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思维下大学生扎根农村基层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8-03-28 12:19李本祥刘靖宇
巢湖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扎根农村基层毕业生

李本祥 刘靖宇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自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来,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已经开展了15年。迫于就业压力和政策的号召力,大学生能够“下得去”,但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留不下”“干不长”的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实施,对相关政策进行文本梳理,并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工作的全局考虑,探寻影响大学生扎根农村基层的影响因素,是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要求,也是当前全社会面临的重要主题。

1 当前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基本状况

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导致了高校毕业生人数较快增长,从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迅速,2015年突破700万,2017年达到了惊人的795万,2018年更是突破80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获得了充分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快速推进中。相比较城市,农村地区相对落后,发展速度偏慢,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了影响。究其原因,农村地区的人才匮乏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实施,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的支撑,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高等学校却面临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遇到了结构性失业问题。早在2005年,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尤其是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包括农村就业,国家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接着,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开始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大学生村官”等项目。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工作一时间取得了很大成效:从1995年江苏省率先选聘大学生到农村担任基层干部起,到2013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达到了13万人以上,实现了全国每个行政村将近一个大学生村官计划。北京市甚至实现了村村两名大学生的村官计划。另外,每年选聘到贫困和基层地区参加“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的大学生人数为2万。这些还不包括“特岗教师计划”以及“西部计划”等。

可以说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工作按照党和政府的预定目标稳定推进中,此项工作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推动下一度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相对于每年毕业和不断增长的高校学生总数,选择农村基层就业并且把农村基层当作长久生活之地的大学生数量少之又少,很多学生仍有着农村苦、农村条件差、农民没有出路的顽固思想,工作没两年甚至服务期未满就开始离开。据统计,从1999年7月到2007年7月,四川省共有8600多名大学生先后通过下派、志愿者服务、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形式到村(社区)工作,但是这一数字到了2007年7月,不足3000人,当初选派到农村的大半以上大学生离开。这种状况从全国范围内来说也不是四川省的独有现象。在对江苏五市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只把农村基层就业当作跳板和就业的权宜之计,计划在合同期满后选择离开农村的大学生占农村基层就业学生总数的62%,而只有13%的人明确要求续签合同。2013年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就已经达到了13万人以上,但这一数据在2016年底降为10万以上。大学生“下得去”,但“留不住”“干不久”的现象让制度设计部门和人员头痛不已,也让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展的此项惠农、惠民工程打了折扣。因而探寻大学生扎根农村的对策,关系到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稳步迈进,能否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2 大学生扎根农村基层的政策影响因素

如何能够让大学生“下得去”,还能“留得住”“干得久”是摆在研究者与相关实践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工作从政策制定开始,政策本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首先需要重新认真考量的因素。基于整体性思维,立足于政策文本,对相关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分别进行梳理,有助于找寻大学生不能扎根基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摆脱政策本身的单向思维视角的束缚,继续从基层就业工作的整体性考虑,研究相关的创新和改革措施,是对大学生扎根农村基层的办法和途径的有效补充。

2.1 中央关于基层就业政策框架的搭建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氛围的形成

中央政府正式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是从2003年开始。2003年也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奔赴就业市场的第一年。关于到底什么是基层和基层就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基层就业是指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教育公益事业,以及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因而,大学生基层就业里的“基层”有着明确的指代性,从地域上来说涉及到的是“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和“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行业上来说,关系到“教育”“卫生”“农技”“扶贫”。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直接指出了基层就业的以下相关制度设计:高校毕业生基层见习项目、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或者是灵活就业、选调生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等。此后,中央各大部门积极响应,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有:2006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简称“三支一扶”);2006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教师”计划);2008年中组部联合几个部门颁布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加上2003年6月8日由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到村任职”四大基层就业项目从内容上指明了大学生基层就业里的“基层”主要指的是“农村乡镇”和“边远山区的乡镇”。而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到了“城市社区”这个基层。实际上,关于“城市社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就业环境的相对优越,竞争较为激烈,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招聘逐渐纳入了城市的编制考试中,已经不同于“农村基层”。至此,国家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四大项目完全出台,而且指向性十分明确即引导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尤其是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地区如西部贫困县的乡镇就业。四大计划和项目在日后也逐步做到了对基层就业大学生工资待遇、晋升路径、福利保障等方面的逐步细致和完善。为了确保政策的落地,2009年,中组部等五大部门在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框架下建立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相互协调机制,并出台了《关于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从制度层次保障农村基层就业大学生的相关待遇和权益。同年,《关于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计划的组织招募、岗前培训与在岗人员的相关管理、培训以及其他一些优惠政策。《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对于学费补偿代偿与贷款补偿对象、范围、条件、代偿标准甚至是违约金都做了明确规定。可以说,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政策的逐步细化和调整,使得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项目在高校毕业生中享有较高声誉,赢得了很多毕业生的青睐,而被“西部计划”选拔上的同学更有种无上的自豪与光荣。一时间,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成为一种时尚,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强烈支持的舆论氛围。

