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

2018-03-28 09:43:02
传媒论坛 2018年14期
关键词:信息内容价值观念媒介

(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主体打破了传统媒体时期的一元走向,信息内容的发布与传播不再只掌控在主流媒体及专业的记者与编辑团队手中,受众也逐渐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

一、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机遇

(1)传播主体自主性与参与度有所提升。新媒体时代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为传播者与受众间的信息获取与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受众可以自主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参与讨论,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贡献力量,为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

(2)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得到提升。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然不会被印刷、发行以及交通发展程度而影响,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发展更迭促使信息能够在瞬间被传递出去,往往事件发生之时即是事件信息传播之时。与此同时,信息的传递也突破了线性传播的模式,信息无孔不入,且传播的时间、地点、渠道更为自由、便捷,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信息的传播,并进行与信息受众间的交流与互动。新媒体为信息的传递带来了时间、空间上的便利,媒介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海量的信息得以被存储,这就促使了不同时空下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速度与范围得到了提升。

(3)内容传播的数字化与互动性有所增强。新媒体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将数字技术与媒介技术运用到了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打破了数字技术与媒介技术间的壁垒,并成为承载信息最具优势的载体,使得信息内容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中。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众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双向性得到了实现,人们更多的接收到了自己所关注的信息,并且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信息的交换与互动。

二、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挑战

(1)新媒体“去中心化”特征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主体逐渐泛化,信息的传播逐渐全民化,公民的话语权也随之的得到了更大限度的释放。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存在着去中心化的特征,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信息传播主体的自主性与参与度得到了提升,同时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也并非是传播的唯一主导者,任何的个人、团体及组织都可能成为传播主体中的一员。新媒体时代下,社会价值观念的不再只是国家所主导进行的,即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传播的绝对权力受到了限制,新媒体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分化,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排挤与冲击。尤其是对于成长于新媒体时代的青年而言,其在生活中能够轻而易举地接触各种不同的媒介,获取的信息庞杂,这也使得青年群体看待与分析问题的角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2)新媒体“碎片化”的特征影响了公众的价值选择。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碎片化的特征,这一方面包括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同时也包含了信息传播时间的碎片化。新媒体碎片化的特征使得促使信息内容的不断增加与信息传播的不断活跃,海量信息便不可避免泥沙俱下的问题,而受众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做出价值选择,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互动。新媒体“碎片化”的特征影响了公众的价值选择,社会群体价值观念与价值选择的多元性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被消解。社会主义青年群体一定程度上在主体意识与独立性上存在着缺失,他们思想单纯,阅历与经验都不足,在是非标准与观念的选择上也尚未发展成熟,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内容会影响到其价值观念的形成与价值选择的过程。

(3)新媒体“隐匿性”的特征不利于公众主导价值规范。新媒体的发展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主体与信息的传播都具有鲜明的隐匿性特征。新媒体的隐匿性特征会让人们形成一种认知的误区,人们会误以为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里并不需要像现实社会中一样遵守规则、规范。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肆意,很多网民会随心所欲地发布一些不真实的言论或者说是恶意对事件进行评论,这些都极大地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主导规范作用。青年群体拥有着强烈的展示与表现自我的诉求,虚拟的网络空间则为其提供了极大的自由表达的机会与空间,但互联网也会使得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忽视了对自己的约束与要求,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公众主导价值的规范作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策略创新

(1)关注新媒体传播形式,创新媒体传播思路。对于媒体来说,宣传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其重要责任之一,媒介工作者应当秉持高度负责与担当的态度,准确洞察到媒介舆论场的变化,寻找到新的媒介舆论场并不断创新传播思路。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利用PC与手机上网的比利不断增加,新媒体也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提供了方便,媒介舆论场逐渐转移到了新媒体平台之上。应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上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传播氛围。

(2)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推进媒介融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必须意识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都具备极大的传播力量。一方面由于政治、政策信息具有严谨性的特征,传统媒体在进行严谨性信息传播的方面公信力依然大于新媒体,另一方面,新媒体则能够辅助进行相关信息的传播,推动信息更大范围、更快速度地进行传播。新媒体时代里,传统媒体要能够充分地运用新技术而不断进行传播方式的创新,不断发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同时扩大其本身的传播力量。在传播中,要深刻理解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3)不断加强新媒体传播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与传播者能力素质、水平高低有很大关系,故而,新媒体传播队伍要拥有较高的政策及政治理论水平、要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以及拥有较强的舆论引导能力。只有不断地推进新媒体传播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与媒介素养,才能够更加科学与权威地进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相关信息与事件的解读。要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确保能够为信息内容的传播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的系统与技术。

四、结语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还要不断完善新媒体传播的效果评估机制,一方面要从新媒体传播队伍的工作规范入手,不断完善其工作系统与工作原则,推动信息传播的高效、稳定进行。另一方面要从受众的思想与行为进行传播效果的分析,充分对新媒体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做出科学评估,并不断完善传播策略与手段。

猜你喜欢
信息内容价值观念媒介
浅析知识仓库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信源、信息内容、情绪特征对微博转发的影响探究
现代情报(2020年9期)2020-09-06 13:25:22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对顾客品牌忠诚的影响
商业研究(2016年6期)2016-05-14 07:12:45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