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文
摘 要: 订单培养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校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合作企业少、订单班个数少、培养人数比例低、连续性差和宣传少等问题,造成订单培养不可持续。本文结合本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订单培养实践,主要从信息不对称、专业不对口、培养计划不完善、学生保障差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订单培养 可持续发展
2005年2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高职院校响应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改革意见,积极实践产教结合、订单培养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一些有益的探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贯彻教育关于职业教育产教结合、订单培养的精神,积极倡导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主动联系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教育模式探索。工商管理系根据专业特点主动找商业企业进行合作,实行订单培养,为发展扩张中的商业企业培养后备人才。自2007年4月和中央新亚签订订单班以来,分别与欧蓓莎、紫金保险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培养一批符合企业需求,深受企业欢迎的人才。但是我校订单培养仅仅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范围广、影响大、可持续发展强的订单培养局面。
1.订单培养的现状
1.1合作企业少,订单班数量少。
合作企业的规模决定开展订单培养的可能性,尤其是紧密合作企业,对进行订单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工商管理系虽然和幾十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基本上是松散的、没有约束力的合作模式。真正相互有需要,能够进行订单培养,得到学生认可的企业很少,所以决定了订单班订单班会很少。自2007年4月与中央新亚合作订单培养以来,与我校进行订单培养的企业有欧蓓莎、紫金保险、中锐汽车、淮钢集团等不到十家企业,订单班数量加在一起不到30个。天津中德应用大学是国内订单培养实践早、水平高、影响大的典范,有几十家固定订单培养合作企业,有上百个订单培养班。我校的订单培养合作企业和订单班数量与天津中德应用大学相比差距很大。
1.2专业定单班培养人数比例低。
订单培养人数占专业培养人数的比例,是衡量订单培养对专业教学影响的重要标准。在我校十多年的订单培养实践中,工商管理专业签订的中央新亚“主管”订单班2个,欧蓓莎&居然之家“主管”订单班1个;金融保险专业签订紫金保险订单班2个,机械工程专业签订淮钢订单班订单班2个等,总共订单培养班不超过30个,订单培养人数不超过1000人,占学生比例不足1%。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2007年新亚主管订单班,总共从市场营销、金融保险、国际贸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共挑选出20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有6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有学生50人,比例为12%;工商管理系一届学生有300多人,比例为6.7%。所以,无论从一个专业学生来看,还是从一个专业院系来看,比例都很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影响有限,只起到示范作用。
1.3订单班培养连续性差。
每个专业的订单培养只有稳定连续开展,才能和合作企业形成稳定利益纽带,学生参加订单班才有稳定的预期。订单班能不能每一年都招收,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合作企业稳定发展,才能保证订单培养连续。我校订单培养受企业需求的影响,订单培养班一般很难保证每年都有这个订单班。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2007年第一届中央新亚“主管”订单班,2011年第一届欧蓓莎&居然之家“主管”订单班,2012年第二届中央新亚“主管”订单班。第一届新亚主管订单班和第二届新亚主管订单班相差几年,并且之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就没有再签订订单培养的“订单班”。所以,一些学生不知道我们专业进行过订单培养,和合作企业的联系慢慢松散。
1.4社会报道宣传少。
好的政策、好的合作模式需要宣传,让需求者清楚参与的益处。订单培养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教学改革,打通了企业人才需求、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就业的供需链条,实现了企业用工、学生就业、教学实现的无缝对接。我们需要大力宣传订单培养,形成企业认同、学生满意、教师成长、社会扶持的良好生态。但是,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很少,学校即使和合作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宣传也仅仅局限于校内新闻,只是在学校主页的新闻上有所反映,很多学生不了解,很多企业不知道。
2.订单培养不可持续的原因
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决定了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企业发展是对人才需求的内在动力。当经济发展好时,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就多,人才就可能短缺,企业就有动力和高职院校合作订单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反之,企业减少这种订单培养需求,是决定订单培养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影响订单培养不可持续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校企需求信息不对称。
信息沟通是企业和学校开展订单培养的必备条件,信息不对称是制约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重要原因。学校的专业教学培养能培养什么行业具备什么岗位技能的人才,要通过行业企业调研才能确定,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岗位技能的培养,仅仅通过学校教育是很难实现的。针对学生的就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技能,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岗位工作实践获取,需要和企业的合作实现。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一些岗位空缺,需要有一些具有专业岗位技能的人上岗。因此,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但是,现实中总出现学校找不到合作企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主要是因为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学校不知道找什么样的企业合作,什么样的企业能够满座教育需要;企业不知道我要的人才学校能不能合作培养,合作以后会是什么结果。我校虽然联系很多企业,也进行企业走访,了解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介绍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但是没有深入分析企业需求信息,跟踪企业需求,提供后续服务缺少。
