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利用日本FDI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27 08:45刘绮霞单航
财政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印两国基础设施规模

刘绮霞 单航

一、引言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为“金砖国家”成员,国情有诸多相似之处,两国都是人口大国,皆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位学者曾预言,“龙象之争”将成为“亚洲世纪”的主流。正因如此,中国和印度经常被拿来比较,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几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一度高于中国,印度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日益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16年《世界投资报告》,印度利用外资的规模在所有经济体中排名第十位,在新兴经济体中排名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巴西。相比印度,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时间更早,40年来经济增速始终处于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已经处于世界第二位,2014年中国利用外资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纵观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历程,FDI对两国的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资企业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缓解东道国的就业压力,外资流入能够有效地促进出口,外资流入的同时也伴随着技术溢出效应。

日本作为亚洲最主要的FDI输出国,是中印两国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地之一,且两国在利用日本FDI的规模、行业分布、发展趋势方面有较大差异。如图1所示,日本对中国的FDI规模大于印度,但从2008年开始两国差距缩小,日本对印度的FDI规模是52.2亿美元,对中国的FDI规模是64.81亿美元,印度利用日本FDI的规模约为中国的80%,之后两国的差距再次扩大。从线性趋势线来看,日本对中印两国的FDI都呈上升态势,并且从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的年增长率来看,中国的增长相对稳定,但不可忽视的是在本文选取的26年间的数据中印度的增长率超过中国的有14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印度利用日本FDI的年增长率达到410%,而中国的增长率只有5%。由上可知,中国利用日本FDI的规模高于印度的局面还将持续,但印度的增长势头不可轻视,印度能否进一步缩小差距甚至赶上中国,取决于印度能否取得比中国更高的增长率以及这种高增长率的持续性。

图1 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的流量统计

为进一步吸引日本企业来中国投资,保持中国在同印度争夺日本FDI过程中的优势地位,探究造成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差异的原因就显得尤为必要,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哪些方面,如何确保中国比印度更高的利用日本FDI的持续增长率是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加以验证,最终得出影响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结论。

二、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和印度利用日本FD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比较和原因分析两个方面。

关于中国和印度利用日本FDI的现状比较研究,薛涵(2012)认为中国利用FDI的规模大于印度,但在FDI来源地方面,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FDI在印度引进的外资中所占的比重要高于中国。曹美静(2013)指出中国利用的FDI高科技行业比重偏低且绝大多数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流入现代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偏低;而流入印度的FDI中投资量最大的是服务行业,包括电信、信息技术、旅游等子行业,紧随其后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行业结构要优于中国。

关于中印两国利用FDI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Anand(1996)从FDI的性质和动机两方面分析了日本对中印FDI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他认为日本对中国的FDI以当地生产为主,并伴随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转移,而日本对印度的FDI更加倾向于开拓当地市场。綦建红(2011)认为,2005年以来日本对印度FDI快速增加,与日本对中国FDI停滞不前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丧失、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人民币升值和印度政府的政策调整。Wei(2005)指出巨大的国内市场和较高的贸易开放度是中国吸引OECD国家FDI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印度则在于它的国内市场容量和廉价的劳动力,同时印度在地理距离和文化相似性方面比中国更有优势。李凡(2006)认为,印度的人力成本目前低于中国,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而印度的人口结构更为年轻化,这会影响两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同时,印度的法律制度主要采用的是英国的体系,因此更容易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同。邱立成(2006)认为印度的工人力量强大,工会可以左右政府政策,政府顾虑工会的反对态度,因而外国资本会尽量避免染指印度劳动密集行业。而在中国,这一问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国内外学者在分析东道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时,基础设施多次被提及。姜巍(2016)在系统分析基础设施发展对东道国FDI流入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和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指出,东盟七国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市场规模或潜力、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是FDI流入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对FDI流入的影响效应最大。骆永民(2010)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份1998—2006年的数据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对本地区吸引FDI影响显著。李汉君(2011)利用1992—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FDI流入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研究表明,基础设施与FDI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杨仁发(2012)利用中国2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系统、熟练工人、对外开放度和政府干预与生产性服务业FDI显著相关,并且是主要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学者们关于中印两国利用FDI的差异做了大量研究,成果颇丰,对于差异产生的原因也提出了诸多观点,主要包括市场规模、人力资本、劳动力成本、汇率、利率、对外开放度和法律制度等。基础设施作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得到多位学者的论证。然而,少有学者从基础设施比较的视角去解释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的差异。因此,本文以基础设施作为解释变量,FDI作为被解释变量,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等作为控制变量,利用1991—2014年的跨国经济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究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差异的影响因素。

三、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RFDI,即中国和印度利用日本FDI的差值,以此来衡量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的差异。若中国利用日本FDI的规模大于印度,则RFDI>0,反之,若印度利用日本FDI的规模超越中国,则RFDI<0。本文的解释变量是基础设施,其余为控制变量,具体如下:

