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互联网+党建”实践创新研究

2018-03-28 09:43:02
传媒论坛 2018年14期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党务工作者

(广州航海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725)

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层组织,是加强党的建设,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内容。当前,互联网已成党的建设重要新环境,正在塑造着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尤其是高校的党建工作。在当前,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已经展现了新成效。但是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挑战,如何把握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如何促使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如何使工作渠道、路径加以拓展,这是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和新要求。

一、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的亮点

(一)管理服务的便捷化

“互联网+党建”的工作一般是“线上线下”加以结合,线上开发一些有关党建的信息系统,实现高校“互联网+党建”党建服务模式的延伸,另外,通过手机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解决党组织会议时间、党员异地分散等比较迫切的问题,采用零碎时间做到随时随地做工作、学党课,切实比较。也就是说,采用即时传递信息的方式缩小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存在感等。

(二)教育资源的丰富化

“互联网+党建”时代的来临,促成了“互联+党建”新模式。高校“互联网+党建”可以开设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等栏目,通过电脑端、APP端、党建网,党员可以随时获得丰富、多样化的党建资源。

(三)信息发布的集约化

要第一时间将党建材料在相关网站发布,做到相关学习材料、工作部署及文件等能够被浏览、下载。有了互联网这一工具,党建工作确实有了高度集约且强有力的信息平台。党建信息对外发布的集约化,不光对党员可以有知情权,对外也可以显现党的思想工作宣传的社会效果。根据相关研究,眼际信息的反复性强化,会导致大脑皮层观念的固化。所以,要尤其加强互联网党建工作的宣传功效,要将互联网这一平台作为党的相关政策方针的有效的宣传渠道和平台,当作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阵。

(四)交流沟通的及时化

“互联网+党建”工作要通过专门的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网站等方式,采用各种各样的渠道,搭建起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以及党员彼此之间沟通的有效的桥梁。这种协作与连接形式,可以确保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畅通无阻的交流,能够真正地提高互动效率。

二、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一)形式简单

在使用互联网方面,高校学生的手段、方式各式各样,特别是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他们运用新媒体的效率比较高。但是党建网站中鲜少看到这些新媒体的使用。与此同时,高校的许多党务工作者对互联网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理解应用得非常不到位,他们只是用作发布信息的平台,大多还是利用传统的媒体,因此,党建工作也仅限于信息的单向或者是比较简单的双向的互动。

(二)队伍建设需完善

高校“互联网+党建”实践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队伍建设的问题。当前,很多高校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都是兼职担任。这些工作者除了党务工作之后还有烦琐的其他日常事务工作,很难把心全铺在党建工作上,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对基层党务工作者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较高,但目前高校党务工作者大部分不具备这些技能,这些都为高校“互联网+党建”带来了阻碍。

三、“互联网+党建”实践创新路径

(一)注重顶层设计加强思想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提出,我们的高校必须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要想做好我国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教育,就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掌握住党对高校相关工作的领导权,真正让高校成为践行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注重“互联网+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牢固树立“互联网+党建”的信息化理念,充分发挥好各类信息化手段的优势,以教育开放性、技术先进性、自主灵活性、资源共享性为突破点,整合各类资源,结合党建实际和党员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信息化措施,制定出科学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我们要想方设法增强党组织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真正解决广大党员关于成才的需求,真正解决发展党员不切实际、入脑不入心、入耳不入脑等现实问题,确保党建工作真正深入群众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党建工作的真正价值。

(二)突出育人实效完善队伍建设

“互联网+党建”想要要落到实处,要紧密依托党务工作者、各基层党组织书记等党建工作者的力量,要通过培训学习、外聘技术员等多种方式,持续提高党建工作者的能力,提升党建工作者的信息化理念,真正在工作中把互联网和党建工作联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一对应,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工作效率。

针对当前“互联网+党建”队伍不完善、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搭建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精通的党建信息化人才队伍。当下,既了解党建工作又精通互联网,而且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因此,要促进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建设与开展,势必需要一系列熟练使用信息化技术的党务工作者。尤其在一些网络安全法规及互联网系统技能方面,要对党务人员给以系统地培训和指导,真正搭建一只政治觉悟高、业务熟练的信息化方面的党建人才团队。

同时要成立以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教研室和以辅导员为主体的专业团队,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专业党支部,做到教师党员以及高低年级当中的学生党员彼此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使党建工作形成合力,突出育人实效。

(三)推进内容创新丰富文化建设

党建信息化工作,要把目标定为对基层党组织和所有党员全覆盖,经常运用互联网技术,借助于微信、短信平台、QQ群、微博等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切实有效地做党员管理、服务以及教育方面的工作,切实打造党员的个性化需求平台,让各行业不断增强党员归属感和身份意识,尤其是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增强“互联网+”党建平台的作用,就要切实注意党员同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为高校的学生准备简单易懂、内容颇丰的教育方面的渠道、资源,真正做到党建工作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丰富性,增加提高党员参与度。

(四)创新服务载体搭建平台建设

“互联网+党建”要创新服务载体,建立的党建宣传平台以及服务沟通渠道,增强平台的实用性,结合学生党员关注的社会问题,开发手机客户端APP、党员在线讨论互动、党员在线学习、意见征集、教育培训等相应的平台和栏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交流活动,要搭建微信公众号、微博、新媒体平台,让党员随时随地了解任何党建工作内容,切实给全体党员搭建一个互联网上的精神家园;在内容方面,要多采取动漫、微电影、推文等新形式,让党员同志接收到鲜活、活泼的内容;要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全体党员所想,比如讨论、设置议题等,真正知晓党员的切实需求。

与此同时,搭建党务信息分享资源库、马克思主义理论库,共建高校教师党员、学生党员教育教学的网上阵营。用互联网建立网上党校、党员网上学习室、数字图书馆,设置网络课堂、网上考核考评等模块,形成网络教育资源库,加强广大师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四、结语

在以虚拟性、全球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为鲜明特征的信息化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互联网+党建”,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党建工作,根据实际需要,真正地联结起来,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高校党建工作,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技术,真正搭建起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党建信息化平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大格局,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使高校党建工作更开放、更规范、更科学。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党建党务工作者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
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研究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龙江县 实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