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需把握现实性本质

2018-03-27 08:42孙琳琼刘子飞
重庆社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现实性马克思哲学

孙琳琼 刘子飞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实践和理论需要的交互运动过程中,凝结了人类历史特别是19世纪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开辟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形态引导“现实的人”通往“现实世界”的真理的道路;以历史唯物主义形态引导“现实的人”通往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事业的道路;以实践唯物主义形态引导“现实的人”改变世界的道路,体现了科学认识世界的真理力量和创造性改造世界的实践力量的有机统一,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崇高现实性双重特质和理论品格。正确理解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质的现实性,对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历史形态和当代形态这三对基本矛盾及其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机制,对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发展的实践逻辑和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历史性变革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只有将自己的哲学转化为“现实的哲学”“人的哲学”“生活的哲学”,才能真正反映现实和正确解释世界,才能真正改变世界。因为,“哲学家们只要把自己的语言还原为它从中抽象出来的普通语言,就可以认清他们的语言是被歪曲了的现实世界的语言,就可以懂得,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和进行共产主义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成了“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将现实性贯彻思想始终。

(一)马克思主义现实观的起步阶段

青年马克思对现实性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对于现实和现实性(Die Wirklichkeit)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现实是本质与实存或内与外所直接形成的统一”[2],亦即现实事物的外部实存与其内部本质之统一;二是现实是一种历史性的展开过程,是哲学的内容,而“现实性在它的开展中表明它自己是必然性。”[3]在黑格尔这里,“现实”只是一种“作为主体运动过程和伦理实体的现实性”[4],亦即绝对精神的“思想世界”,因此,黑格尔现实观是一种“头足倒置”的哲学。如果说黑格尔哲学开启了“哲学的现实”的时代,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开启了“现实的哲学”的人类历史新时代。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在政治哲学领域深入探讨了现实批判转向和人的现实解放问题,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现实观的起步与奠基阶段。马克思深刻论述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5]——由批判虚拟天国转向批判社会现实,由宗教批判、神学批判转向法批判、政治批判,由揭露“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转向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6],首度开启了马克思学说的现实批判转向。马克思指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马克思在深入分析和深刻批判德国政治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抓住问题的根本——人自身,振聋发聩地提出:“德国能不能实现有原则高度的(à la hauteur des principes)实践”,能不能进行一场“人的高度的革命?”[7]故而马克思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指出,在人类遭受各种压迫的情况下,无产阶级的存在就是对现存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就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否定的结果。在最后,马克思论述和阐明了哲学所依靠的阶级基础和无产阶级所依赖的理论指导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岸世界真理”的哲学所找到的方向,即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将要最终到达的彼岸世界的现实。

(二)马克思主义现实观的形成阶段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领域深化了对现实和现实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现实观的形成与确立阶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首先对以往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抽象性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只有从主体方面和实践活动方面去理解,才能抓住现实问题的本质。他首次提出“人的思维的真理性和现实性”问题,因而也是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和现实性问题。其次,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道,“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8]在这里他强调了证明“思维的真理性和现实性”的重要基石——实践,认为只有在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证明“思维的真理性和现实性”问题。马克思在这里沿用了“人的根本是人本身”的思路,把思维的现实性问题转化为人的现实性问题(因为思维的现实性的基石——实践以及思维本身同属于人的创造性活动),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做了哲学上的奠基和准备,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问题向人类社会发展领域(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转化做了逻辑前提和思想准备。最后,马克思再次强调了人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批判了神秘主义所遮蔽的社会现实和实践本质的直观形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形态区别于以往一切“头足倒置”的“解释哲学”的历史使命和本质特征——致力于改变现实世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现实观,进一步阐述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

(三)马克思主义现实观的完善阶段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以及马克思的经济学系列手稿中,马克思在经济学领域运用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基本原理,并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关于“现实的历史”的基本观点,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升华形态,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现实观的完善与升华阶段。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简要总结和表述了多年来“用于指导他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即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经典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马克思在这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的转化和本质深入,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转化为人的生产关系的现实性,将哲学的理论问题转化为政治经济学的现实问题,并且深入历史深处和社会本质,揭示和阐明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演进形式和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系统研究和全面阐述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1],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基本原理,指明了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崇高现实性。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历史”的这种双重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史当中的运动规律以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理想,开辟了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的通往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的现实道路。

(四)马克思主义现实观的深化阶段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及意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现实观的总结与深化阶段。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及其命题的批判,恩格斯总结和强调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革命性质和批判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和过程理论。在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12],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永远是在辩证否定当前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的现实过程中实现的,低级阶段必然要让位于高级阶段,更高的阶段也必然要随着共产主义的实现而走向灭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现实观揭示的否定性存在与发展原理。以此为主题,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退入孤寂的生活”的哲学,在恩格斯看来,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从现实的历史过程中考察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现实的个人,以此确证现实的个人的现实力量。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13],具有历史目的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实际行动,“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因为“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因此,历史发展和现实运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二、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

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性和理论本质。在探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逻辑进程中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需通过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现实世界,把握唯物史观的理论建构及其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将现实世界作为理论主题,既有其多重内涵,又有其中心意蕴,现实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类世界、现实的人的世界。

