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楠
中国教育源远流长,先秦时代既铸造了重视礼、艺的官府之学,又开创了关注德、识的私家之学。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国子学、太学、州学、县学、书院、私塾成为一个个闪亮的符号,见证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沧桑变化。隋唐以来的科举制,更是将中国古代教育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接受教育的推崇,对考试程序的把关,对及第之人的拔擢,共同造就了中国教育的繁盛局面。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冲击,国运几经波折,新式教育也在坎坷中不断前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教育呈现多领域、多层次的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
中国教育就是这样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它既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更是传统师德的承载者。不同时期,因社会的变迁、思想的变化,主流学说因之改变,教育风尚随之而动,但师德作为教育之灵魂,核心之所在,却坚守着它的原则,在稳固中寻求发展。
孔子为万世师表,确立了中国传统师德的典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重视师德师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教师的治学精神,对学业的钻研,既成就教育,更惠及学生。
西汉扬雄倡导师者的楷模作用,“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发言·学行》)。此论与启功先生题写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何其相近。
唐朝韩愈“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其身亡而其教存”(《通解》),认为师德长存于天地之间,虽世事变迁,而这一教育之魂永恒。
宋朝朱熹将《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纳入《白鹿洞书院教条》,认为师德之美在乎博学,在乎谨慎,在乎思索,在乎奋进。
明朝王廷相针砭时弊,提出“古人有身教焉,今人惟恃言语而已矣。学者安望其有得?”(《雅述》)认为师者以身作则之教育,师德传承之教育,要远远高于言语的说教。
清朝王夫之认为,“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之一……故欲正天下之人心,须慎天下之师受”,把教育关系视为社会人伦,匡正天下的关键在于师德、师风之慎重。
近现代以来,师德的发展以传统师德为依托,进一步完善育人理念,让师德在新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探索中,绽放出独特的魅力。[1]
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中,传统师德找到了新的载体。这份厚重的精神财富有了新的传递与延伸,本文以教育实践的三重视角加以阐发,分别是“薪火相传与传帮带”“因材施教与导师制”“博观约取与答疑制”,探讨传统师德与新的教学形式的结合,传统师德的古柳如何带来一抹新绿。
传统师德博大精深,是无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首先是新老教师间手把手地传递。传帮带是众人印象中的师傅带学徒,徒弟在学习技艺的同时,更成长为师傅的至亲。现代教育中,传帮带成为新形势下的治学传承、师德传承,青年教师在入职之时举行拜师仪式,中老教师躬亲辅导三年。传帮带确保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确保了中老教师的后继有人。
隔岸观火易,身临其境难。中学教育容易浮在表面,业务上匆匆领会教学法,讲技巧而不关注内容,对学生急需的知识、考点密集的领域缺少体会;生活上草率看待师生关系,重形式而未能走进内心,对学生实际的障碍、课程接受的程度缺少关注。传帮带着眼于优良师德、优良教学的传承:中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走进他们的課堂,观察教学要点,体会师生间的融洽;带领年轻教师走进他们的课间,观察备课点滴,体会师生间的交流。
传帮带实现的是薪火相传,是对千百年传统师德的凝聚与传递。传统师德最好的诠释不是文本,不是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是一代代教育工作者亲身的体会与生命的演绎。传帮带是一种责任感,把师德传承的历史使命交于中老教师;传帮带是一种幸福感,把师德传承的岁月精华交于青年教师。中国传统师德在千百年的发展变化中不曾中断,而是在探索中不断向前,薪火相传起到重要的作用。
传帮带着眼的是师者间的薪火相传,是师德经久不息的保证。而中学导师制则是把千百年来对人的关注,对学生差异性的重视提到新的高度。
