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发展的困境和对策研究

2018-03-28 12:19
巢湖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张 泉 杨 剑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1 引言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自身的能量,已经让它们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架马车,它的澎湃生命力表现在农产品销售市场的拓宽,丰富农业产销信息,直接增加农民的销售收入,帮助降低传统农业的生产成本,引导传统种植种类和经营方式的改变,间接打破农村就业、创业格局,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各个方面。

农村电子商务从概念上来说,就是指那些与“三农”相关的电子商务,具体的形式包括工业产品销售进乡村、农产品流通进入城市、农村信息服务业、围绕以农村为中心的服务业以及方兴未艾的农村扶贫电商。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这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01亿,比例为27.4%。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据调查,我国农村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接近五成,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1%。互联网应用技能的缺失以及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造成了很多农村人口还不能接受和运用网络技术。

农村电商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明显,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也同样呈现欣荣景象,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电子商务起步早发展快,各种 “淘宝村”矗立万千;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制于当地经济基础、交通条件,电商发展缓慢,但是也有部分区域找到了农村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理想结合点,在并不长的发展时间中迅速发育,形成了覆盖农产品季节鲜品、半加工产品、休闲农业旅游等各种类的产业格局。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先决条件,我国农村,各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并不平衡。在经济发达地区,有线或无线网络服务已经铺设到每一个乡村,每一条道路;而在中西部地区,网络资源还主要分布在城市,在集镇和乡村还极为匮乏。各地农业信息的发展水平决定性地影响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个人都要不断的努力,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灵活利用本地特色,准确定位市场,深入对现有资源的附加值开发,多样化、分层次的为电子商务发展开拓道路。

2 农村电商发展中制约因素分析

就电子商务模式本身而言,其发展中必须面临来自很多方面的挑战,农村电子商务的环节相对粗放,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水平不高,兼通农业产品和互联网运营的专业人才匮乏,销售环节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流动资金匮乏。

2.1 观念落后,认知缺乏

农村人口的平均接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民对网络的认知尚在起步阶段,农村信息传递的闭塞,造成农民接触社会上最新的生产消费观念既迟又缓,无法敏锐捕捉电商对农村生产生活的影响。“金农工程”推行多年,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的确迅猛,农业相关网站的增长呈几何级趋势,然而这种“拉”式的发展并没有产生相对理想的效果,绝大多数的农民仍旧习惯于靠传统的与商贩之间的关系进行生产和消费活动。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经营方式与物流形式接受程度比较慢;软、硬件条件的缺失;电商平台自身不能完全迎合农民的需求,这些不足形成了“农村不了解电商,电商不懂农业”的尴尬局面。

2.2 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体系发育迟缓

由于经济生产和文化水平的相对落后,农村地区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和城市有着不可忽视的差距,这表现在诸如道路质量和运能低下,物流仓储设施缺乏,运输工具以农用车辆为主,周转过程中损耗大;农村地区的仓储保管设施不到位,农村地区村落分散,企业建立物流服务中心,出于成本考虑很难达到覆盖每个村的水平;物流市场的垄断经营和人为划分市场的状况很普遍,各个物流企业的费用标准不统一。根据对申通、顺丰等民营快递公司的走访调查,村级物流下行成本较高,每单三公斤以下的物流成本,在高峰时达到7元多,尤其是地域广阔的新疆、内蒙古、宁夏等西部地区,物流成本还是在10元以上高居不下,中国邮政能够做到通达所有农村,但是EMS收费却比较高是众所周知的现实情况。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缓慢,也造成了区域吸收投资能力比较低,如果政府再没有针对性的投入,就更难启动农村电商运转的原力,只能停留在信息进不来、物资出不去的状态步履蹒跚。

2.3 专业人才匮乏

电子商务的规模在日益壮大,专业人才缺乏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农村,网商经营者主要雇佣对象为当地农民、外地村民、周边城镇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返乡年轻人。农村的工作生活条件不能有效吸引电商和相关专业的年轻毕业生,而待遇水平和发展空间对于电子商务中高端人才也缺乏吸引力。在整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大方向指导下,尚没有太多针对农村地区就业或创业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扶持,农村电商行业在落地执行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找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的问题。

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而离开农村的大多又是青壮年,进而是学龄儿童大量流失,留下的大多是小孩和老人,人口的萎缩和结构变化导致了农村电商中下行市场的萎缩。这样不难看出,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人的问题表现在本地培养和外来引入两方面的困境。考虑到市场的竞争和人才培养的周期,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电商人才尤其是中高端复合型人才急缺的状况很难有所好转。

