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走向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跨学科听课作为学校层面的一项教研新举措,却没有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好地推行起来。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层面未能建立组织体系和实施制度的基本保障,教师未能正确认识到跨学科听课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很多教师对跨学科听课是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他们固执地坚持着所谓的“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的看法。这些根深蒂固的看法如同一面结实的墙,横亘在学科之间,教师们不愿意越过这面墙去一探究竟,也无人好奇墙那一边的教学是怎样开展的。
跨学科听课活动是教师跨越学科的界限,相互交流学习,实现优势互补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够拓宽教师的研究视野,丰富教学理念;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帮助教师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发挥教育综合育人的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跨学科听课作为学校教学研究活动开展的重要形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以学科为单位的听课、评课、研讨的模式。以往同一学科之间的教学研讨活动,主要聚焦于学科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艺术等方面,往往会导致教师研究视界的窄化,束缚教师所能关注到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久而久之,可能出现教学研究形式单一、研究主题“大同小异”的现象,从而削弱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跨学科听课活动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与联系,使得教师能够摆脱学科思维模式的限制,以另一种视角去聆听和看待“别人的课堂”。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能够激起教师对教育教学研究更多的思考和启示。例如英语教师去参加历史学科的教研课,由于学科内容的差异,很难从专业角度去评析该学科教学的优劣,但是可以转而从教育的角度去关注课堂上师生生命的状态、互动的方式、小组合作组织与实施的方法、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关注点和来源。教师可以“真切地感悟到跨学科教研带来的多视角的教学设计、多渠道的资源共享、多内涵的专业发展的益处”。
跨学科听课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重要平台,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在观摩、交流、研讨中相互切磋教学技艺,借鉴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通常来说,跨学科的听课对象大多是经过学科教研组与执教老师共同协作、精心打磨之后形成的优质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充分展示该学科的学科特色和教学方法,而且在课堂组织形式、教学艺术等方面往往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跨学科听课活动可以使这些资源在共享中形成教育合力,在交流、争鸣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不同学科教学方法的相互交融,也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例如,科学课上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分工明确、秩序井然、既有动手操作的生动有趣,又有推理概括的科学规范,这就很值得文科类教师借鉴。再如语文课的文本解析方法(初读文章,体会文意;细读文章,解析文意;深读文章,品味感情)就很值得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借鉴。由于学科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虽然不可以直接拿来就用,但是对于学科教学方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明确指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走向交叉融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跨越学科听课是教育实现综合育人的重要媒介和方式。虽然学科间的知识结构差异较大,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教育所面向的对象都是学生,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人的成全”。跨学科听课可以帮助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突破学科教学思维模式的限制,站在教育的高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学生是拥有多元智能的综合体,特定学科的“学困生”极有可能是另一学科的“学霸”,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都是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情的重要方面,而学情则是影响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师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跳出狭隘的学科教学式思维模式,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跨学科听课也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推动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科内部同行间听课的教研方式,通常以教研组内某执教老师的公开课为对象展开研讨,参与者都是该学科任教老师,视角难免有所局限,看不到学科教学自身的弊端,交流研讨也容易思路闭塞。而跨学科听课则不同,教师往往能从“其他学科的课”中,对照和审视“自己学科的课”,既能够看到其他学科教学方式、方法的长处,又能发现本学科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从而引发教师对本学科固有教学模式的深刻反思,最终产生“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效果。例如英语写作教学,往往关注语言形式,忽视内容的价值,教师更倾向于教学生用模板化的结构和语言进行写作,学生常常学得十分机械、枯燥,写出来的作文也是索然无味。而语文写作教学则不同,教师的重心在内容而非结构,关注学生写作想要表达什么,而并非表达的方式。语文写作教学更注重学生写作的内容,如果英语教师能够时常去听语文教师的课,便可以从语文学科中获得写作教学的思考和启示,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可望得到有效提升。
