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相间 丝丝入扣
——扬琴协奏曲《狂想曲》的技法处理及表现特征

2018-03-28 07:27刘音璇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狂想曲扬琴重音

刘音璇

2011年,青年作曲家王丹红受扬琴演奏家朴文琳所邀,创作扬琴协奏曲《狂想曲》。该作品原为交响乐队伴奏,2014年改编为民族管弦乐伴奏,还有钢琴、室内乐多个版本。《狂想曲》一经问世,得到了广大扬琴演奏者的青睐,成为上演频率非常高的当代扬琴作品。

就扬琴这件乐器而言,作为外来乐器,传入中国短短的百年历史使得它似乎缺少一些中国音乐独有的韵律和味道,创作中如何发挥扬琴音色与表现力的独特优势,是对每位作曲家提出的问题。比如,敲击琴弦的发声原理,使它不像其它传统乐器一样受音区和定弦的限制,演奏中能轻松达到一个飞快的速度,音响更能处于饱满的状态中。同时,颗粒状的声音特质使其拥有明亮清澈的音色,结合独特的击弦发声原理,能够制造出与众不同的点线结合的声音状态。这些特质给作曲家王丹红提供了一片广袤的创作和想象空间,“将这首协奏曲定位在动感、时尚、炫技、火热,定能展现一个完全令人耳目一新的扬琴作品。①王丹红:《生命·情怀·希望——从我近年来的创作谈起》,《艺术评论》2015年第7期,第50页。”

于是,作曲家借用狂想曲的体裁形式,在动静变化的三部性结构布局中,通过色彩丰富的和弦转换、细腻多样的音色变化,以及灵活多变的主题设计,贯穿在统一的爵士节奏动机里,作品既展现传统扬琴的质朴之美,又传递当代扬琴的时代风貌,不仅符合扬琴演奏常用的思维与习惯,更开拓其新的表现方式。下文通过扬琴演奏视角,对作品的体裁与风格特征、音乐创作特征、扬琴演奏技法三方面的分析,探讨《狂想曲》独特的艺术风格,并提出对作品理解的新思路和演奏技法上的新观念。

一、“狂想曲”体裁与“爵士乐”风格的融合

结合扬琴的发声特点、演奏特性与音乐表现方式,以狂想曲为体裁、爵士乐为风格的扬琴协奏曲《狂想曲》,在作曲家的笔下应运而生。

“狂想曲”体裁诞生于西方18世纪50年代,采用民间曲调,以“流淌”式的自由结构表达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叙事性创作为特征。作品《狂想曲》直接以音乐体裁命名,没有表达的具体物象,没有叙事的内容和特定的民间曲调,借用“狂想曲”体裁形式,在自由、幻想的发展过程中,以悠扬的旋律与慷慨激昂的发展段落交错进行,自由洒脱、动感十足,传递着当代精神的思想内涵。

“爵士乐”,是现今为止产生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流行音乐乐种,其最大的特点即节奏重音移位现象、特有的切分音节拍、布鲁斯音阶以及即兴艺术,音乐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感染力。作曲家王丹红在《狂想曲》中,运用爵士乐的节奏型与布鲁斯音阶,注入扬琴这件传统民族乐器中是一种创造性尝试,使扬琴脱离传统音调、节奏的束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的活力。

在西方古典音乐领域,乔治·格什温的创作连接爵士乐与交响乐的桥梁。他的《蓝色狂想曲》为流行音乐风格融入交响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绪,并开拓了新的潮流。而扬琴协奏曲《狂想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曲家在扬琴诸多个性中,选择了以它的包容性、时尚感、现代化为出发点,量身打造了适合它的多元混合的音乐语言。作品所传递的时尚风格与娴熟的作曲技法相融合,使之雅俗共赏而备受听众喜爱。

二、音乐创作特征

《狂想曲》体现着作曲家轻盈、唯美、热情的音乐语言,通过爵士风格的错位感、切分节奏型与布鲁斯调式相结合,以大小调体系下的功能和声与爵士和声在不同段落间的安排,结合片段化的中国五声音阶,建立整首作品的风格基调,并充分展现扬琴的演奏技巧和与乐队抗衡的能力。

