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新闻行业,特别是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情况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新的发展时期,新闻采编工作迎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国新闻媒体工作者承担着较为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采编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对于新闻质量具有关键影响,在新时期探索出更加合理的新闻采编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发展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大众传媒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的主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与高效性。移动终端当中的通讯和社交软件数量不断增多,为人们获取和传递消息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途径选择。在此种情况下,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主体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主体,此种方式打破了原本新闻传播主体仅由记者和主播作为主导的形式。传统新闻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人人可以参与的新型媒体发展形式,新闻传播的主体也变成了全体社会群众。从事新闻采编的工作人员在获取便利的同时,其行为也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监督和影响。
大众传媒发展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新闻报道的模式同样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新闻报道模式呈现出了全局化的特点,并且在原本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和深领域的新闻报道模式。此种全局式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使社会公众在了解某一新闻事件的同时,对与其相关的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事件背景更加全面地掌握,进而使公众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新闻内容进行判断。全局化的新闻报道模式可以帮助公众们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清事物的本质,提升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
在新的发展时期,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采编之时的具体流程发生了深刻变化。此种新闻采编工作流程同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的差别。原本的新闻采编工作是由记者和媒体部门单独执行,从新闻事件发生到素材收集、整理、汇编以及最后报道的环节都由新闻媒体部门进行组织,很少有外部人员会参与到每一个环节当中。然而,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各个社交平台当中人们的交流和互动行为越发频繁,信息之间的传递和共享促使了新闻采编流程更加透明化。透明化的新闻采编工作流程有利于社会各界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公众可以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当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新闻采编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1]。
新闻采编工作对于新闻播报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新闻播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舆论的导向以及社会公众对于某一社会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在新的发展时期,大众传媒的发展受到来自行业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外部环境不断恶化以及行业内部竞争力的持续上升,对于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了新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部分从事新闻媒体工作行业的记者和采编人员为了争取快速发稿,占据新闻市场的先机,往往对于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会缺少准确分析判断。此种新闻采编工作流程对于新闻的质量容易产生不利影响。部分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力,甚至会采取夸大或者虚假报道等方式,严重违背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原则。
就现阶段国内新闻媒体工作者在新闻采编环节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新闻吸引力不足是导致行业发展水平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工作人员在新闻采编时存在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以及写作手法较为老旧等方面的缺陷,因此社会公众很难对此种新闻内容产生兴趣,进而导致新闻传播的有效性严重降低。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新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当中出现吸引不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现了偏差。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技术人员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掌握能力较差,导致了新闻采编的形式过于传统。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没有从受众的角度分析问题,未能全面了解社会群众对于新闻报道的实际需求,因而导致了新闻价值受损,新闻采编工作的吸引力难以得到提升[2]。