2.2 地方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具体工作在“曲折”中前进

中央在颁布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之后,各地相应颁布了地方政策与项目。有些省份颁布的政策甚至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提高了政策的适应性,增加了吸引力,促进了政策落地的可能性。但是,就全国而言,各地的政策制定以及实施存在着不均衡,不能使政策的创造性和凝聚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2.1 各省对待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态度不一

基层就业的难点在农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农村地区紧缺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由鼓励农村基层就业到鼓励扎根农村基层是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有一段时间,各地在对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问题上的认识不一。这从地方政策出台时间和基层就业政策的优惠幅度不同可以看出。据马莉萍、刘彦林两位学者在《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从中央政策到地方政策》中提到:“中央《基层就业意见》于2005年6月颁布,在当年就颁布《基层就业实施意见》的地区有宁夏、山西、四川、北京、内蒙古和贵州,第二年颁布《基层就业实施意见》的地区有广西、安徽、辽宁、湖南、湖北、云南、重庆、黑龙江、广东和山东,青海在2008年出台相应政策,其余省份则无法找到公开颁布的相关政策。”此外,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幅度也明显存在着以下不同。如公务员考试享受加分优惠方面,山东、山西、宁夏、青海、重庆规定了加分额度,山东省规定可以加4分,山西、宁夏、青海、重庆规定可以加5分。在享受考研加分方面,规定有所不同,广东、广西、山东、山西、贵州、湖南、安徽、重庆和北京等省份和地区对于服务期满考研的大学生给予初试笔试成绩加10分的优惠。青海规定报考省属高校有加5分的优惠,黑龙江规定报考省属高校可以加20分。辽宁、湖北两省对于考研与考公务员均不加分。

2.2.2 各省和地区政策具体规定特色不足、细化不够

因为实际参加基层就业岗位的毕业生有着多种需求:有的服务期满后想继续深造而参加考研,有的想进入县级以上公务员队伍,有的毕业生对家乡乡镇充满感情,想长久留在岗位上但要获得编制内的认同(如特岗的学生想获得编制),有的希望以后创业能够享受到相关优惠,有的希望改善和提高基层服务人员的津贴补助,有的希望户口能够“来去自由”,还有的毕业生希望以后的考试可以享受年龄上的适当放宽等等。目前,随着基层就业工作的广泛开展,各地关于考研、考公务员的加分享受政策优惠相对明确,而对编制内的保障、创业上的政策支持以及更灵活的享受年龄优惠等方面有的省份虽有涉及,但总体来说特色不足、细化不够。比如在考研、公务员考试加分优惠方面,有的省份明确规定了享受加分的额度,而有些省份如湖北提出了适当优惠,湖南、内蒙古、安徽等省只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在享受落户自由的优惠政策方面,黑龙江规定基层服务满3年的可以享受流动到其他省份落户自由的政策,安徽、湖南、广东、云南没有明确提出享受户籍来去自由的优惠政策必须服务满多少年的要求。其中关于加分优惠方面也有规定较为细致的,如云南省规定根据服务年限享受考研加分不同优惠,基层服务一年加5分,服务两年加8分,服务期达三年加10分。由于各省份对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享受的政策优惠存在着不均衡、规定不细致、不合理情况,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扎根农村基层没有从政策上做出长远设定与安排,使得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效果打了折扣,部分地区的大学毕业生未满服务期就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乡镇基层。出现了有些地方的大学生“下得去”,但是“留不下”“干不久”的现象。

3 大学生扎根农村基层的其他影响因素思考

大学生扎根农村基层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整体性思维考虑,影响大学生扎根农村基层的因素除了政策之外,其实从毕业生的毕业高校开始到毕业生的意识、家长的态度以及接受就业的乡镇农村的服务方式等等都密切相关。因而,探寻大学生扎根农村基层的对策,要从体制内外和大学生心理、社会层面等多方面寻找原因。以协同政策的调整和完善,给大学生扎根农村基层创造更充分的条件。其中不得不提及的是高校专业教学改革与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3.1 高校培养机制的欠缺影响大学生扎根农村的能力