(一)曲式结构的建立

全曲在快慢快的速度布局中,分为引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尾声五个部分呈示(见下方图表)。显然,作曲家并没有沿用传统协奏曲的结构模式规范创作,而依照狂想曲形式进行自由地表达,使音乐呈现出主题的呈示(引子与第一部分)、主题的对比发展至高潮(第二部分)、高潮的积蓄与爆发(第三部分)、高潮处的再现(尾声),递进式一气呵成的发展过程,使演奏与聆听酣畅淋漓。

图表.《狂想曲》整体结构图

引子先声夺人(1—14小节),在B音上建立起由7/8拍的三个八分音符与切分节奏型组合(谱例1),构成鲜明的爵士节奏特征,它作为全曲核心动机贯穿发展。延续此节奏型,第一部分(15—78小节)A主题进入,该主题保持着相同的律动,以带有爵士乐半音特征的曲调,在扬琴低音区刚劲、有力的音色特质中演奏开来,其个性十足让人记忆深刻。一段乐队演奏的连接过后,迎来第一个华彩段(89—125小节)。自由华彩的段落,运用多种炫技的演奏法突出扬琴中高音区的音色与演奏的流动性。

接下来,第二部分进入(126—274小节)。这是一个对比部分,音乐转变为抒情的舞曲风格。在B主题中,作曲家以华尔兹风格为雏形,运用布鲁斯音乐的和声、调式作为核心素材,在扬琴中高音区轻盈、明快的音色表现里呈现出崭新的音乐形象。之后进入的C主题是一个对比主题(谱例3),延续着爵士切分节奏型与调式特征,通过速度、节拍、音色等变化带来短小灵活的新主题。此处扬琴右手使用反竹敲击,声音清澈、明快,音乐充满弹性与时尚感。之后,伴随着节拍、速度逐步加快以及乐思的分裂发展,推向张力积蓄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274—475小节),乐思丰富、环环相扣,音响效果丰厚饱满,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此部分呈示出三个不同主题,其中D主题运用3/8拍与4/8拍交替变化,在重复与模进的发展中加快音乐的进程。E主题长音与七连音的搭配张弛有度,留给配器更多的发挥余地。在这里,作曲家运用乐队与扬琴在配器与和声上逐层叠加的做法积蓄力量直至F主题进入(谱例4)。F主题再现引子中的三连音节奏,并全面展现出扬琴各音区音色、速度的表现力。扬琴演奏者也需要在极快的速度、激动的情绪下完成座音、大跳、连竹和左竹法等技巧的演绎,使整个快板一气呵成,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

尾声(475—491小节),是全曲能量的迸发与释放阶段,引子中的节奏动机以最强的力度夸张的再现。在这里,作曲家通过配器上乐队与扬琴的一呼一应来强调节奏动机,持续快速强力度的结尾给人以十分震撼的效果,全曲在气势磅礴的氛围中结束。

(二)节奏动机与主题发展

节奏特点在《狂想曲》创作与演奏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作曲家借鉴爵士音乐中最具特色的切分节奏型及各种组合模式,建立起性格鲜明的节奏动机。在此基础上,通过节奏型的拆分、重组以及节拍自然的转换,加之情感丰富的乐思,构成性格不同的主题形态在全曲中间隔呈现。下文将从节奏动机的呈示与发展角度,分析《狂想曲》几个主题间的节奏特点。

全曲开篇的引子部分(谱例1),是节奏动机首次呈现。在7/8非规整节拍下,重复、有序地使用爵士特性节奏型,即三个八分音符均分、切分与四个十六分音符组合,循环呈现由慢至快的弹性律动并持续强调。这个节奏以B音为中心音,在扬琴与乐队的低音区呈示,带来一种强大的不可遏制的冲击力。

谱例1.全曲开篇—引子中节奏动机的呈示② 文章中所使用谱例均为扬琴与钢琴版本。

延续着节奏动机中的组合模式,通过重音与连线的加入强调均分与连续切分的弹性伸展,谱以具有爵士半音特征的曲调,构成A主题。(见下例)

谱例2.第15小节A主题的呈示阶段

在C主题中(谱例3),作曲家在均分型与切分型的节奏变化里,加入十六分音型与八分休止将重音移至弱拍。用“错位”的律动来强调旋律,使主题活泼摇摆、动感鲜活。

谱例3.第171小节开始C主题扬琴声部的呈示

F主题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再现意味。在这里,来自节奏动机的两个核心节奏型三个八分音符均分与连续切分,在3/8拍与4/4拍节拍转换中,通过扬琴与乐队交替演奏被再次强调。这是音乐张力的积蓄,又为最后的高潮聚集能量。(见下例)