在跨学科听课活动中,多个学科间的教学思想碰撞和方法交流,教学资源共享,优秀教师共同参与,这样的氛围更能激起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教师个体成长的历程”,这种个体成长的动力更多是教师“自造的”而不是“被造的”,是由内而外所生发出来的。在专业成长的驱动下,教师才会主动去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成长,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在跨学科听课中,如果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听懂该学科教学的内容并从专业角度加以分析和评价,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教师也不能本着“完成任务”的心态,随便敷衍了事,或者泛泛谈几句,听过便抛诸脑后。为了切实提高跨学科听课的针对性,教师首先应该转变固有观念,有“意”而来;课前,选好关注的角度,有“备”而来;课中,仔细观察记录,在听中“思”;课后,灵活变通,在“用”中学。
听课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在职业生存驱动下从课堂教学情境中获取信息资料的一种模仿活动,这是较低层次的。第二种境界,是在学校行政任务驱动下从课堂教学情境中获取信息资料的一种常规教研活动。而第三种境界,则是在个人专业成长驱动下,把听课当成是从课堂教学情境中获取信息资料的一种心智活动,这是听课的至高境界”。教师在参与跨学科听课活动时,应努力超越第一、二层境界,把第三层境界作为自己的至高追求。为了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教师要从意识层面上转变观念,不再将“跨学科听课”作为一种形式上的教研活动,而是将其视为“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的重要机会。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从事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教研活动是其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有必要使每一位教师意识到,参与跨学科听课等教研活动,对自身而言,不只是学校交付任务的完成,也不只是为了提升教学所作的付出,同时也是自身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每一个热爱教师职业,热爱自身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敷衍跨学科听课之类的教研活动,积极地加入到跨学科听课之类的教研活动队伍中来。
“听课如同上课,准备程度不同、态度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听课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就如同“走马观花”,看一遍便置之不顾,很难对教师的发展有所裨益。在跨学科听课教研活动中,由于教师学科背景的差异,更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即带着自己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或教研活动中产生的思考,有目的地去听课,选好关注的角度,突出重点,使跨学科听课更具针对性。由于不同学科教学内容存在诸多差异,教师在选择听课关注点时,大可以超越教学内容本身,去关注一般性的教育观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师生生命的状态、课堂活动组织形式和效果等。例如教师可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环节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课堂活动形式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学习兴趣、习惯的培养;(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饱含热情;教态是否大方、亲切、自然,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是否得法;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简明,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是否恰当;(4)三维目标如何落实,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激发,课堂活动如何组织与实施等。
听课过程中,教师应就自己关注的视角与问题,详尽地进行记录,并尽可能写下当时产生的思考与评价。听课记录是珍贵的教学研究资料,也是随后在评课环节进行评价与研讨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全身心投入、认真观察与记录、积极思考,以便日后作为教研资料或是改善教学之用。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往往能从执教教师的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信息,也会产生多样化的评价和思考。为了使听课者的分析和评价更具针对性,教师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去思考:(1)教师角度。进入“执教教师”的角色,反问自己“我会如何上这节课?”这样既可以防止评课时以局外人的身份随意挑剔,忽略执教教师的良苦用心;也可以避免毫无原则的同情与赞美,看不到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2)学生角度。