在新形势下,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时应当充分提高新闻内容与新闻编辑质量,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与理念导向,不断提高自己的采编专业素养与工作水平,不断对采编渠道与工作方法加以创新,为新闻受众提供更加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内容。新闻采编人员在新形势下,必须明确历史责任与历史阶段,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来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与新形势,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水平。新闻编辑人员应当做好新闻内容真实性与新鲜感的把控,要求新闻内容始终宣传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严格坚持精品意识,充分借鉴行业内的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新闻媒体,如《新闻联播》《凤凰资讯》,吸收先进的新闻采编工作方法,更加简练而精准地完成新闻稿件的编辑工作。新闻采编人员还需要尽可能通过“短平快”的行文与表现风格来展现新闻事件,以客观、公正与朴实的语言做好新闻工作,并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元素,包括图像、声音、画面与文本等。在社会快速发展、不断变革的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只有始终坚守其质量与水平,才能够切实保证其影响力与公信力[3]。
新闻作为一种报告文学,需要真实地记录社会所发生的事件,真实性是新闻的根基与生命。对于新闻采编人员来说,对新闻时间进行真实报道与转述是其基本职责与工作要求,需要新闻采编人员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或画面,及时、迅速地对最近发生的、值得报道的、有价值的、能够吸引关注的事件进行客观描述,来满足新闻受众的需求,对于新闻采编人员来说,就需要新闻内容足够真实、新闻采编足够及时,需要新闻采编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水平。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渠道的不断拓宽也使得新闻媒体数量不断增加,各种新闻渠道也在争抢着新闻受众的目光与关注,就使得部分新闻媒体开始采用哗众取宠的“标题党”吸引新闻受众的关注,或者不负责任地传播虚假信息,新闻内容粗制滥造、废话连篇,严重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影响了整个新闻媒体的社会形象与口碑,也给社会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恶劣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新闻采编人员就必须明确辨别新闻内容是否有足够的采编与制作价值,从千头万绪的新闻线索中敏锐发现具有潜在价值的新闻,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为新闻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凭借高质量的新闻重新树立新闻媒体的良好形象。
有时候新闻事件不仅仅是一项单一事件,许多新闻内容都需要通过长期的跟踪采访、深入挖掘与系统性的策划及分析才能够确保其全面性与完整性,才能够将新闻内容真正地呈现在新闻受众面前。而在对新闻内容进行跟踪与挖掘的时候,需要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采编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切入,以保证新闻采编的全面性。
在进行新闻采编工作时,从哪个角度切入就代表了新闻采编人员的站在什么样的认知立场,而这种立场难免会对新闻受众产生影响,导致新闻受众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倾向,从而一叶障目,违背新闻采编的根本目的。新闻的切入角度是新闻采编人员的眼光与视野,从多角度切入进行新闻事件的采编工作,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启发新闻受众的思考,进一步起到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例如,我国凤凰台的《凤凰资讯》,极为擅长从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现实世界,并凭借这一优势,成为我国新闻事件深度报道与时事热点追踪的滥觞,对新闻事件从更加新颖地角度进行分析。如《新闻今日谈》就以当前的热点新闻与时政问题为主,由见解独到的凤凰评论员对其进行评论与解说,凭借其独特的角度与深入的思考,赢得了广泛新闻受众与读者的广泛关注。
在新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巨大优势,大力发挥新闻采编工作质量与效果,将多元化的新媒体新闻传播渠道进行整合,构建集多元媒体于一身的多媒体新闻传播平台,从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地多种渠道入手,满足各类型新闻受众的精神需求。因而需要新闻媒体着重加强对于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水平,进一步完善并健全新闻采编流程与工作方法,将新闻采编、新闻传播工作进行多媒体渠道调整与升级,以建立新闻一体采编、多媒体发布的格局。积极开发APP等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向新闻受众提供全天候的新闻传播服务,并通过新闻APP征集新鲜事件与新闻热点,以拓宽新闻采集路径。
充分发挥微博等公共网络社交平台的强大作用,开辟官方微博,并实时关注微博平台上的热点信息,对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加以跟踪采访报道。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用户规模的日益扩大,微博等社交平台逐渐成为了各种新鲜事件的集中营,近年来许多热点新闻都是从微博开始发酵,并吸引广泛关注的。例如,2017年8月12日,作家陈岚通过微博渠道发布了一条网友分享的信息,在南京车站,一名年轻男子公然猥亵未成年女童,引起了渲染大波,事件发生之后,警方与媒体迅速接介入,许多新闻媒体对其进行了深度采访,并从“沉默的大多数”“乌合之众”的角度进行了解读,给新闻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另外,在进行新闻采编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重要作用,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新闻受众阅读数据与信息,并对其加以分析与整合,以之作为数据基础,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与统计筛选信息,明确新闻线索与方向。可以通过实时数据信息监控,掌握新闻事件动向,判断新闻事件价值,进而开展新闻采编工作[4]。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对不同新闻报道形式进行调整,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优化新闻采编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流程。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时代对于新闻行业和新闻工作者所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手段,以此促进新闻采编工作质量的提升。全面发掘深层次的新闻内容,扩大新闻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1]段崇海.媒介融合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7,1(10):135.
[2]刘松.新形势下提升新闻采编技巧的路径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18):135.
[3]王菲.新时期新闻采编的工作思路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9):203.
[4]张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3(0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