谱例4.第413小节F主题呈示阶段

尾声中(谱例5),来自引子的节奏动机原型再次响起,音乐在节奏型的循环往复与B音的持续之中,通过独奏与协奏的相互对抗使音响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谱例5.第475小节开始尾声中的节奏动机

以上几个主题以各种姿态在全曲中依次并列呈现,作曲家抓住爵士乐中切分、错位的节奏特征作为核心,灵活自由地组织在不同的主题音调当中,时而灵动轻盈、时而摇曳多姿,性格多样又贯穿统一,留给演奏者很大的发挥余地。

三、扬琴演奏技法

从扬琴演奏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演奏起来顺手却有难度。创作中从音位的排列、演奏的竹法到技巧的结合以及音乐的表达,不仅符合扬琴演奏常用的思维与习惯,更开拓扬琴演奏的新语言。下面,笔者结合演奏实践,从力度与重音、速度与线条、竹法的运用这三个方面提出个人观点,重点探讨《狂想曲》中的扬琴演奏技法。

(一)张弛有度的力度与重音

把控好整部作品,首先需要在整体力度和特色重音两个方面做出考量。

整体力度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即从扬琴独奏的角度出发,层次鲜明地布局好作品中句子、段落的力度,从而更好地体现作品的张力。而张力的表现,则要结合个人对强弱幅度的控制力,做到弱要清晰而有弹性,强不仅有音量还要保证音色和情感;纵向,即从扬琴与乐队协奏的角度出发,在把控好自身演奏张力的同时,还能在乐队中找到准确位置,从而达到扬琴与乐队在音响上的平衡。演奏中做到主次分明、合理分配、把握尺度,使扬琴的独奏与乐队的竞奏得到充分的体现。

特色重音,是根据作品的创作特征,准确地将带有爵士风格的连续切分和多变的节奏组合中,所呈现出的自由与动感表达清楚的关键所在。重音的把握,则要结合节拍的特点、句法的规律。(见下例)

谱例6.A主题第29小节处的旋律重音与句法

上例位于作品A主题中第29小节开始,此处谱面标记为4/4拍,但由于节奏组合的设计使得律动改变、重音移位且无规律,演奏者要在规整的节拍当中重新划分句法,并整理新的重音特点。借此,笔者建议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来思考与演奏:第一,把握好乐句以及乐句中的主音。整段的扬琴独奏与打击乐形成了节奏的碰撞与呼应,可以将扬琴旋律中的B音视为“灵魂音符”,由此演奏中能够关注和强调所有的B音;第二,把握好单个节奏型重音的普遍规律。比如,切分节奏的特点是第二个音是重音,前八后十六的节奏特点是第一个音是重音,此处前十六后八节奏的特点是第三个音是重音。如果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稳定的速度中保证节奏的准确性,把握重音的规律和不规律性,可以更准确的表达乐句的层次感。

(二)点线相间的速度与线条

《狂想曲》中多种节奏型的组合形式,要求演奏者能够在稳定而准确的速度中完成对节奏及音乐各方面处理的细腻程度,而速度与线条的处理,正是把握好演奏和乐感的有力支撑。下文主要通过扬琴演奏中“轮音”和创作手法中“快速连音”两个方面的演奏,来分析速度与线条的关系。

1.轮音

扬琴的轮音主要为双手轮音和单手轮音,是扬琴最基本、常用的演奏法,也是十分考验演奏者功力的技法,轮音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旋律的线条感和平稳度。作品中轮音的控制需要从技术、应用与合作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技术上要掌握好轮音的密度、匀度、力度(两手力度平衡)、幅度(强弱起伏对比)。轮音的密度根据演奏者的身体机能与演奏能力因人而异,综合的调配好匀度、力度、幅度能够极大提升音乐的感染力。

