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萍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根据拉斯韦尔经典的“5W”理论来分析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
传播者即是消息的发布者。在当今新媒体的时代下,拥有话语权的不再是传统的媒体,而是拥有移动端设备的每一个人。传播者们只要拥有一定的工具设备,就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享受随时随地发布消息的权利。
新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传播内容更为多样化,更容易从视觉、听觉多方面来吸引受众。传播者的全民化,使得不同类型的人都可以成为消息的发布者,从而使得消息内容也拥有着不同的类型与风格,具有多元化。同时由于当下人们生活节奏快,使得传播的内容变得碎片化,既利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又利于人们的快速阅读。
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新媒体时代下,多个新媒体工具发挥各自的媒介特性,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全面而各具特色的传播信息。例如一条爆炸性的消息不再只通过一个媒介传播,而是通过多个媒介共同传播,从而达到消息迅速传播的效果。
参与性、个性化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新媒体技术的发明使得受众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变低,受众可以随时使用新媒体工具对信息进行接受与转发,并成为了下一条信息的传播者。相比传统的“同质化”传播,如今的受众可以自主选择所接受的信息内容,例如,微博用户可以设置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在媒介融合的情况下,信息的传播效率明显提高,不像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信息完整的编写和传达。在随写随发的新媒体时代,信息生成与传播十分迅速,由于用户量庞大,所以信息到达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广告营销的历史十分的久远,古代广告主要以实物广告、叫卖广告、音响广告为主的广告形式,它们满足了简单的商品交换和交易的需求。
随着印刷术的出现,更为广告传播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它使广告更容易制作和传播,大大地提高了广告信息传播的效率,扩大了广告信息传播的范围。
16世纪,报纸和杂志的出现,为广告提供了一种新的、重要的传播媒介。广告开始刊登在报纸、杂志的版面上,世界上第一则名副其实的报纸广告出自于1650年英国的一份英文报纸《新闻周报》上,刊登的是一则寻马悬赏启事。
进入信息时代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现代广告的时代,同样,这也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在的社会变成了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广告是如何发展的,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要阐述:
由于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受众更具个性化。传播者需根据产品的定位与广告的风格锁定目标消费群体,或者是根据目标消费群体来确定自身产品广告的制作。例如广告在投放前会明确锁定不同商品的目标消费群体,通过大数据技术来了解消费群体的喜好、生活习惯等内容,从而根据消费者的兴趣与习惯制定出自己的广告,并通过相应的媒介给予发布。
现当下广告的投放不仅针对于现有的消费群体,还有意去挖掘潜在的消费群体。例如在了解到某一类消费者群体的喜好时,会主动向其推送与其喜好相关的产品广告。以淘宝为例,在一位消费者搜索某一件商品之后,淘宝首页位置都会自动更新推荐与搜索过的商品相关的宝贝,从而促成消费行为的发生。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热衷于通过网络交流,广告也开始依托于网络。网络广告互动性强,表现形式多样化,增强网络用户对广告的新鲜感。并且网络用户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所以对其进行相对应的广告投放,从而促成一定消费行为的发生。
虽然网络广告的出现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当网络广告在网络上铺天盖地而来时,有没有人会考虑一下受众的感受?有的商家为积极推荐自己的产品,强制性向受众发布网络广告,然而效果适得其反。
现今人们的生活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眼界越来越开阔,思维也越来越活跃,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事物的质量也越发的讲究。但,这是一个“同质化”十分严重的时代,一个具有新意的产品出现之后总有无数个雷同产品相继出现,引发了市场同质化的泛滥。在广告制作上也是如此,所以创意才是一个广告最大的卖点,也是吸引受众很重要的一点。所以,在当下广告策划、制作、投放中,都遵循着创意最佳的原则。
广告的发展历史悠久,从古代的街边吆喝到现在的数字化,都是时代科技的产物,都充满着人类的智慧。从本文论述可看出,广告一直在跟随着科技的变化而变化,现如今广告业蓬勃发展,虽然有一些弊端存在,但对未来广告的发展仍充满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