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雯 郑雨雯
谈及文学活动时,常用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两阶段来表述,实际上,连接创作与阅读的,即文学传播活动,是不可忽视的中介。文学传播活动由作品的传播、读者接受及反馈等一系列活动构成。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扩散范围,传播效果等因素直接反映出该作品的知名度和社会反响,这一点就是一种客观化的评价。因而文学传播活动即带有鲜明的评价性,其自身即为一种评价机制。
文学传播的状况是可以用量化的指标来标定的,如一部作品的印数、发行量、在图书馆中的借阅率,以及它的翻译频率,改编为影视作品的状况等,都可以说明传播的情形。因而,传播的效果自身就可体现对作品的评价。作家是文学作品的实质生产者,我们称他们为初级传播主体。但在传播的实际过程中,媒介的影响及读者的评价与反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真正的评价主体,本章将在此逐一浅析。
伴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全面转型,文学作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媒介产生了天然的联系。文学作为创作行为和接受行为共同存在的文化现象,其中的创作主体和接受对象都要依靠特定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离开了媒介,任何文学的接受都不可能实现。
在批评者的传统观念中,媒介或传播媒介是作为文学作品的传播载体而存在的,与文学作品本身或文学活动是分离的。但随着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深入人心,人们认为,媒介不仅仅是传播的载体,更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充当了文学的本体存在,承载着评价文学作品的作用。正如单晓曦老师所言:“它已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它的强大的建构力量已经使它深入到了一种社会文化范型的本体层面。”①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17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文学传播活动中,媒介是文学批评作品流向社会的必经渠道,其充当“把关人”对批评作品进行“把关”,待审查通过之后,通过“加工”“包装”,使作品得以刊登、流通,这时的批评作品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得以被消费,被阅读与鉴赏。同时,不仅仅是批评作品,所有的文学作品只有经过了媒介的“把关”,才有了依附存在的载体,能够被传播,得到读者的鉴阅与欣赏,若未通过“把关”,得不到传播发行的介质,则不可被称为真正的“作品”,因而在这一过程中,媒介的态度即为媒介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其次,媒介依据其自身特性对文学批评具有能动作用。除了上述的“把关”作用外,媒介的组织策划功能也是对文学的评价。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媒介对文学的表现形式也具有评价作用。从作品问世直至读者反馈均离不开媒介的帮助。不同媒体的表现形式也体现出媒体的主观倾向。例如,作品问世前媒体的大肆宣传,以及问世后由纸质作品向影视作品的改编,从“读纸”向“看屏”的转变,一部作品若拥有超高的发行量,在改编为影视剧后同时拥有良好的收视率,自然会向读者呈现一种“既叫好又叫座”的状态,此时,媒介的表现即为媒介的评价,媒介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充当了主体作用。
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文学传播的终极目标即是要实现文学的传播,因而读者的阅读、鉴赏及反馈是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此活动中的读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自己,他们往往是自己作品的第一读者,通过第一时间的阅读,以俯视的姿态重新品鉴、审视自己的作品,部分作者还会在作品真正大范围传播之前,率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析与感悟,其评析对于其他读者来说即是对文学作品更为“官方”的第一评价。另一类的读者即为普通的读者,他们往往不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但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对文学作品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独立审视。他们常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形成感悟式的见解。他们的意见对于其他读者拥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或将成为其他读者是否选择阅读此作品的依据。综上可知,读者在文学传播活动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读者的参与意识。读者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但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更积极地参与到文学作品的相应活动中去。它们对作品的独立审视使其有能力评判作品的是非,维护作品的权威。其次,读者的目的意识。作品是写给读者看的,一切作品都必须最终面向读者,这是必然的。文学作品要以为读者服务为目的,而不仅仅是作者的自我鉴赏。真正的文学传播过程中的文学作品即为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因而在这一活动中,读者即为文学作品评价的主体。