现实世界在本质上是现实的人的世界这一重要理论判断,需要从思想、历史和文本中寻找理论渊源和历史基础,而其理论渊源和历史基础则集中体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经典文本之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开门见山地揭露和批判了以黑格尔哲学及其门徒哲学为代表的德国哲学的思想幻想和方向迷失:“所有的德国哲学批判家们都断言: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统治和决定着人们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14]而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天真的幼稚的空想”[15]。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目的就“在于揭穿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斗争,揭穿这种如此投合沉溺于幻想的精神萎靡的德国人民口味的哲学斗争,使这种斗争得不到任何信任。”[16]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斗争和“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斗争”根本对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现实的哲学”,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和正确观照而非虚幻反映,是改变现实世界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而非解释工具。《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以往德国“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因此,“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这种哲学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果,就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但就连这些说明也是片面的。至于他们的全部其他论断,只不过是进一步来粉饰他们的一种奢望,以为他们用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说明作出了仿佛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现。”[17]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其首要变革就在于他们提出了唯物史观区别于以往德国哲学的现实前提,即“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而,“现实世界——人的世界”不仅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构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而且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构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现实观。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发展和唯物史观理论建构的经常的前提,也是历史发展和唯物史观理论建构的必然的结果。唯物史观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正是深刻阐述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现实运动过程和内在运动规律,开辟了通向“现实世界——人的世界”的彼岸真理、通达实现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的道路。

《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唯物史观论述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现实世界——人的世界”的理论主题,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的根本特性和变革意义,集中体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根本要求和时代呼唤。

三、现实化: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性质上体现为现实的哲学形态,同时在实践逻辑上是哲学现实化的理论反映和现实结果。反思、批判与超越功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的集中体现和现实化的路径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就是其反思现实、批判现实从而超越现实的过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在路径抉择和现实功能上,必须充分展现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功能、批判功能和超越功能。

第一,反思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以问题导向审视社会现实。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分析思想方法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就是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的光辉典范。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要充分发挥其反思现实功能,坚持以问题导向审视社会现实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现代性问题。

第二,批判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价值导向,必须坚持以价值导向引领社会现实。价值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就是立足于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服务的根本立场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要充分发挥其批判现实功能,坚持以价值导向引领社会现实“趋利避害”。

第三,超越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导向,必须坚持以实践导向推进社会现实。实践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根本特征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现实的超越,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的集中体现。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8]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运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社会现实、由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的根本途径。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要充分发挥其超越现实功能,坚持以实践导向推进社会现实不断革命化地向前发展。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自信和方法论自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基础之上的理论形态,而理论形态继续创新发展,既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续向前推进,同时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做出努力和贡献。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需要有精神动力。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精神特质,也是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重要精神动力。对于任何一种理论研究和哲学研究来说,都不能缺失最为广泛、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理论自信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同样如此。缺失理论自信,必然导致信仰迷茫和虚无主义,从而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走向现实困境。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需要有方法支撑。研究方法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建构的方法支撑和核心要素,是关系能否真正理解、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能否真正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性的根本特性和现实化的本质要求,规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探索与建构路径以及研究方法论:思想、历史、文本研究的现实建构研究进路。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当代中国现实问题,在社会现实中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并使之在现实中实现统一建构和综合创新,才能以马克思主义“现实的哲学”的方式关注中国问题、回应时代课题、创新中国理论、推动中国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现实化及其理论形态的当代创新发展。

(三)善于同中西哲学的对话与交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形态构建和哲学观念变革的三大思想谱系和重要思想资源,对于促进哲学的当代化与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三者应尝试在平等对话、深度融合、深入反思、共同发展的基础与原则之上,通过视域融合、问题整合的方式达到整体建构,以真正的哲学的方式实现对话和交流。面对21世纪人类文明进程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都应该直面问题,对历史与现实、真理与价值、时代与文明、个体与社会以及经济全球化境遇下信仰危机、价值危机、现代性和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做出理论反思、深刻阐释和哲学回答。因此,在阐释和回答关乎人类文明发展的现实问题中,马中西三种哲学形态的对话交流是可以实现的,三种哲学都可以在回应时代呼唤的过程中达到整体建构和历史进步。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

实现中国化,要面向现代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实际,在回答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中国性建构。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根本原则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切中中国问题、直面现实矛盾、提供解决方案,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推动实践发展,又在解决现代化问题过程中实现当代形态建构,促进理论创新。

实现时代化,要面向世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时代特征,在凝结时代精神精华、表征人类文明形态的过程中实现时代性建构。与时代同进步必须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把握时代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从哲学高度总结和凝练时代精神的精华,表征和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念,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提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真理光芒。

实现大众化,要面向未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人民群众,在塑造人民精神品格、引导人民团结奋进的过程中实现大众性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人民服务的“现实的哲学”“人民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只有转化为人民的哲学、人民的思想武器,才能成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改变世界。面向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是历史创造主体和最终决定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重要历史使命就是塑造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引导中国人民团结奋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在完成这个伟大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才能建构起21世纪的当代形态。

[1][14][15][16][17][1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5,15,16,22,23,40.

[2][3](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96,301.

[4]赵敦华.黑格尔“现实性”范畴的多种意义和中心意义[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5):39.

[5][6][7][8][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9,55,56.

[10][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01,102.

[12][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7,247.

猜你喜欢
现实性马克思哲学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菱的哲学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