2.2专业对口性差。
专业人才培养是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对人才需求不同,专业设置要与之对应。我校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当地主要以电子、盐化工、钢铁、服装等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商业服务业不是很发达。学校主要是经贸管理类专业,和整个淮安市的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要不对称。制造行业对人才需求大而且相对稳定,企业愿意长期合作,一些企业长期进行社会招聘,和其他学校进行多年的订单培养,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由于我校主要专业和本地区产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对口、不匹配,导致我们错过一些好的订单培养合作机会。
2.3订单培养计划制定不合理。
订单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决定着合作培养人才的实现质量,影响参加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影响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的满意度。订单培养计划不合理,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需要,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学生不满意,企业也不满意,使得后续合作订单培养难以为继。培养计划既要体现企业对学生岗位技能的需要,又要保证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我校在实际订单培养计划制订的过程中,要么由学校主导制定,企业根据学校专业教学需要在周末或课余时间安排企业专业培训,比如新亚订单班的模式,很难保证企业对岗位技能的需要;要么由企业主导制定,学校专业教学在企业进行技能培训之外的时间安排专业教学,比如欧蓓莎订单班,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难以保证,学生专业体系不健全。所以,这两种方式订单培养计划的制订,不能保证培养质量。
2.4学生发展无保障。
學生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要为学生发展提供保障。我校工商管理系在和企业签订订单培养班时,都冠以主管订单班,目的是保障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在未来两三年能够在基层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走上管理岗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能不能走上管理岗位,取决于企业的人事安排,学校很难影响。并且,在合作培养阶段,我们安排专门教师跟踪学生的表现,培养结束后,就没有专业教师跟踪学生在工作上的表现及需要加强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一些订单培养的学生成为小主管,一些学生还是底层员工。即使是成为小主管的学生,再想向上发展也遇到不小的瓶颈,主要是专业理论缺乏,后续培训少,缺少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
3.订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订单培养是进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探索,需要不断总结问题,克服困难,向前推进。具体到我校实际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克服:
3.1加大订单培养信息宣传力度,把合作企业引进来。
打破信息不对称,就要加强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搭建信息之桥。一是做好对企业的专业宣传。学校有什么专业优势,可以培养什么类型的专业人才一定要宣传,不仅向学生宣传,更向企业用人单位宣传。二是做好政策宣传。学校有什么校企合作政策,尤其是订单培养政策要向企业宣传,向学生宣传。学校可以为企业订单培养提供什么配套措施和保障要宣传。三是建立企业人才需求培养信息平台,比如服务企业的微信公众号。企业可以直接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及时掌握合作企业的用人动向和合作意向,及时跟进,进行订单培养。四是把有实力、对专业人才需要大、愿意长期合作订单培养的企业引进校园,建立订单培养教学基地。
3.2优化专业结构。
只有专业对口,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要,企业才愿意合作,为此需要优化专业结构。一是增加社会需要量大、社会供给缺口大的专业。在保留原有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本地区对人才需求旺盛的专业,比如高铁乘务专业等。二是停办一些对需求差,就业难的专业,比如国际贸易、保险等。三是加强专业整合,对专业关联性强、相似度大、区分度差的专业进行整合,减少专业细分,适应中小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等。
3.3完善订单人才培养计划工作。
订单培养计划是保证订单培养人才质量的前提。以往的以学校教学为主制定的订单培养计划,还是为了企业岗位培训技能订单培养计划,都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所以,必须打破原来的做法,由学校和企业密切配合,把教学目标和工作岗位技能要求镶嵌到订单培养计划中,既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又满足企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为此,在制订订单培养计划工作中,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明确订单培养双方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差异,求同存异;二是建立订单培养专家队伍,共同协商制定订单培养计划;三是建立计划执行监督机制,保证订单培养计划得到落实。
3.4保障学生发展权益。
定单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订单培养过程中的权益能不能得到充分保证,学生愿不愿意配合订单培养计划,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权益,而且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影响学校的声誉。必须保障学生的发展权益针对订单培养学生做到:一是企业要针对学生特征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职业发展平台和机会。二是学校要建立订单培养学生发展需求跟踪体系,及时掌握学生发展中的问题,提供相应的专业指导。三是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的科学评价体系,对岗位技能和专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不足,及时帮助。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需要不断实践丰富创新。高职院校在订单培养实践中需要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做好订单培养计划,建立企业需要与学生发展利益的长效机制,保障校企合作订单那培养实践探索不断深入,订单培养才有可能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燿.我国职业教育“订单培养”模式辨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8).
[2]高欣,定爱萍.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14).
[3]王晓地.中高职衔接中实施订单式培养探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