选择Word,如果Wps选项不方便去掉,几者并存也未尝不可,在技术上是很好实现的。如果这样的话每年参加奥赛的人数就会大幅增加。如能与省奥赛办联合,凡是参加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省三等奖或市一等奖以上的,可以免考许多信息类考试。这样学生学习语言积极性将会更加高涨,会使我们所有带奥赛队的老师更加注重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素质。
三、例子较多,但设计不合理
新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好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对当代学生的发展尤为合适。
江苏省编《信息技术》教材也看到了这一点,在教材中安排了许多例子式的任务。在教学中,明显感到其中不乏许多学生感兴趣并易于上手的例子,但是同时也感到入门不够简单,像第三节程序的建立和运行一节中,第一个例子教材的第171页,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例子不错,也很简单,但解决这个例子所含的知识点较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上手和完全掌握,这就使他们在初学时就缺少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越学差距越大。
本文观点: 在设计入门的例子时减少知识点,比方说,教材第四节VB语言基础中,第178页的例子学生就比较容易上手,可是有一种迟到的成功之感。如果能把第四节和第三节的内容对调,学生通过诸如以下语句:
(Dim a as integer,b as integer,c as integer Dim d as string
a=23 b=14 a=a+1 b=a+b c=a*bd=”祝你生日快乐”
print “a=”;a,“b=”;b,“c=”;c,d)
能较早地对变量和常量进行理解和掌握,再学第四章程序的建立和运行一节应该相对容易一些。
总之,现行《信息技术》教材,在近三年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计算机老师的赞誉,真正意义上让计算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不再是通过原来那种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去理解计算机。本文介绍的几点只是我们教练队在教学中的几点想法,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附小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