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最近推出的一档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让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再造当下流行和未来经典。开播以来,广受好评,成为文化综艺新标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个人观点,具体分析这档节目。
《经典咏流传》每期节目一个半小时的时长,传唱六首经典,每首歌曲平均15分钟。在15分钟内完成了诗句的朗读,歌曲的演绎,文化的解读。节目通过“和诗以歌”的方式,将古诗词和现代音乐相结合,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歌曲的内容构成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依照古诗词,歌手进行重新谱曲和演绎,这部分侧重于创新,比如《明日歌》、《将进酒》等歌曲;二是对经典的诗词歌曲进行流行化的改编,由老艺术家与新晋偶像共同演唱,这部分侧重于情怀,旨在传承文化经典,如《枉凝眉》与《滚滚长江东逝水》。
节目的文化性除了体现在歌曲内容之外,主持人撒贝宁的的朗诵、评委对于诗歌的背景解读、相关特邀来宾的出场也能体现这一特点。每首歌曲开始前,主持人会朗诵这首诗词的节选,渲染文化氛围,带动观众情绪。每首歌曲结束后,评委康震会对这首歌所涉及的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加以普及,幽默轻松,寓教于乐。在一些表演结束后,节目组会邀请与本首经典歌曲相关的人物登台,探讨他们与演唱者之间、与这首诗词之间深层次的关系。
同时这档节目的受众范围非常广阔,首先它可以培养一批爱好古诗词文化的忠实观众,同时,由于优质的内容,以及娱乐性综艺的外壳,普通大众也很容易被其吸引。并且,节目选择一些年轻偶像作为经典传唱人,可以看出它为吸引年轻受众做出的努力。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高晓虹认为,《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它为文化传承找到了一个强大而流畅的节目逻辑,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节目巧妙地解决了纯文化节目缺乏大众传播性和音乐节目缺乏文化底蕴的问题,真正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
总的来看,节目环节紧凑,衔接过渡比较自然。
每期共有六首歌曲,每首歌曲演唱时所经的环节一致。演唱开始前,诗词屏幕缓缓下降到舞台中央,由撒贝宁朗读过后,请出演唱者。从演唱者表演前的“我是XXX,让我把《XXX》唱给你们听”的宣言,到最后在经典名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每个单独的段落都是非常规整而具有仪式感的。不仅让经典本身得到完整的呈现,也体现出对文化的尊重和敬畏心。演唱结束后,四位评委分享自己的看法及观点,有的偏重于文化内涵的科普,有的侧重于内心感受的分享。
节目的互动主要集中在歌手表演时段,鉴赏团、现场观众通过点亮红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本首歌曲的喜爱,通过电子媒介收看的观众通过微信摇一摇分享歌曲,拉近了观众和经典的距离。
演播室内,节目布景华丽考究,给观众以震撼感。节目的舞美,和《国家宝藏》的气质相似,整个舞台恢弘大气,蓝色为主色调,圆弧的元素给人一种苍穹的感觉。中央升降的柱状LЕD屏幕呈现出古代竹帛样态,是诗词的载体,演唱者背后的大屏幕也会根据诗词的意象进行相应变换。舞台布置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歌曲内容不同,舞台效果也相应改变。例如,《明日歌》中采用了充满未来感的舞动机器人,《枉凝眉》中搭建桥梁,打造古典的园林场景。
《经典咏流传》的成功,一方面在于诗与歌相结合,传统经典诗词嵌入新时代流行元素,产生了广泛流传的基础;另一方面,知名主持人、文化人、歌手加盟,也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让时代感凸显。[2]相比《中国诗词大会》要求受众具有高知识层次的门槛而言,这档节目文化浸入和接受程度比以往更高。
节目中与演唱者、特殊嘉宾的交流也是一个亮点。例如民谣教父胡德夫先生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乡愁”,更使观众理解《天净沙·秋思》中的孤苦寂寥,红楼梦主创演员来到现场,重温经典作品背后的艰辛,更让大家体会《枉凝眉》成曲的不易。节目通过谈话的形式,向观众分享了经典背后的故事,让古诗词中的情感由抽象化为具体,使节目更富人情味。
一方面,用现代的旋律赋予古诗词新的活力本是件值得深化和发扬的事情,然而歌曲的质量良莠不齐,有不少歌曲明显是为了节目而作,因此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歌曲讲解衔接较为生硬,不少细节都需要打磨。
另一方面的不足之处在于点亮红心的操作,鉴赏团与现场观众通过点亮红心的方式,表达对经典传唱作品的喜爱和支持。然而点亮红心与节目的进行并无多大关系,实际与整场节目割裂。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演播室顶棚铺满星星,演唱开始后,观众如果喜爱这首歌曲,则按下胸前的星星,此时顶棚便会点亮一个,演唱结束时,如果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星星被点亮,节目组将捐赠一定数量金钱,用以保护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这种做法,既能保证观众与节目的良好互动,又与节目舞美设计相辉映,更重要的是,加强了节目的公益性质,必将收获更好的口碑。
参考文献:
[1]任晶晶.《经典咏流传》让经典流行起来[N].文艺报,2018-2-28(4).
[2]王琦.让经典永流传[N].内蒙古日报(汉 ),2018-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