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创业的引导与激励

2018-03-28 09:12苏海泉项杨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苏海泉,项杨

新媒体视域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创业的引导与激励

苏海泉,项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团工委,辽宁葫芦岛,12510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通过对学校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研发现,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较强,他们认为新媒体对创业的影响较大,但获取信息较为困难,对于运用新媒体提高创业能力的需求强烈。通过打造一批具有权威性的创业新媒体平台,丰富适合大学生视角的新媒体传播内容,营造符合青年人需求的新媒体创业环境,做好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引导,增强大学生创业内驱动力的激发,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激励等,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新媒体;大学生创业;创业价值观;创业环境;内驱力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若干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青年一代的成长奋斗与国家创新发展深度融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勉励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社会各界正在积极努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助推中国青年一代创新创业,为青年人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基于网络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平台的新生媒介正在改变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状况分析

本研究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在校学生为对象,立足于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引导激励对策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大学生创业意愿、新媒体对创业的影响、大学生对新媒体的需求、创业价值观等相关信息。问卷发放主要采取随机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为90.9%。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242人(48.4%),女生258人(51.6%),年级分布涵盖大一至研究生阶段的所有在校学生。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愿

在被调研的500名学生中,具有创业热情的学生比例达到91.6%,他们中有20.4%的学生的职业理想是创业企业家。可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25.4%的被调查者认为最适合创业的时间为大学期间,25.6%的被调查者认为最适合创业的时间为大学刚毕业。调研结果还显示,有22.2%的学生家长支持学生创业,愿意提供资金等各种支持,有56.8%的学生家长表示尊重学生个人意见。由此可知,当前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具有积极影响,家庭的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效保证。

(二) 新媒体对创业的影响较大,但获取信息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有25.5%的调查者认为新媒体对创业的影响非常大,48.5%的调查者认为新媒体对创业的影响很大,两者合计达到74%,认为新媒体对创业没影响的仅为0.5%。通过新媒体了解过创业的调查者占59.5%,没有了解过的调查者占40.5%。被调查者表示,通过新媒体所了解到的创业信息杂乱,有效程度低,无法直接利用。在目前所有的移动新媒体信息之中,创业信息所占的比重极低,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取创业信息十分困难,没有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作用。另外,被调查者中认为应该通过移动新媒体发布创业政策和信息的占81.5%,选择网络新媒体的有17.5%,选择数字新媒体的仅有1%。

(三) 运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需求强烈

创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创业激励引导并未做到相互的融合与促进。通过大学生对移动新媒体所衍生的一系列软件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最多,达到93.5%,使用网络点播视频次之(42.5%),再次是参加网络舆论活动(35%)、使用新闻门户网站(32%)、使用社交网络(31.5%)、数字广播(11%)、网络直播媒体(7.5%)。通过比较大学生对不同软件的使用频率,发现调查者使用QQ、微信、微博最为频繁,也主要通过这些即时通讯软件获取各项通知或公告等信息(84.2%)。有44%的大学生十分期待有与创业指导相关的APP或者专业的创业指导网站,另外49.5%的大学生则表示有期待,持漠不关心态度的仅占6.5%。由此可见,运用新媒体对当前大学生创业进行引导和激励具有实际意义。

(四)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需要加以引导

调研专门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有名利追求、个人精神追求、社会责任追求三种。其中,社会责任追求为三者最低,表明大学生并未很好地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对于创业中的社会责任感重视不够。名利追求态度占比为44.5%,主要有提升社会地位、经济独立、积累财富。个人精神追求占比为48.5%,主要包括检验创意、挑战自我、带来成就感。社会责任追求仅占7%,表现为促进经济发展、贡献社会。调研表明,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存在着不科学的创业价值观,追名逐利成为这部分人的主要目的。只有一部分人把个人精神追求、社会责任追求作为创业的动力。高校创业教育应重视对创业者的教育引导和环境熏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给予正面引导与激励。

二、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创业的方法

(一) 利用动力理论,分析创业的内在驱力和外在诱因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借用赫尔驱力减弱理论可知,内在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个体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发自内心的创业兴趣将为大学生提供源源不竭的创业动力和激情,使得大学生把未来创业当成机会型创业而不是生存型创业。

外在诱因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新媒体外在诱因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创业兴趣的形成,从而增强其创业意识,促进创业行为的产生。大学生创业的内在驱力和外在环境诱因是不可分开的、相互联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学校利用新媒体开展创业教育的行为和方式表示很有兴趣,认为能够为创业提供方向和丰富的信息。这一现象既折射出创业外在诱因的引导作用,又说明了外在诱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 结合期待理论,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

弗鲁姆把达到目标的期待看作产生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能帮助个体获得目标。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值()。当激发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产生动机,出现行为。大学生创业的价值,即大学生个体对创业价值的判断,个体估计的价值越大,则目标的吸引力越强。创业期望值就是大学生对创业成功可能性的一种心理估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则大学生越愿意去行动。创业激发力量是受大学生内心对创业价值大小的判断和创业能否成功的估计值共同影响的[1]。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和合理的期望对于创业的成功实现有重要意义。

(三) 结合成就动机理论,激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创业成就动机即大学生在创业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2]。成就动机的高低与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强弱,经常参加创业竞争和创业竞赛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强,个性因素也影响创业成就动机。因此,运用动机理论,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激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 打造一批具有权威性的创业资讯类新媒体平台