其次,技术应用于音乐。《狂想曲》中主要通过不定数轮音的长线条来抒发情感,而为更好的表达音乐,演奏中的轮音运用应该做到句法清晰、线条平稳、松弛自然、连贯流畅,将内心的歌唱性和旋律感通过轮音精准的表达出来。但是,由于演奏者是间接的通过乐器来表达内心和音乐,而且创作中双轮、单轮、单音、双音各种演奏法的变换组合为演奏增添了难度,受到技术的局限性表现出来的音乐与内心所想经常会有所偏差。同时,在轮音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即是速度与线条的冲突,演奏者经常会把控不准内心准确的速度以及音乐的线条平稳,造成速度稳定却失去了音乐性,反之音乐性有了却速度不准。因此,想在演奏中很好地将轮音技术与音乐结合恰当,则并不容易做到。

再次,与乐队的合作中要注意,需在自身速度准确稳定的前提下与乐队速度的一致性。笔者认为合作中把控轮音可以掌握一个要领:即“内心是点手上是线,速度是点旋律是线”,这要求演奏者先要以内心稳定的速度为支撑,在保证自身准确的同时与乐队吻合一致,从而达到准确而默契的配合。

2.快速连音

快速连音,是《狂想曲》创作中所体现出最具特征性、炫技性的扬琴演奏手法之一。作品中大量的三连音、六连音、七连音,结合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通过快速的上下行、高中低音移动的连贯演奏增加了难度,并充分发挥着扬琴演奏表现力的优势。针对作品的写法特点,快速的连音演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节奏的准确度与句法的自由度。在演奏中,所有的节奏型应该按照乐谱严谨、准确地练习的同时,也可以从句法、线条、乐感的角度对谱面节奏的松紧度进行有弹性的处理。演奏者需要在稳定的速度里完成节奏的准确性和乐句的自由度,以此来提升整体音响的连贯性,以充分体现爵士乐的音乐风格。

第二,速度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主要要求演奏者的内心速度和乐队速度的协调统一。《狂想曲》中多种节奏的变化和组合加之与乐队的相互竞奏,以及连音与轮音的穿插运用,容易造成演奏者的内心速度不稳定甚至与乐队脱节。演奏中,处理好扬琴与乐队的速度稳定性,关系着整体音响效果的能否恰如其分的展现出来。(见下例)

谱例7.A主题第56小节处“点线相间”的速度与节奏

上例为作品第56小节处,是A主题的最后阶段。扬琴演奏通过单音轮音和双手轮音相结合,使音乐连贯而流畅。在扬琴与乐队的结合中,扬琴是旋律线,乐队是节奏点,要求演奏者一方面要表现好音乐的旋律线条,同时还要清楚地听到乐队的速度,达到二者和谐统一。而在之后第73—77小节,扬琴与乐队角色互换,扬琴变为快速的节奏点,而乐队为优美的旋律线,只有点与线的紧密结合,才能使音乐在严谨、准确的同时更加丰富且有魅力,从而达到协奏的目的。

(三)恰当合理的竹法运用

扬琴演奏中,竹法安排合理得当,能够降低难度、提高准度,使演奏者更容易把控音乐的连贯性,以针对性处理创作中旋律走向的特点。根据作品写法特点结合个人运竹习惯,竹法的安排可以通过音位排列与节奏型组合、前后速度与旋律重音两个角度来考虑。

右竹法是扬琴的常规竹法,双手依次、交替运竹是扬琴最常见的竹序。从音位排列考虑会产生左竹法、连竹法,在作品的第三部分中左竹法被大量运用,并且夹杂着音位的大跳进行与重音的位置变换,给作品增添了色彩也为演奏带来了难度;从节奏型考虑有一些常识性的惯用竹法,比如前八后十六为“右右左”,前十六后八为“右左右”,三连音为“右左右、左右左”,附点后面的音符一般为左手等等;而从节奏型组合的角度考虑,则会在保留惯用竹法的基础上,根据创作中的音位排列有所调整。

下面将例举作品中相同节奏型组合中不同竹法的运用方式,就以最有代表特点的切分节奏后面连接十六分音符为例:

例8a.第1—2小节引子开始的节奏型组合

谱例8b.第11—12小节引子后半段的音位变化

切分节奏的竹法,主要在于第三个音的选择,而关键取决于之后节奏型的搭配。如例8a第1—2小节,引子开始的切分节奏与十六分音符组合,可以保持惯用竹法“右左左→右左右左”;而后半段第11—12小节,同样节奏型组合的竹法选择,却要根据音位的排列来调整。如例8b,切分音以大跨度的从低到高,连接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从高到低,这样的音位排列可灵活采用“右左右→左右左右”的竹序,演奏起来则更为顺畅。