进入“学生”角色,去思考执教者的教学是否合理,学生是否能够听懂,能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等。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关注学生的“获得和成长”是教育教学的应然之义。(3)学习者的角度。在听课中去重点关注执教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能够启发自我思考的地方,以便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听课时要聚焦某个教学现象或问题,生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教学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跨学科听课中,教师如果本着“拿来主义”的心态去学习教学方法,其结果自然也是要“大失所望”的。因为从来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学来的“经验”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有的方法在其他学科中运用起来可能“如鱼得水”,但未必一定就适合自己的学科。而至于方法是不是适合,用了之后效果如何,只能通过教师的亲自运用才能知晓。同时,教师学以致用的过程,也是加深理解的过程,教师在运用过程中才能更透彻地了解该方法的优势与局限之处,也能根据实践的具体情景,创生出更多新的思考和想法。
教师从跨学科听课中学到的经验不一定非得是教学模式或方法之类的理论,也可以是教学语言、教态、启发学生的方法,甚至可以是教师某个教学环节的表情、情感状态等。例如物理老师在教学导入环节总喜欢设置悬念,学生要想获得答案,必须跟着老师一起探究,这便可以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音乐老师上课时表情随着乐调不断变化,声音里充满了激情,学生也仿佛受到了感染,学得不亦乐乎。教师如果能在跨学科听课中关注到这些“亮点”,并将其灵活地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对自己教育教学的效果必定会有裨益,提升教师教学的自我效能感。
为了推动跨学科听课活动的有效开展,除了教师要有所作为之外,学校也应为其提供组织层面和实施制度的基本保障。
跨学科听课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跳出学科看学科”,在促进学科与学科横向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综合育人。但是由于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也不能盲目地在所有学科之间都开展跨学科听课活动,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从组织层面进行思考和筛选。哪些学科之间具有天然融合的优势,哪些学科之间的教学模式较为接近,哪些学科之间相互借鉴的意义更大。例如政治、历史和地理三个学科在教学内容上本就有诸多交叉的联系;语文学科与英语学科同为语言教学,且都由阅读、写作等重要模块构成,在教学方法方面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都是理科,在课堂组织和教学模式方面十分相似。这些学科之间进行跨学科听课活动,就比毫无目的地强制教师参与所有学科间的教研活动更有意义。
学校在组织层面确定好“跨学科听课”教研活动开展的学科范围之后,还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首先是教学校长领导下的“学校教研小组”,负责统筹安排跨学科教研活动,制定活动开展计划等。其次是各科教研组长组成的“跨学科教研小组”,负责将学校领导小组拟定的跨学科听课活动计划进行落实。
开展跨学科听课活动,还要在学校层面建立相关实施制度、制定活动开展计划等。科学、合理的制度是教师参与跨学科听课的共同行为准则,是此类教研活动有条不紊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教师有效参与的基本保障。
1.制定跨学科听课活动计划
校长领导下“学校教研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期拟将开展的跨学科听课活动计划,包括开展教研活动的次数、组织形式(全校范围或是若干学科之间)、具体时间、参与人员等。然后再由“跨学科教研小组”确定每次跨学科听课教研活动的主题,将准备教研公开课的任务落实到教师个人。在确定好主题之后,“跨学科教研小组”可提供参考性的研究视角或热点教育问题给跨学科参与的教师,以便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前能选择关注视角,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加强跨学科听课制度化管理
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跨学科听课教研活动中来,“学校教研小组”要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例如对主动参与、表现突出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在学校评优活动中给予加分奖励等,以激起教师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动力。同时,为了使此类教研活动更具实际意义,学校还应让教师完成相应的“跨学科听课登记表”“跨学科听课信息反馈表”或者撰写“跨学科听课反思”“跨学科听课教学案例”等。定期对教师参加跨学科听课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教师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指标当中。
3.举办跨学科听课展评活动
学校教研小组在学期结束时要对跨学科听课教研活动中的登记表、反馈表、听课反思、教学案例等进行学期汇总,评选出优秀的听课反思或教学案例,并及时在学校范围内推广。举办“教师分享跨学科教研成长故事”系列活动,提供平台,让教师讲述自己在跨学科听课中发现的亮点、获得的反思、实现的成长等。用身边人的真实故事去感染和激励更多地教师“用心”参与进来。
学科之间走向交叉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跨学科听课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当教学研讨从学科内部的交流分享走向学科之间的交融共享时,教学理念的丰富、教学方法的优化、学生学情的把握、教学反思的提升都会在交流、碰撞中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原本单一的学科“教学行为”也会成为学科间共同的“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