1.基础设施

一般而言,一国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利用FDI的规模呈正相关。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因而有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本文参考Vijayakumar(2010)提出的方法①Vijayakumar Narayanamurthy,Determinants of FDI in BRICS countries:a panel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Science and Applied Management,2010,01:53-141.,对一国的基础设施条件进行测度。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数更多的是反映一国基础设施相比于上一年的变化率,是一个相对量。

其中:X1是能源使用量①能源使用量是指初级能源在转化为其他最终用途的燃料之前的使用量,等于国内产量加上进口量和存量变化,减去出口量和供给从事国际运输的船舶和飞机的燃料用量所得的值。单位是人均千克石油当量。,X2是每100人所拥有的电话线路数量②电话线路即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且在电话交换局拥有端口的固定电话线路。综合服务数字网络通道用户和固定无线用户均包含在内。,X3是耗电量③耗电量用发电厂和热电厂的发电量减去输配电和变电损耗以及热电厂自用电量得出,单位是人均千瓦·时。,Yit是对比值进行转化后的百分比。INFI是基础设施指数,RINFI是中印两国基础设施指数的相对值,即RFDI=INFI中国-INFI印度,以此来测度两国基础设施的差异。中印两国的基础设施指数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和印度的基础设施指数

2.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又称市场容量。多位学者已经证实,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影响FDI流入,对于市场导向型的FDI影响尤其明显。市场规模可以分为现有市场规模和潜在的市场规模,前者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其衡量指标,而对于潜在市场规模,一些学者用GDP增长率进行测度,由于GDP增长率是由GDP计算得出,所以,如果二者并存于同一模型,多重共线性风险较高。因此本文只考虑现有的市场规模,用国内生产总值测度,RGDP是中印两国GDP的相对值,即RGDP=GDP中国-GDP印度,本文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中国和印度的市场规模差异。

3.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包括工资、奖金等,一般用平均工资度量。员工工资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在企业成本中占较大比重,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4—2016年连续三年,员工工资上涨都是日资企业在中国和印度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无法找到平均工资的数据,本文用人均GDP进行替代。RWAG=人均GDP中国-人均GDP印度,以此测度中印两国劳动力成本差异。

4.平均税率

平均税率是指全部应纳税额占应税总额的比率。一国税率的高低直接决定投资者的经营成本并影响其盈利。本文以总税收收入与GDP的比率来衡量一国的总税率。用RTR测度中国和印度的税负差异,其中RTR=总税率中国-总税率印度。

5.东道国与投资国的贸易量

东道国与投资国的贸易量包括进口和出口。多位学者已经证实贸易与FDI存在相关性。本文选取投资国对东道国的出口和投资国对东道国的进口来度量贸易。其中REX=出口日本对中国-出口日本对印度,RIM=进口日本对中国-进口日本对印度,用这两个指标对中日和日印之间的贸易差异进行测度。

6.借贷成本

借贷成本又称融资成本。借贷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一般而言,借贷成本越高,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越少。本文选用实际利率测度借贷成本,实际利率是指按GDP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胀调整贷款利率。RIR=实际利率中国-实际利率印度,衡量中国和印度借贷成本的差异。

表2 主要变量及其描述性统计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所用数据的时间区间是1991—2014年,日本对中印两国FDI的数据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库,单位是百万美元;GDP和人均GDP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单位是现价美元;进出口数据来自UN Comtrade数据库,由于服务贸易数据统计的时间较短,从2000年才开始统计服务贸易数据,本文所用的贸易数据是货物贸易,单位是美元;印度的总税率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国总税率数据是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单位是%;实际利率和基础设施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为了增强各个变量的稳定性,本文对RFDI、RWAG、REX、RIM四个变量取对数,并与其余三个变量构建时间序列。

(三)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本文以RFDI作为被解释变量,RINFI作为解释变量,RGDP、RWAG、RIM、REX、RIR、RTR作为控制变量,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RFDI=β0+β1RGDP+β2RWAG+β3REX+β4RIM+β5RINFI+β6RIR+β7RTR+μ

(其中β0是常数项,β1—β7是变量系数,μ是随机误差项)

本文所使用的计量软件是Eviews7.2,首先运用逐步回归法对变量进行筛选。最终选择RGDP、RWAG、REX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RIM、RTR和RIR由于和RFDI的相关性不显著予以剔除。对5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5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两个协整方程,即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可对变量做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RFDI=-19.21621+1.525646RGDP+0.108727RINFI-0.505167REX-0.608616RWAG+μ(-1.61172)(2.110886)**(2.907244)***(-2.11834)**(-1.2346)

其中,***、**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t值。

表3 回归结果

根据表3的回归结果,本文做出如下分析:

1.基础设施的系数为正且显著,表明基础设施水平的差异与两国利用日本FDI差异成正比。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中国的高速铁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印度的基础设施水平一直饱受诟病,直到莫迪政府上台,印度才进一步提高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中国更为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对来自日本的FDI更具吸引力,便利的交通、充足的能源供应和快捷的信息传输速度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RGDP的符号为正且显著,说明中国和印度的市场规模差异是造成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规模差异的重要原因。由于本文对RFDI和RGDP都取了对数,因此RGDP的系数是RGDP对RFDI的弹性,即RGDP每变动1%,RFDI变动1.66%。在四个变量的系数中,RGDP的系数的绝对值最大,因此,在本文所建立的实证模型中,市场规模差异起主导作用。中国的经济总量高居世界第二位,庞大的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其中也包括大批日本企业。印度虽然近两年经济增速超过中国,但由于其GDP基数相对较小,GDP总量想要赶超中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市场越大,吸引的外资越多,这与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

3.REX的系数为正且显著,与预期一致。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仅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选择技术转让,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企业选择出口,而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互斥的关系,当一个企业能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它的出口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印两国的出口,也即中印两国对日本的进口,多位学者曾经指出,FDI对进口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外资企业可以直接在当地销售,这就替代了东道国对投资国的进口。因此日本对中印两国出口的差异越大,两国利用日本FDI的差异越小。

4.劳动力成本的系数为负数但不显著。说明劳动力成本差对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差异的影响不大。劳动力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高的员工工资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因此,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越高,越不利于中国吸引来自日本的FDI,过高的劳动力成本甚至会使一些日资企业撤出中国。系数之所以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日资企业在中国和印度都面临员工工资上涨的问题,近两年印度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中国,二者的差异在缩小。

(四)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基础设施对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的差异有重要影响,两国的基础设施差异越大,利用日本FDI的差异也就越大。因此,便利的基础设施条件是中国在与印度争夺日本FDI过程中的重要优势,而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被提及;第二,庞大的市场规模是中国的另一个优势,多位学者提到了这一点,本文的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此观点;第三,投资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日本对中国更为庞大的出口额对日资企业在中国的FDI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中日贸易的增长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本文暂不考虑出口因素的影响;第四,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员工工资上涨是日资企业在中印两国面临的最大经营难题,但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劳动力成本的系数并不显著,因而这一因素在本文中也不予以考虑。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对中国和印度利用日本FDI现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利用1991—2014年的跨国经济数据,选取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等七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造成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差异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基础设施是造成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差异的重要原因,基础设施差异越大,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的差异则越大。第二,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致,市场规模是造成中印两国利用日本FDI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更为庞大的市场规模是中国吸引更多日本FDI的比较优势。第三,我国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这对于巩固中国在与印度利用日本FDI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綦建红,陈小亮.日本对中印FDI的趋势变化及其原因剖析[J].当代亚太,2011,01:70-89.

[2]陈友骏.评析日印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J].日本学刊,2012,03:87-100.

[3]薛涵.中印利用FDI情况比较研究[J].财经界,2012,09:124-125.

[4]曹美静,张伟.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J].山西财税,2013,02:31-34.

[5]李凡,王巾英.利用FDI:中国与印度的比较[J].国际经济合作,2006,08:34-37.

[6]邱立成,刘文军.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高低与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6,01:74-84.

[7]姜巍,陈万灵.东盟基础设施发展与FDI流入的区位选择:机理与实证[J].经济问题探索,2016,01:132-139.

[8]骆永民,伍文中.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对FDI影响力的空间计量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02:55-59.

[9]靳涛.基础设施投资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2:69-72.

[10]李汉君.我国FDI流入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2—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1,05:124-130.

[11]杨仁发,刘纯彬.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服务贸易,2012,11:107-116.

[12]陈建军,胡晨光.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与FDI流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时间趋势设定下的VECM分析框架[J].国际贸易问题,2007,11:52-58.

[13]陈利军,俞文岚.印度投资环境[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

[14]姜大谦,岳公正.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12.

[15]Penelope,B,Prime,Vijaya,Subrahmanya and Chen Miao,Lin.Competitiveness in India and China:the FDI puzzle[J].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2012,18:1-31.

[16]Prof,Sibghat,Ullah,Farooqui.ANALYSI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IN INDIA AND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in Mana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s,2016,05:463-483.

[17]Renu,Sharma,Mandeep,Kaur.Causal Links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and Trade: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dia and China[J].Eurasia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2013,6:75-91.

[18]Wenhui Wei,China and India:Any difference in their FDI performance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5,16,719-736.

[19]Vijayakumar Narayanamurthy,Determinants of FDI in BRICS countries:a panel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Science and Applied Management,2010,01:53-141.

[20]Anand,and,A,Delios.Competing globally:How Japanese MNC shave matched goals and strategies in India and China[J].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96,31:50-62.

猜你喜欢
中印两国基础设施规模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规模之殇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中印两国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印度总理莫迪首次访华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