运用新媒体这一载体的外在诱因,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创业兴趣的形成,进而增强创业意识,促进创业行为的产生[3]。针对目前大学生创业信息来源少的现状,探索创建一批具有权威性的创业服务类新媒体平台,打造集理论指导、政策咨询、典型示范、网店实战、创业互动和职岗推介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平台。例如共青团中央建立了“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成立了青年之声创业服务联盟,有志于青少年公益事业的单位和个人都可申请加盟,平台致力于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创新创业工作。各级团组织和高校团委都建设了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成立了专家联盟,服务学生的创业。通过新媒体平台,大学生可以快速获取丰富的创业资讯,分享和探讨最新的创业政策,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创业案例,获得专业的创业理论指导,进行创业实践训练。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可以掌握学生创业活动、学生创业组织及互动行为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及时掌握青年的创业动态,更好地服务和引导青年创业。

(二) 丰富适合大学生的新媒体传播内容

新媒体打破了专业方向、行业隔阂,而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通过互联网找寻信息,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创业讯息的主要方式。如何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传播,增强创业的外在诱因,成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新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快速便捷的优点,诸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时效性上具有天然优势。这不仅迎合了当代青年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符合青年追新求异的性格特征,因此受到青年群体的热捧。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的发布上要注重政治性,要做好内容的供应。可以通过成立大学生记者团等学生组织,负责运营官微和微平台,在内容的设计上可以更加鲜活和富有青年气息,贴近青年普遍关注的创业问题,传播青春创业故事,以此吸引青年学生的注意。在信息发布的实效性上,要把握信息发布的黄金4小时,要及时发布信息。在表达技巧方面,要注意时代化的表达和个性化的表达,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创业政策、创业思维、创业精神、创业理念、创业典型等及时传播到学生中去。

(三) 营造符合青年人需求的新媒体创业环境

注重营造符合青年人需求的新媒体创业环境,整合校园宣传手段,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校园APP等平台开设与创业相关的栏目、版面,邀请创业专家、创业典型人物为大学生讲解创业案例、知识和政策,由创业导师点评和辅导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邀请一批创业成功人士、创业导师或者有创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分享创业体会、宣传创业政策、录制视频公开课,通过官方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潜移默化中营造了良好的宣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与创业导师、创业成功者零距离沟通交流的平台,充分借助“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加强专家与学生的沟通。积极引进“外脑”,组织专家线上解答青年疑问,线下解决青年困难,确保“有问有答有办”常态化、专业化。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可通过使用经济管理类软件来模拟创业,并注重线上线下有效结合。定期举办创业大赛、创业实战赛、模拟经营大赛等,设置相应奖励,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工作室、创业基地建设等便利条件,充分丰富大学生的创业体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加强青年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引导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当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滋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这些不健康不正确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观。运用弗鲁姆的期待理论进行引导,价值越大,吸引力越强。高校应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以实现中国梦为荣,而不是把目标仅仅放在金钱财富和地位上。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理性认同,对基本国情予以准确把握,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创业内容,在教育管理中融入创业理念,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融入创业元素,切实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业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在创业教育中,加强榜样引领。在新媒体平台上宣传创业案例,传播创业者的青春故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号召青年学生学习创业榜样自信、积极、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意志坚定的心理品质。为创业典型提供展示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剖析创业心理和传授创业技巧,让大学生学习创业者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及应对方式。

(五) 激发青年大学生创业的内驱动力

增强大学生自身的创业内驱动力,强化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就目标的动机,使大学生认识到创业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创业的人生更加辉煌,从而激发大学生自身实现创业人生规划。发自内心的对创业感兴趣,将为大学生提供源源不竭的创业动力和激情,使得大学生把未来的创业当成机会型创业而不是生存型创业。政府应把创业教育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去。从中小学开始,把创业教育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从小就对创新、竞争、成本和利润有初步的认识。大学阶段,应鼓励学生创新,努力创业,支持大学生为社会服务,实现其人生价值。

(六) 加强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激励

传统的创业教育存在教育面窄、时间短、内容单调等弊端,学生较为缺少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创业在内容、运作方式以及实现的路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要将传统教育与新媒体进行有效结合,在整个创业教育教学中,教师自身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地位和作用[4],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与理解,使其真正服务于创业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新媒体运用的培训和讲座,不断提高其对新媒体的使用能力和水平,深刻了解和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前沿动态。

在加强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以及各类新媒体通讯软件,对学生进行创业思维培养,将整个创业教育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分组,不同的教师组织一部分有创业兴趣的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培训,对能够真正利用新媒体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师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而对于宣传大学生新媒体创业的工作人员来说,要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创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着力在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宣传方式、氛围营造等方面,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创业。这些新媒体工作人员是外在诱因的缔造者,政府应该为这一群体制定一些奖励政策,鼓励他们宣传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创业的行为。

[1] 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历史演进与经验借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40-42.

[2] 李开复.大学生创业应避免“五大误区”[J]. IT时代周刊, 2011(15):63.

[3] 李帅英.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及培养对策[C].石家庄: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2009.

[4] 张弘.大学生创业现状探析[D].太原:中北大学,2010.

[编辑:苏慧]

2018-03-05;

2018-05-18

2017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L17CSZ007);2017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校企协同孵化模式研究”(2017lslktyb-092);2017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价值取向研究”(2017ZD036);2018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绩效管理研究”(JG18DB251)

苏海泉(1982—),男,辽宁抚顺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业教育、组织行为学,联系邮箱:lntwsu@163.com;项杨(1988—),女,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4-893X(2018)04−0054−04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