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静 李 婧
(1.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130024;2.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对于人们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事业处于深刻、持续的变革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亟需相关科学理论来指导社会发展的实践,建构合乎社会发展方向的评价尺度体系。马克思社会发展评价尺度正是基于历史发展规律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指导理论,对于切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往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一个不断变化、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系,因此,社会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1]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发展是指事物的量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发生了质的飞跃,是事物在演进过程中全面前进和上升的过程,同时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的特点。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社会的发展规律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马克思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关于评价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评价是在主体对客体属性、本质、规律认识基础上而对客体进行的认识活动,因而评价具有客观性。[2]其次,评价是主体以自身需求的内在尺度来评判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但其中掺杂着主体的主观色彩,因而评价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3]再次,评价体现了主体与客体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和价值。[4]最后,评价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主体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评判客体属性是否满足主体的自身需要。[5]因此,主体需要相应的评价尺度衡量个人与社会在评价活动中的相互作用,评价尺度既具有主观成分,又有客观成分,所以主体在社会发展的评价活动中要结合自身的主观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严谨的评价标准。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研究要以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促使我国社会保持良性的发展态势。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基于经济学视角,将社会的发展理解为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累积,而社会财富来源于工人的劳动生产。[6]例如,亚当·斯密充分考虑了传统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与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受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支配。虽然在经济活动中每个社会个体都追求自身利益,但从客观上来说却促进了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李嘉图认为,资本家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累积,满足了人们对生存资料的需求,因此,资本家的利益同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可以通过扩大生产促进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认为,按照亚当·斯密利己主义的个体活动构建的市民社会最终将变成完全物化的社会。同时,马克思肯定了李嘉图基于自身所处时代所提出的观点,这也迎合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求。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完美的过程,社会生活取决于人的自我意识和国家理念等因素,他将其定义为绝对精神,并认为绝对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内在动力。[7]自由是绝对精神的唯一真理,而人是绝对精神的载体,所以人的天性是追求自由。因此,黑格尔认为人的自由实现程度是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费尔巴哈认为,要将观念与具体现实的关系颠倒过来认识社会的发展,重视人与现实对观念的影响作用,并认为人是抽象的、直观的、纯粹的自然人,而社会是由多个人联系起来的类存在物。[8]他将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和幸福意向作为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人凭借自身的“自然本性”获取幸福和满足欲望的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者将人道主义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主张建立一种新的、能够实现人道主义的社会制度。[9]例如,莫尔在其作品《乌托邦》中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多数人受到剥削和压迫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矛盾的根源。他将消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为基础、平均分配的理想社会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与此同时,马布利、贝巴夫等人也提倡建立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欧文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不合情理的社会制度,是造成劳动者贫穷的根本原因,因而他提倡用合作公社制度替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并认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合乎理性和人性的,同时他用实践向世界展示了这种理想型的社会。[10]
社会发展关系到人的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生态和谐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社会发展评价也包含了社会发展的多维尺度。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核心与目标,他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前提,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第一,认识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前提。受人道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将为人类服务作为其崇高的理想,且他的人道主义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基础的。在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将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同时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需要与社会的生产交换来实现,到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马克思认为对社会发展的评价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社会发展的本质就是在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11]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因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不仅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形成了自身的本质。因此,马克思指出,社会是其理论研究的现实主体,而人只是对社会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人的解放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要在社会原则的基础上解决统治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指出人的真正解放是社会解放,而不是政治解放,但这需要以国家为中介,因而人的解放是不完全的、间接的。人的解放要求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原有力量并将其转化为社会力量,而不能将社会力量作为政治力量脱离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1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现实经济过程的特征指出,只有“社会的”人才能真正得到解放。与此同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拜物教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金钱是驱动人劳动的内在力量,工人为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被迫降低到与商品同等的地位,他们的生产被异化为非人的活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发展始终处于异化状态,因此,人只有脱离了被物所奴役的异化状态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指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和阶级革命才能实现人的解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法的关系”与“国家形式”均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他将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称为“市民社会”,并在后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将其概括为“经济结构”[13]。经济结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称之为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保障,同时决定了社会法律和政治等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两者的相互矛盾形成了社会特定的“生产方式”,而这种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过程。其中物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的关键因素,只有在生产力的推动下才能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进而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