中学的导师制可追溯至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为学生提供学业的近距离辅导,具有固定周期,导师的言传身教收到显著效果。后来,美国伴随现代教育的选课走班制,为针对学生的无所适从,再次借助导师制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业,导师制从而备受青睐。在日后的发展中,导师制跳出单一的学科指导,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呈现出导心、导学、导业的交融。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是全员德育导师制。学校教师充分参与,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一主流形式所呈现出的,正是传统师德中的因材施教,中国教育尊重不同的学情,尊重不同的发展,全员德育导师制成为传统师德的新载体。活动中分为两种形式,即固定周期的学业指导和灵活进行的生活指导。正如烟台市第三中学的导师制理念,“让德育过程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润泽每一个学生,观照每一个生命,让德育效果达到使每一个学生更阳光,更自信”[2]。仁者爱人,传统德育以育人、关怀为核心,因材施教要润泽的是每一位同学,观照的是每一个生命。
伴随高考的改革,学生的科目选择更为多样,学业水平呈现出层次上的差异,固定班级制已经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班主任统管几十位学生的粗放式管理,开始为多学科导师共同负责的精细化管理所改变。导师制带来的是教育形式的变革,而坚守的是因材施教的核心。在师生近距离的接触中,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进步,更是身心上的健康发展。学生实际的困惑会在交流中得到指导,个性的差异会在接触中得到尊重,而教师处世上的胸襟与治学上的钻研,则会更为深刻地影响学生。因材施教在导师制中,呈现出崭新的姿态。
教育教学中,既有围绕传统德育这一内核的量身定做,也有顺应新教学形式的德育渗透。学生于午间的答疑活动,本源自北京发展过程中的“不便”,为克服交通拥堵、居住偏远的不利局面,学生的上学时间被集中于早上7点至下午5点,中午学生难于往返,故而顺势改为自由答疑时间。这一变化是教学环境变动的一个缩影,而传统师德随之融入,彰显出大爱无言、润物无声。
对教师而言,需要克服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牺牲课外时间,尤其是午休时间,以饱满的热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二是应对学生多方面的疑问,做全方位的指导。午间答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间答疑,时间更为充裕,学生所反映的问题更为多样。这其中既有教材内的,也有练习题中、教辅中的,还有联系生活、奇思妙想的。因而,教师的知识储备、眼界胸襟都受到全新的挑战。
传统师德中对教师的业务素养有不懈的追求。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王阳明有言,“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近代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使教员之知识,本不丰富,则不特讲授之际不能详密,而学生偶有质问,不免穷于置对,启学生轻视教员之心,而教授之效为之大减。故为教员者,于其所任之教科,必详博纵贯,肆应不穷,而后能胜其任也”。在前人的谆谆教诲中,教师的业务素养被提到很高的位置,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奋斗方向。
午间答疑,教师的知识与见识备受挑战,而想做到“问不倒”“难不住”,需要背后付出大量的努力,翻阅书籍,查找文章;遇到棘手的问题或启发性的探讨时,则要在一番查阅思索后积极回应,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午间答疑是育人理念的坚持,是博观约取的坚守,是传统师德于静默处的传承。
传统师德是什么?是一份坚守、一份开拓、一份传承,它是千百年的谆谆教诲,是无数遍的身体力行。我们回望传统师德,它犹如参天古树,成为教育的依靠、感情的寄托。面对当前教育的日新月异,传统师德也找到了新的载体,以崭新的面孔绽放着它的魅力。“薪火相传与传帮带”“因材施教与导师制”“博观约取与答疑制”,只是教育变革中的三个场景,却涵盖了师者之间的传承、師生之间的关爱与新挑战下的执着。它们犹如这参天古树开出的新枝,是传统师德在现代教育中的一抹绿意、一丛生机。
[1]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脉络,可参见《中国传统师德理论的发展脉络》《论中华传统师德思想的当代传播》。张婧,邢维全.中国传统师德理论的发展脉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1);蔡梦虹.论中华传统师德思想的当代传播[J].今传媒,2017(6).
[2]井明霞,杨曙光.烟台市第三中学导师制:让阳光照进心田[J].中小学德育,2012(6).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