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婷
大数据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各行业的优化改革,也逐渐影响了社会人文环境。尤其是科学工作者,一方面需要主动从大数据中汲取养分,进行科技创新和研究发明,以提升国家竞争力,另一方面,还需要被动地适应网络环境带来的人文环境的改变。近年来,各类技术安全事故频发,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目前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够完善,缺乏人文素质意识。
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高校教育中,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人文教育是根本。高等教育学界强调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由来已久,但现有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理工科大学生的情况尤其需要引起重视。有研究认为,目前理工科大学生学校教育重理轻文,学生当中存在大量不道德、不规范的行为,存在只懂索取不懂奉献等问题。[1]笔者认为,理工科大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意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自1997年四大骨干网互联互通之后,中国的互联网真正的普及[2],目前的高校学生,完全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中成长,衣食住行已经高度依托网络。高校学生用户使用网络一般为了娱乐[3],各种新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了网络和生活的全方位对接。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爆炸,使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逐渐降低,生活进一步碎片化。高校大学生长时间依赖网络生活、学习或者工作,容易产生网络恐慌和疲惫感,压力大却无法改变。“95”后热衷于创新,在现实生活中循规蹈矩,但喜欢在网络世界中彰显自己的个性。技术和网络发展以用户为中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追求捷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
理工科学生课业成果极为重要,成绩是评判其学业最重要的指标。理工科课程类型多样化,但在低年级阶段,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程度,学习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笔者对53名理工科学生进行访谈后发现,除了每周大量的专业课程之外,每个学生每天基本上需要2~3个小时来完成作业。基于专业学习要求,理工科学生单位时间内接受的人文通识教育极为有限。
一般认为,理工科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较强、对新鲜事物的接纳程度高的特点,但在高强度的课业压力下,其适应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在文科院系的学生逐渐摆脱应试教育的强制性和单一性时,理工科学生因为专业特点而延迟综合素质发展教育,继而在之后的高校生活中出现人文素养的区别。
理工科院系教育主要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普遍存在课程难度较大、数量较多、容量较大的情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课业压力是重中之重,因此主动或者被动地放弃了人文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形成各种固化思维,如“理工科学生完成学业任务就好,其他活动少安排”“理工科学生就业要求技能,其他能力没有用”“理工科学生不会写文章,没有办法培养”等。
理工科教师不鼓励学生参与文体活动,学生的繁重课业得不到有效改变,使理工科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成效得不到体现,进一步加剧了“理工科学生没有人文素养”的刻板印象,形成恶性循环。
有大量研究探讨了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包括加强图书馆建设、繁荣校园文化、改善教职员工行为等。笔者认为,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应该让学生拥有主动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意识。基于长久以来,理工科学生课业安排难以改变和生活学习碎片化的情况,目前的意识教育应以渗透教育为主。
一个目标在渗透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贯穿始终,坚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才能够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政策扶持和机制建设之前,创新创业的意识应先行。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多数高校理工科院系进一步细化教育教学目标,提升院系教学水平,但相对来说,忽视了人文素质培养。各院系应由上而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明确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对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有充分了解,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极大促进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复合型的人才则要求理工科大学生能够跨学科、跨专业融合知识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成为多面手。
人才发展的道路多样化,使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做好两手准备是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最有力的推动因素,是引起学生重视人文素质意识最直接的理由。
伴随着学生成长需求的精深化、知识技能不断升级和学习资源的指数型增长,高校各院系的教育服务应该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合理布局,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应探讨建立公共课程之外的,文科院系联系理工科院系的交流平台,强化高校图书馆的平台建设。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鼓励跨学科交流和学习,强化高校交流信息服务意识。
结合职场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做好两手准备,学好专业知识和明确个人优势。就业不仅限于专业,如何在职业竞争中体现个人核心竞争力,如何发现自身特质并且充分培养发挥,需要学生在充分的文理交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思考。
学校、学生和家长首先从意识上正视“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是人文素质意识渗透的重要前提。
学校、学生和家长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固化思维使三方普遍忽视“第二课堂”的重要性,理工科院系的“第二课堂”效果得不到落实。而同时,学生“第一课堂”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相较于文科院系,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不能顺利毕业的比重更大。
“第二课堂”主要是通过课堂之外的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保证年级、班级文化活动的质量,对理工科大学生思维习惯、知识敏感度、创新意识等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专业特色,落实“第二课堂”,是对理工科大学生课业的有效补充,同时,在“第二课堂”中,有意识地结合人文通识教育等,和文学、历史、外语等文科院系的多样化交流是人文素质意识教育的重要渗透形式。
素质教育应该从头开始,坚持培养,这是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意识渗透培养的重要保证。其中,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至关重要。可以看到,国内外都有很好的人文通识教育成功案例,应拓宽视野,客观地借鉴实用经验,充分落实活动效果,将“别人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心得”,并且根植于自己所在的学校和学院。进行人文素质意识的渗透教育,应极大依托校园活动,在详尽的活动参考指导下,在相应的环节中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逐渐形成惯例。
相同的教育,由不同的人进行,在不同地方的实践,也会产生不同的经验。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应充分利用易班、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但二者各自角色定位和分工不同——辅导员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和服务者,需要在工作中有意识地改进信息素养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化建设,精简教育服务内容;而班主任则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和科学研究的层面进行引导;辅导员重点进行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班主任则利用个人资源帮助学生提供见习、实训的机会。
在理工科院系进行班主任选拔需制定明确的标准,同时考虑到学生的需求,综合考量学生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意愿来进行选拔;建立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联系小组,针对理工科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需求调查,同时明确各项人文素质教育服务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行性,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活动,吸引学生走出宿舍。针对学生群体特点,引导学生既成为人文素养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
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坚持长期了解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变化,掌握其规律,引导其进一步明确自身需求,发掘更多的自身价值,加入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队伍中,充分发挥其所知所学,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贡献力量。
高校教育一般坚持“实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意识渗透培养则应融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润物细无声。低年级学生,一般每周进行晚点,晚点是最有效的人文素质意识渗透教育的时间段。
理工科学生的惯性思维,追求效率,使得点名很容易只是点到号数而不进行名字的点到。每周进行晚点,应让学生点名,并且有意识地更换点名同学。要求点名同学念清楚、控制速度,进而逐渐加快速度或更换点名方式。点名的10分钟,可以让点名学生锻炼自身的语言能力,加强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原则,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为进一步开展年级活动做好准备。
每周晚点前,辅导员或者班主任选择合适的短视频,在晚点上进行展播,让理工科学生经常接触到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通过画面和声音吸引学生关注晚点。尤其是学生自己拍摄的视频或者学生为主角的视频更能够引发学生关注。视频播放结束后,应进行短暂的交流和分享,引导学生延续思考。不到10分钟的视频学习,坚持每周进行,可以有主题、针对性地进行学生思想教育,让学生坚持自我学习,并且始终对文化和文明的学习保持兴趣。
晚点重要的内容是进行一周事项的通报和下一周的预告。辅导员在进行事项通知的过程中,应充分准备相关内容,有意识地和学生进行互动,用自身良好的沟通示范引导学生。中间可以穿插学生的通知和说明,引导学生思考对比了解自身的差距,由内而外地调动学生人文素质学习的积极性。
全年级的晚点结束后,应和部分同学进行沟通,通过小范围的沟通了解学生一周的动态并进行整理记录。有意识地引导部分同学进行自身的人文素养学习。
完善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应该意识先行,高校教育如何引导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人文素质培养当中来,将成为今后高校教育发展的一大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