第二,生产力为人的发展创造物质基础。生产力与人的发展休戚相关。首先,人是生产实践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既包含了自然界中物的因素,也包含着人的智力和体力。任何生产力都是人的历史劳动的成果,是一种既得的力量。其次,决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对个人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马克思认为,个人的生活表现与其社会生产是一致的,而个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生活状态。再次,生产关系体现了人们的经济关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人们的收入会因为分工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人们的财富占有量。最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并进一步体现在人的本质之中。因此,经济发展尺度与人的价值和自由的实现程度相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具有片面性和异化性的特征,其本质仅仅是资本主义经济下的人,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中,人才能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
人类在创造物质经济的同时,也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明。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指出,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及政治行为文明。[14]
第一,政治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政治文明产生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并与社会各群体的经济、政治、利益等密切相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政治文明逐渐完善。在奴隶社会时期,政治文明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核心,代表着统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直到资本主义社会,脱离实践意识的等级制度发生了解体,政治文明被纳入了商品生产的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的社会地位日益显著,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直接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资本的利润。特别是政治文明中的政治意识文明,其不仅要为资本的利润增加而服务,还要维持资产阶级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正常的运行。政治文明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才具有新的性质,其目的不仅要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还要创造一个精神富裕的新社会。
第二,政治文明是人的发展的精神支撑。政治文明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进而与人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封建社会时期,逐渐产生了一种脱离实践意识的精神创造者,其一开始便依附于统治阶级,并与当时的政治文明相适应,使得人们一直处于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社会形态中。与此同时,科学尚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历史的认识仍然受封建神学的束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脱离实践意识的等级制度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拜物教性质的政治文明,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崇尚人权,因而人对人的依赖关系转变为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在这个阶段,依附于国家或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逐渐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与普通工人相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通过出卖劳动力同资本家产生联系,而资本家则将他们变成了自己出钱雇佣的劳动者。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明被废除,一种新的社会关系被建立,即人人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学习不同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促进和完善自身的发展,使自己成为新的主体。
第一,生态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增殖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在资本增殖的推动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发生了全面的异化,进而导致人们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异化。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业生产使人的劳动社会化,但资本家占有了所有的生产资料,因而人脱离了与自然的直接相互关系,最终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异化,导致社会矛盾日益突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人化的自然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将商品比喻为构成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基本细胞,社会的全部财富便是所有商品的累积。商品的生产要在自然物品的基础上付出人类的劳动,自然物品的有用性使得商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劳动和自然资源共同构成了社会财富,而自然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
第二,生态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解。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生活与自然界紧密相连。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另一方面,自然界创造了人类,人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并与之共同发展,但人的生存和发展受自然规律的限制。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变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累积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资本主义私有制不仅使工人的生产被异化为非人的活动,还使资本家占有了生产资料并成为资本的拥有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于商品化,工人成了资本家随意买卖的劳动力,自然界成了资本家任意掠夺物质资源的对象,资本家只注重资本的累积,而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而破坏。因此,只有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解,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进而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必须在马克思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指导下,始终坚持走共享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人与自然的和解创造有利的条件。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当前我国民众却面临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严重阻碍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才是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共享发展理念。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马克思将社会是否为人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的条件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好坏的标准,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作为价值取向,导致人的发展始终处于脱离实践意识的异化状态,而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将满足多数人的需求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使每位劳动者获得同等的机会和劳动所得。社会主义国家重视每个人的利益,将公平正义作为满足人需求的前提,鼓励和引导人们的能力的发挥和对社会共同体生活的参与。当前,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共享发展理念,将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本质上来说,共享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其目的是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中国人,坚持共享发展对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将共享发展落实到增进人民福祉。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会首先关注基本生活资料的获取,其次才会进一步追求精神层面的发展,因此,共享发展首先要重视人民的利益问题。