A主题第16小节的切分音中(见谱例2),第三个音以连线的形式连接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在竹法的选择上,切分音的第三个音选择哪个手来演奏并不影响后面的连接,关键在于之后十六分音符第二个音的竹法用哪个手演奏更为合理。按照十六分音符的惯用竹法,第二个音符一般是由左手演奏,但此处综合前后音位排列规律以及重音特点来考虑,笔者建议选择右手来演奏更为妥当。而第18小节的同样节奏组合,十六分音符的第二个音则建议恢复惯用竹序,使用左手演奏,以便更好的衔接后面的十六分音符。

谱例9.第316—319小节的竹法与重音

在作品第316—319小节处,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演奏是一处难点。此处的音位排列特点打破了扬琴常规演奏的习惯,高低音区来回的大跳具有一定的难度。此处竹法安排需要考虑到速度与重音的问题,可以有两个选择:第一种是左竹法,第二种是连竹法,但无论使用左竹法亦或连竹法皆有难度。使用左竹法会造成两手交叉及大跳的现象,但是能够保证准确的速度和重音的清晰度;连竹法解决了两手交叉和大跳的问题,但是能否达到应有的速度和清晰度还要因人而异。因此,能否连贯流畅的演奏,选择哪一种竹法更为合适,一要考虑到此处演奏的速度与重音位置,二要取决于个人的能力与习惯。

合理安排竹法的目的是有利于演奏,即在降低难度的同时还能提高音乐的表现力,要求演奏者能够在稳定、准确的速度中完成对音准、节奏以及各方面音乐处理的细腻把控。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竹法的运用不是一成不变,且同样的竹法未必适用于每一个演奏者,竹法的运用需要从作品的局部到整体、贯穿音位排列、节奏型组合连贯等多种角度来综合考虑、灵活运用,才能使演奏更加得心应手。

结 语

在扬琴协奏曲《狂想曲》中,作曲家以其独特新颖的艺术视角与音乐语言将传统扬琴重新定位,从扬琴的乐器性能出发,通过演奏技术、作曲技术、风格归属、视听效果等方面来构思,创作出既有爵士风格的国际化,又彰显中国传统风韵的扬琴新作。作曲家用世界的眼光,站在民族的立场上来审视与思考扬琴艺术,开拓了人们对传统扬琴的认识,也为中国扬琴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从扬琴演奏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构思巧妙、规整有序、动感而富有张力。它不同于其它扬琴新作品,并无纷繁复杂的新演奏技巧来夺人耳目,而是采用简洁的音乐语言和传统的演奏方法,呈现出的音乐顺畅又有难度,演奏顺手又有挑战,将扬琴慢速抒情的表达与快速炫技的优势,充分发挥到了极致,也显现着作曲家娴熟驾驭扬琴的器乐创作能力。作品中的单音、双音、连音、座音、反竹等传统技法,结合左竹法、连竹法,在扬琴快速演奏方面开创了速度与跨度的新难度,在双音的和弦色彩与音区走向方面挖掘出双手配合上的新思维。通过对作品的实践与分析后,笔者就演奏中几个重要技术点及思考的方式提出如下见解:

化解难度:演奏者首先应需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音准、速度、节奏等技术方面自如把控,进而将技术巧妙地运用在作品之中。用过硬的技术来化解演奏的难度,以此来降低失误率并提高把握性。

提升高度:演奏者通过二度创作的视角,从作品整体布局到逐个细节细腻雕刻,充分挖掘音乐风格、创作手法、乐思表现中的内涵,以谱面规范演奏,以演奏鲜活音乐。做到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自身的演奏风格,以此将音乐表现力、感染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横纵兼顾:从合作的角度上,做到横纵双向分析乐谱,即从个体到整体来理解作品,理清扬琴与乐队合作的关系,摸索独奏与协奏合作的感觉,做到找对角色、分清主次、融入跳出、丝丝入扣。

《狂想曲》的产生开启了扬琴创作、演奏的新思路,而当代扬琴艺术的繁荣,还需要作曲家、演奏家、理论学者、听众共同努力、协同发展,共建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期待更多同仁关注扬琴艺术,也为中国传统器乐与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狂想曲扬琴重音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空降战车狂想曲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单词重音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罗罗布的狂想曲
罗罗布的狂想曲
罗罗布的狂想曲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