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歌 丹东广播电视台事业部
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电视台融合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媒体资源的池化和弹性伸缩,其多维度的云端媒体资源管理能够解放电视台的部分人力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业务的动态调整,从而提升其管理质量和效率。
电视台融合媒体内容管理平台建设需要实现利用视频采集卡对各类电视信号的进行采集,通过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即0和1)不同来源和格式的采集,以实现对视频画面的动态展现。此外,视频采集卡还能够通过电脑采集到视频输入端的视频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并且绝大多视的视频采集卡都配备相应的数据压缩功能,能够将视屏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主机上。
多维度的媒资搜索技术涉及到自动标引、智能编目、人脸识别、视频DNA分析等多种视音频分析技术,能够实现对媒体资源的分层模块化处理。在电视台融合媒体内容管理平台中应用自动标引(automatic indexing),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从拟存储、检索的音频、语义、声纹、图片等多维度媒体资源标引库中抽取检索标志的过程,该技术能够节省大量的编目工作,实现媒体资源编目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人脸识别(Human Face Recognition)技术能够利用AVS03A图像处理器实现对视频图像中人物信息的获取;视频DNA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高效的帧定位技术,从而有效提升视频内容管理的效率和质量[1]。
为了实现对媒体资源的精准化管理,可以采用Spring框架支撑整个内容管理平台。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AOP)的容器框架,能够简化J2EE的开发,具有简单性、可测试性和松耦合性,能够为电视台的媒体资源管理提供一站式(one-stopshop)的解决方案。基于此,电视台融合媒体内容管理平台的建设人员,需要应用Spring来融合DAO模块、业务处理模块WS接口模块、MDB模块以及工具处理模块。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命名规范。对于类、方法、接口的程序标示符采用驼峰命名法(Camel-Case),混合使用具有意义的大小写字母来构成变量和函数的名字。例如,对于数据查询的方法,必须以“get”为开头,对于在启动时需要做后台加载任务的类,必须以“LoadOn”为前缀标识。而对于JAR包应以该包所属的模块来进行命名。最后,要优化对类和方法的设计。在对类进行设计时要严格遵循“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OO)的思想,以对象为中心,以类和继承为构造机制;在对方法进行设计时,要坚决避免重复逻辑。
电视台融合媒体内容管理平台的系统设计应包涵系统注册服务模块、对外互动模块、协议转换模块、日志接口和事件发送模块、UI框架结构模块等多个模块,本文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模块:首先,临时实体处理模块。从功能性来划分,内容管理平台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实体,实体是内容管理平台对数字内容结构化的描述。临时实体处理模块能够实现对数字内容的CRUD操 作(Create,Retrieve,Update,Delete),并能够促进临时实体与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之间的相互转化(如图1)。
其次,是基础结构模块。基础接口模块是指在媒体内容管理平台中,对数据库进行逻辑封装,以实现对现有内容的抽取和重构,是实现实体持久化到数据库的重要条件。再次,系统注册服务。内容管理平台需要实现媒资内容的使用,系统注册服务平台能够促进外部系统于内容平台之间的联系和交互。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为外部接入系统提供一个明细的注册表并设定统一的地址接口形式。最后,协议转换模块。该模块能够整合各外部系统描述内容的方式方法,是电视台融合媒体内容管理平台的核心模块,通过智能协议转换处理框架,能够实现对协议实例的特征分析[2]。
图1 临时实体操作流程图
综上所述,构建电视台融合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媒体内容的跨平台、跨机构、跨领域的资源共享,实现对媒体资源的统一管理,从而提升电视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