为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要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均衡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实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满足人民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为稳定社会的发展秩序,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在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资料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与此同时,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因此,为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必须建立和完善促进人能力充分发挥的机制,健全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体系,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把握新常态,促进新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首先,新常态促进新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内涵往往被简单地认为是财富的累积,而忽略了财富对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我国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相关弊病的逐渐暴露,经济发展新常态理念应运而生,经济增长的重心转变成了提高社会效益,新的财富衡量尺度被重新确立。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社会财富的增长,而财富的性质却尤为重要,社会主义国家财富累积的出发点在于保障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需求是当前我国民众新的需要。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对于满足民众的新需要,促进我国的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促进经济关系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关系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人利益及能力的实现主要得益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深植于人们的经济关系,因此,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必须优化现实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经济社会关系对促进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贫富差距较大等问题依然存在。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科学严谨地制定经济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经济社会关系的调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贯彻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作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
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机制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推进人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当前应对国内外严峻挑战的重要战略。
首先,增强国家制度供给能力。制度是人与人关系的表达,制度供给的增强要以制度安排和制度建设的增强为前提。我国制度供给的主体是政府机构,政府在国家建设中起着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判断一个国家制度建设的好坏,既要看制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也要看制度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制度结构必然要进行变迁,但制度变迁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相互关联的过程。因此,在制定和形成制度时,要统筹兼顾、总揽全局。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工作迫在眉睫,为维持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必须要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国家制度供给能力。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是被异化了的社会意识,是对历史的错误表象,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要终结这种从假象出发的思辨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不断地碰撞与融合,而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就是以无产阶级意识终止资本主义思辨式的意识形态,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语言可以改变社会意识形态,使其成为一种说服工具进入人们的意识,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此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生态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应有之义,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首先,走绿色发展道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高污染、高消耗、低利润的发展模式上的,这种发展模式虽然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却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党中央提出了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来讲,绿色发展要求人们绿色出行、环保消费,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绿色发展要求企业低碳循环、节约资源。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目的就是解决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避免对自然过度开发的问题,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改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倡导新的发展模式。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之后,党的十九大将“美丽”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之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注重生态道德教育,重视生态行政建设,同时还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绿色发展、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1]邢晶晶.批判与超越:马克思社会发展评价尺度思想的形成[J].理论与改革,2015(5):119-122.
[2]杨建毅.马克思人本思想中的生态学意义及其我国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2015(1):115-121.
[3]张雪魁.社会进步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模式的生成逻辑[J].社会科学,2011(12):19-27.
[4]周德清.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失范的效应分析——以马克思的道德尺度和历史尺度相结合的原则为评价标准[J].云南社会科学,2011(4):48-51.
[5]林国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的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2(7):117-123.
[6]涂成林.历史阐释中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问题——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2017(8):4-23.
[7]杜玉华.新发展理念: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新成果——以社会结构为分析视角[J].教学与研究,2017-51(9):5-14.
[8]曲波,常江.人之历史是人的“社会发展史”——一种对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真义的读解[J].理论探讨,2010(4):161-163.
[9]姚顺良.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思想的实质——“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再研究[J].江海学刊,2012(3):16-24.
[10]王聚芹,苑英科.马克思对社会发展“尺度纠结”的科学化解及当代启示——以东方社会中、印、俄大国崛起为视角[J].理论探讨,2011(4):43-46.
[11]陈万球,黎昔柒.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有力回应现实挑战——全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2):155-157.
[12]胡刚.俄国农村公社历史命运与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研究——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解读与历史思考[J].理论月刊,2016(6):25-29.
[13]汤兆云,孙应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社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第四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0):156-158.
[14]钟贞山,詹世友.社会生态人:人性内涵的新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2010(10):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