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钢
[摘要]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业绩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向度的有机整体。通过对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基本特征的研究,建立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业绩评价体系,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的主体及评价的作用等方面。研究对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双师双能型 教师 业绩评价
一、前言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为各高校教学评价指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谓大学教师业绩评价评价制度是指对大学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包括有关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作用等有关教师评价工作的要素。基于不同的大学特点和时代发展的特点,大学教师业绩评价制度存在不一样的标准。
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的推进,国家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的变化与改进,应用型本科教育急需培养大量的实用性和应用型人才,而双师双能型教师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培养实用性和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绩效评价制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应用型本科教育大学要对双师双能教师的业绩要求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应用型本科教师的职责和应用型本科的特征来设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绩效评价制度,评价制度的制定都考虑到对教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以保障对教师队伍优秀人才的吸引和留用。因此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业绩考核研究迫在眉睫。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传统教师业绩考核评价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双师双能型教师业绩考核评价缺乏必要的研究。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业绩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归纳双师双能型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一般模式和基本内容,为提升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发展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逐渐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素质,完成应用型本科培养高素质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双师双能型教师特点
双师双能型教师是国家在2010年后针对应用型本科提出的教师类型,不同于高职学校中的“双师型”教师。其中,“双能”是指教师具有教育和教学能力,培养为地方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双师”是指具有“大学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或行业资格证書”的教师,双型双能型教师强调教师具有专业资格和专业实践能力和知识。”。结合“双师双能型”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双师双能型”的教师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具备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包括理论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对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特点整合。二是具备实用的设计能力、高超的工艺能力、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并具备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和现场分析的能力。第三是可以教育学生取得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四是要有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前沿技术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
三、双师双能型教师业绩评价体系
双师双能型教师与传统的高校教师在教学任务、教学模式等教学要求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相应的业绩评价制度体系也不同,教学业绩要求与普通的教师的教学业绩要求不同,比普通的教师的能力要求更多且更复杂。
高校教师绩效评估体系受国家宏观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以及教学微观运行机制的限制。因此,双师双能型教师绩效评估体系建立要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契合,要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定位与发展战略高度一致,适用于应用型高校对高校教师业绩的要求。双能型教师绩效评估体系不仅要发挥导向教师和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的作用,还应能保证应用型学校的教学工作和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培养,科研和服务工作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双师双能型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包括业绩评价的内容,方法,主体评价与评价四个方面。
(一)评价内容
传统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局限于发表理论教学、论文、著作等工作内容,定位不适应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管理目标。
应用型大学业绩评价体系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有更重要的指导作用,双师双能型业绩评价体系应鼓励高校教师开展与科研,行业和企业相结合的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与应用,业绩评价体系要体现应用研究特点,评价标准中要求应用研究的成果较多,因此考核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其中社会服务的比重已经成为业绩考核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比例较大。社会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应用技术的优势来实现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生产力,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了解与人才,企业素质相关的生产,生产,教学和科研活动,促进生产,实现教学,生产,科学研究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依靠指标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有同行评价即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评价即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绩效评价方法,采用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在评价过程中倡导多元价值、全员参与、共同建设,在评价中充分采纳在不同方面的评价意见,学校在多种价值标准差异的持续评估中综合不同意见最后形成一个公认评价结果的过程。
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绩效评价方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我评价,一种是面试评价。自我评价按照学校自我评价的要求进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般是40%的教学、30%的应用研究、30%的社会服务。为了准确评价,学校应对双师双能型教师进行评价和培训,使他们熟悉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面试考核是指双师双能型教师也可以用“面试评价法”进行年度考核。教师和学校进行面对面的交谈,然后学校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来评价教师。在评价结束后,教师培训和服务小组将收集计划和相应的信息,以改进培训和发展计划,并为教师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三)评价的主体
传统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主体主要是同行教师和学生。双师双能型教师绩效考核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成功地实现多方参与和协商的需要。因此,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主体应包括同行专家、教师本人、系主任、学生等。同行专家、教师本人、系主任、学生相结合的“四角原则”在教师评价中比重基本相等,但评价内容不同。学校应根据四方的意见确定绩效评价等级。同行专家对双师双能型的社会服务技能进行评价,教师本人对自己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系主任需要对教师的研究现状和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学生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指导效果进行评价。
(四)评价的作用
在前一阶段我国传统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局限于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评价,而忽视了实践经验和技能的确定。教师绩效效评价的结果仅为分数,对教师的晋升和薪酬没有显著影响,教师本身对评价结果不够重视。双师双能型教师业绩评价,对教师反馈一个独特的评价结果,给出有意义的反馈结果让教师接受,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双师双能型教师业绩评价能够体现出教师改进工作是否达到学校预期目标,鼓励他们成长和提高。同时,教师要有机会与上级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双师双能型教师绩效评价,确保评价的公开性、诚实性和建设性。为了反映发展的本质,这种评价对教师的发展比对惩罚更有帮助。
四、总结
考核指标应体现学校对教师的导向性,应除强调教学、科研外,还应包括教师的生产实践领域和教师的学习及自我发展,考核采用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有利于培育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提升应用型本科的办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