2.4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商服务水平不高

当前,堪称专业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商少之又少,而传统的服务商又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农村地区的物流服务为例,不仅仅是服务产品的品类少,而且“最后一公里”的覆盖很难到位,直接降低了农村电商消费者的顾客体验度。在众多农村区域,电子商务服务信息的处理、收集、传播的软硬件设备不足,数据的分析、汇总电子化程度低;信息管理混乱,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涉农信息一方面是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共享程度又低;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产业培训服务、代运营服务几乎还是空白。

3 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

3.1 转变观念,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在政府层面,针对农村电子商务不同阶段发展的需要,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普及基础知识,宣传政策趋势,播报发展动态,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只有对农业电子商务有了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农民才会真正的接受它。政府为主体,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企业资源,对农民进行引导和培训,宣传电子商务的优势;着重培养经营大户做实验,以点带面,引导农村经营者认识到电子商务对生产经营的积极作用。纠正农民对电子商务的偏见,一方面推进“工业品下乡”,引导和帮助农民买到放心的商品,另一方面是推进“农产品进城”,帮助农民卖出农产品,增加农民的直接收入。打造一批能够覆盖区域、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基层服务点,帮助农民树立网上经营与消费的新观念。

3.2 加强农村的电商基础建设,完善配套资源

与农村电商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通信条件、交通条件和仓储设施。在基础建设的投入方面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还应积极地拓宽来源,可以鼓励乡镇龙头企业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电子商务的项目支持款项;利用农村自身的一些特色产业或是人力资源,招商引入优势项目,在经济开发的同时,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可以看到各级政府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积极的举动,《广东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广东全省建成50个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和100个乡镇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行政村全覆盖……”;安徽省政府也出台文件,拨出专项资金支持“两中心、一站点”和农村电商先进县、特色电商小镇以及各地电商示范村建设。政府、企业和农户个人都要不断努力,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灵活利用本地特色,准确定位市场,深入对现有资源的附加值开发,为电子商务发展铺平道路。

在建设投入的同时,不能忽视农村网络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共享衔接。农产品的品类复杂,配送繁琐,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对于有发展潜力的本地农产品生产、物流企业,政府在设备、技术及人才等方面给予资助和政策支持,帮助其实现农产品交易中心电子化,鼓励建设农产品的存储和配送设施,从地域角度出发完善县农村物流体系,鼓励多站合一、同网服务,降低流通、存储的成本,提高效率。

3.3 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农村人口的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表现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方面尤为突出,基层政府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同时,开展对农民、政府人员的电商专项行技能培训,引领和带动广大农民对电商认识的提高;提供资源和支持,调动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毕业生以及在外电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农村电商所需要的人才结构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变化,基层政府商务部门可以建立统一的农村电商服务机构,系统的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供更多的实践条件,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养适合的农村电商各岗位和层次人员;引导和组织本地的农民到电子商务发达地区、先进基地观摩,学习专业技能和经营模式;与高校和有实力的电商企业谋求合作,鼓励相关专业的专家、行业人员、教师和学生融入农村电商平台和产业的建设与经营,联合相关部门、学校、电子商务企业共建基地,在培养本地电商人才的同时,让发达地区的电商从业者了解农村电商的资源和需求,积极消除交流与合作的障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1—2017年外出农民工增速逐年回落,农民工的就业趋向越来越指向本地化,作为农村人口中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较高的群体,这为地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人才基础。大批农村青年从城市返乡从事电商创业已成为近年来农村电商一个突出表现,对于此,政府应当给予重视,只要积极引导和加大支持力度,本土青年电商人才会迅速增长,并且会有先天的稳定性。

3.4 提高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水平

当前与农业相关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迅速,已经出现诸如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技术网等内容丰富、专业性高、技术先进的佼佼者,但是,这样的网站在群体中比例还很少,大多数地方性涉农网站还比较简陋,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由于政府网站在信息的覆盖、资源的整合以及政策信息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方政府应该着眼于建立统一的网络体系,加强规范化管理,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让农村经营者愿意主动寻找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农产品的基本生产单位大多数还是家庭,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也多是农户家庭,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要考虑到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和规模小的特点。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长,消费者不了解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被消费者重视,政府和企业对部分产品和流通的部分环节要积极开展溯源体系的建立。

电子商务突出优势就是能够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能够降低交易距离远近对成本的影响,它使交易过程中的成本耗费随着贸易行为覆盖市场范围的扩大而降低,交易范围在地域上越大,成本就会越低。目前的农产品行业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交易费用居高不下,农业电子商务虽然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但是也需要寻找恰当的途径和方式来实现发展。

[1]刘俊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4,(6):12-12.

[2]王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04-105.

[3]李玲芳,徐思远,洪占卿.农村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5):70-74.

[4]汪向东.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模式——以沙集电子商务为例[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2).194-200.

[5]曹建平.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J].北方经贸,2015,(5):70-71.

[6]刘豪.重庆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5,(7):296.

[7]阿里研究院.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3)[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12):21-24.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