当前,各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在推进专业和教学改革,但由于过去多年以来“关起门来办教学”的思维影响,高校专业设置雷同,缺乏自身特色,与地方经济发展关联性低,能够做到结合并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上一直呼吁的高等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必须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因而,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怀着满腔热情奔赴乡镇农村后,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毫无用武之地,比如学物理和数学专业的大学生除“特岗计划”之外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而农村需要的人才,如法律专业由于农村地区不够重视,遭到漠视,显得“曲高和寡”。当前,高校的专业和教学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入、综合、统筹进行。高校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紧缺的专业开展应用型教学,让有意奔赴农村基层的大学生掌握实际的本领,有能力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校的专业改革是一方面,此外还需要围绕意向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做一些针对性的教学和培养方面的创新,如在对乡村调研的基础上,联合乡镇一级政府和用人单位做专门的联合培养;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让低年级学生充分体验乡村的工作方式,领会乡村服务的乐趣,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对于高年级同学,提高社会实践或者就业创业方面的针对性教育,可以让学生直接到乡镇或者农村相关岗位进行专业实践,尽早找到不足,弥补乡村工作的“短板”。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可以大大减少服务乡村大学生的认知迷茫,提高乡村服务的能力,增加扎根农村的信心。

3.2 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不足影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归宿

笔者与一个“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未满就打算离开的男生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得知:这名男生迫切想要回到城市,他说即使在一些小城市没有了相应的物质上的奖励和待遇,但是其精神领域还是比较富足的。他最忍受不了的是精神上的空虚。另外他还是单身,父母要求其两年内无论如何要找到婚姻归宿。可现实情况恰恰是:很多毕业生来到了偏远的农村地区,远离了城市的繁华和喧嚣以后,得不到任何精神享受的农村生活让他们无法坚持下去,从而萌生返城的想法。社会主义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比起城市的繁荣,农村的相对萧条和过分宁静,让习惯了大城市喧嚣的年轻人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虽然国家对于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们许诺了物质上和发展空间上的回报,但是精神领域的孤独和寂寞却难以排遣。为此,笔者做了一项粗浅调查显示: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们对于自己的交友和婚姻大事极其烦恼,比例达到了50%以上。农村地区贫穷落后,交际范围狭窄,文化生活极其匮乏,这些让一部分大学生在服务期未满的情况下就匆匆选择了离开。笔者通过进一步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作为对文化生活有着较高需求的当代大学生,对农村物质方面的基础设施要求并不高。在他们的观念中,农村本就是条件很艰苦的地方,现在农村很多地方硬件设施的提高甚至已经让他们受宠若惊了,但是即使这样,他们仍然对于精神方面的文化有着较为独特的需求,特别是网络、交友以及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但这些在农村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因而各地负责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工作的部门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农村紧缺人才扎根基层仅依赖提高工资待遇和政策优惠可能不会那么奏效,也可能不会长久。我们是否应该另辟蹊径?比如更为关心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大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主义高雅文化建设,营造现代人际交往环境和氛围,改善基层地区的文化休闲设备等等,让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之余有着对当代流行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消费和放松,是当前国家和基层地区应该考虑的问题。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就能让大学生扎扎实实干工作,心甘情愿留下去。

4 结论

对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工作的影响因素仅仅在政策的基础上加上以上几种分析可能还远远不够,尚需要对涉及此项工作的学生本人、家庭、国家政策导向、地方具体政策、乡镇具体状况等所有环节进行全方位摸排分析,从而有利于完整梳理出相关原因,找寻到科学办法与途径。基于“上下一盘棋”的整体性视角,在完善政策的基础上,注重农村基层就业环境的持续改善,增加农村的经济文化投入,应该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基层就业大学生转变思想:实现从“被迫选择农村就业”到“自愿扎根基层”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撑。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国办发[2003]49号,2003-05-29.

[2]马莉萍,刘彦林.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从中央政策到地方政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31-46+188.

[3]邹小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困境与出路[J].孝感学院学报,2011,(6):76-78.

[4]陈望梅.农村基层视阈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之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3-115.

[5]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81-84.

[6]房三虎,黄文永,赵凤.农科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制度化与长效化[J].高等农业教育,2014,(3):98-100.

猜你喜欢
扎根农村基层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