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倩 李明伟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我国网民规模截至2016年底已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达6.95亿。网民中通过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2015为90.1%,2016年上升到95.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庞大,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以手机上网为主。而手机上网人群的增多使得微博的用户也出现了增长的趋势。根据2016年底微博最新用户发展数据显示,微博月活跃人数已达到2.97亿,较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34%。①
微博用户的增多使得微博成为了一个大型的网络社区。在微博平台上流通着大量的新闻信息。网民之间对于新闻信息的互动,包括发布、评论、转发新闻,也更加的频繁。这种新闻的转发、评论互动会给网民带来长期稳定的社会情感。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正向循环。这造就了微博用户独特的新闻互动方式,冲击了传统媒体的新闻把关模式。
针对以上文献研究的状况,笔者发现微博博主把关的机制及其对新闻专业主义造成的影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将首先由微博博主“把关人”机制是什么?与传统把关人模式有何不同?来切入到核心问题:博主把关机制的特点是什么?接着分析博主把关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本文研究的是微博博主把关的特点,所以笔者重点关注的是有微博博主参与的把关过程的前三个阶段,并且结合微博最新版本的功能,总结出新的微博把关模式图,如图1所示。
对比传统的把关过程,微博的把关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是网民的爆料,这是网民根据消息进行第一步编辑,也是一种自我把关。网民们可以把新闻内容以文字、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发布到微博平台。第二个阶段是运营商的把关。新浪微博后台的机器会对网民发布的内容进行机器过滤。一般来说只要网民发布的内容中不含敏感词汇,信息都可以通过机器的把关发布在微博平台上。第三个阶段是决定新闻信息能否上“微博热搜榜”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网民会根据发布者发布的消息进行关注、评论和转发。其中微博大V和普通用户的粉丝数在这里发挥极大作用,粉丝众多的微博博主传播的速度比普通博主快得多,发展成一种裂变式传播。在通常情况下,微博话题榜呈现出碎片化的传播状态,而一旦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公民对话题的聚集,大量的转发、评论会让话题变成焦点问题,形成强有力的微博舆论。②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互动可以看成一种仪式。最成功的互动仪式是这样一种交谈,参与其中的人们会获得一种被他人关注的感觉,众多参与者共同来创造一种在那个互动的时刻他们相信的象征现实。在结束完互动后,成员会对这种互动产生社会团结感。③
微博的转发和评论是博主的一种把关,也是微博用户心理的一个互动仪式。完全满足柯林斯提出的互动的四个条件。微博是成千上万的用户共同聚集在同一个社交软件上,只有注册了新浪微博账号才能进行发布、评论、转发消息,没有注册的用户被排除在外。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上,通过互相的关注、转发(转发附带的评论),来分享彼此对信息的看法和情感。
在分析互动仪式结束之后的过程中,柯林斯强调了情感能量概念。柯林斯认为互动之后产生的情感是互动仪式的重要构成要素和必要结果,但柯林斯所指的情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具体情绪,而是一种时间持续较长的社会情感。这种情感能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在八个访谈者中,这种情感能量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有两个访谈对象表示自己在转发微博新闻之后,情感是高度的热情,觉得自己在弘扬社会正义。也很喜欢去政府的政务微博下评论国家新出台的一些利民政策,这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在进步。有一个访谈者表示微博的评论满足了他的心理宣泄。微博上爆出的一些社会负能量信息,让他们找到了感情宣泄的出口。三个访谈者表示心情会因为评论的事件而不同。还有一个访谈者表示转发完之后很忐忑,怕自己的评论有失偏颇,使自己的粉丝失望,从而掉粉。在转发或评论的过程中与粉丝、好友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情感会形成循环,促使博主进行下一次的信息把关。
图1 微博的新把关机制图
图2
微博把关模式的特点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所以可以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传统的把关是一种拦截式的把关,通常发生在新闻发布之前。微博的把关模式由于用户众多,微博平台上每分钟更新的信息数目庞大。机器除了过滤掉敏感词汇,绝大部分信息都是在用户编辑完成之后同步发布的。发布者(博主)本人是第一道关,大部分网民是在通过博主发布的新闻信息之后再进行把关。
传统媒体的把关节点只有记者和高级编辑。他们决定媒体的选题,再由媒体本身的发行量决定有多少受众会关注到新闻。然而微博的把关层级和传统媒体大不相同,在微博的把关模式之中,有发微博的博主自我把关、运营商的把关、以及用户的转发和评论这三个层次的把关。在这之中,由于主体的身份不同,即微博大V和普通用户的粉丝数和影响力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消息传播的广度也是不同。访谈之中发现微博大V对消息的转发也比普通用户更为慎重,有的大V会先核实信息的真假再配上自己对消息的看法进行转发。普通用户也会参考大V的把关,进行消息的二次传播。
图3
传统的把关是一种消极的新闻自由,受众只能作为消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微博平台是一种积极的新闻自由,用户可以接触任何的信息,信息的数量和种类都十分庞大。《2016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提出,微博用户的主要兴趣标签包括:美女、影视、搞笑和媒体(如图2、图3)。④
由《2016微博用户发展报告》可以看出,博主的把关兴趣点主要是在娱乐和社会生活领域。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表示会主动搜索新鲜有趣的新闻和对自己有用的新闻。在这种兴趣指引下,微博话题榜出现了一种猎奇导向。越是耸人听闻的消息越能带来流量,让博主觉得有趣从而转发。
粉丝数量决定了微博博主在平台的影响力。通常粉丝数量越多,给博主带来广告收入就越客观。在访谈过程中,一个大V称只要能增加热度,他都会转发,越是有趣的新闻就越容易吸引粉丝,增加自己的人气。有圈粉需要的博主更博的频率比没有圈粉需求的博主要高,一般是一天三条以上的热点话题转发。没有圈粉需要且在媒体有过工作经验的访谈对象一般会核实消息的真假,再结合信息的价值决定转发。
博主把关有一个重要目的是增加粉丝数。那么如何能吸引到更多的粉丝呢?煽情新闻、猎奇新闻、热门话题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这种现象与美国爵士时代的小报热颇为相似,都是以煽情、猎奇来吸引读者。但廉价小报终归只是昙花一现,能在报坛长盛不衰的终究还是能够满足公众新闻需求的权威报纸。所以,单纯为了圈粉的博主应该参考美国的小报转型,增强主体的责任意识和新闻专业主义素养,使把关之后传播的是有价值的信息。
微博通过受众的点击和评论量来排序热门话题榜,即热搜。一些有趣、刺激的话题比较容易进入热搜。一些严肃的话题容易受到冷落。这就使得一定程度上的“议程设置”有在微博热搜上存在的必要。未来的微博环境应该要通过新技术来创建一种新的由新闻工作者与公众共同努力的把关模式,使社会的网络化与新闻记者的调查更加有组织地配合起来。
注释:
①微博数据中心:《2016微博用户发展报告》,2017年1月。
②韦路,胡雨濛.中国微博空间的议题呈现:新浪热门微博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44(02):41-52.
③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商务印书馆,2009.
④微博数据中心:《2016微博用户发展报告》,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