正如上文所述,文学传播自身即为评价机制,因而会有其特有的评价流程及评价标准,本章将在此逐一探析。
文学的传播过程即是从作家的创作到读者的反馈这一过程,其中包括作家创作、媒介机构的“把关”与出版、读者的阅读与反馈三部分。这三部分环环紧扣,每部分都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的功能与价值,相互之间构成了文学传播的评价流程,本章将在此逐一探析。
1.作者的创作。作者是文学传播活动的源头,其创作过程是文学作品的“自我传播”(人内传播)过程,即接受、整合外部信息,并在自己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文本与作者之间拥有密切的关系,往往将文本看作是作者的影射,因而在作者创作的时候,从其“署名”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后续的接受者将会将其文学作品与其生平、经历、学术背景、思想观念等相联系,其名字在后续的接受者眼中即为其文学作品的“标识”,是其自身对文学作品的定格与评价。同时,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会对其文学作品进行“自序”,这其实就是对文学作品第一次评价,是传播过程中的评价源头。
2.媒介机构的“把关”与“话语引导”。文学文本为了成为真正的“作品”以便供读者阅读鉴赏并得以流通传播取得经济价值,必须依附相应的媒介做载体,因而相关媒体机构在判断是否接收该作品并进行相应的排版、包装、出版的时,应使用相应的评判标准进行评判,即对文学作品进行“把关”。由于不同媒体机构的宗旨及方针不同,因而,是否被出版、被何出版社出版,即是对文学作品的另一种评价。
福柯曾表示:“任何一种知识和理论都不可避免地以某种方式和权力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任何一种知识都是权力的表征。”媒介机构的评价作用通过其权力的实施以及话语权的凸显而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媒体的初步“把关”作用。一部文学作品若自投稿之日起未能被任何出版机构接收,则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此作品的“不完善”甚至是“不合格”,即出版机构对作品做出的“差评”。其次,被何种出版机构出版。每个出版社的方针政策不同、评判标准有异,被何种定位的出版机构接受并出版也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评价。例如,中华书局立足于出版古籍文献资料,广西师大出版社定位于人文社科图书,因此,被相应的出版社接收即代表着打上了相应出版社的标签。另一发面,出版社众多,每个出版社的口碑皆不同,若被优秀的出版社出版,则给人的第一印象即为“好书”或“美文”,若被资历较差的出版社出版,则“作品普通”“含金量一般”的印象则会先入为主,此也可谓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最后,媒体机构通过其话语的构建,拥有引导作用。媒体机构的策划、包装、宣传也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可知,媒介的言论与引导会造成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以及劣势意见的沉默,其大肆宣传与引导的作品必将作为“议程”体现在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受众去接受。例如,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小说,之所以能在中国国内如此畅销并赢得良好的口碑,与其出版机构——海南出版社的大力追捧是分不开的。海南出版社在立足于将东野圭吾的系列小说打造为优质畅销书的同时,即进行了一系列的“大动作”,多平台大规模的宣传、优良的排版、精美的包装,都代表着海南出版社的态度,也代表着海南出版社对其作品的评价,因而一系列精装丛书的问世自然而然将东野圭吾的作品推上了畅销的宝座。综上可知,媒体机构相应活动的开展即是其权利的展现以及其话语权的凸显,是对文学作品的又一有力“评价”。
3.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进行思考。读者的鉴赏与审视是文学传播的终极目的及意义所在,因而读者的评价及反馈是文学传播过程中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正如施拉姆所说:“归根究底说来,媒体的格调是由阅听大众来决定的。在大众手里,他们握着一张王牌,问题在于他们愿不愿来参加牌局。”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张困运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4页。
读者对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直接的评价与感悟。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受众与媒介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媒介是受众接受并反馈信息的介质,受众是媒介的市场。受众在阅读文学作品后往往通过各种媒介平台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如各大网上图书商城中的评价,各个阅读平台中发表的书评,这些评价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传播与销售。第二,间接的评价。间接的评价主要体现为发行量的多少以及作品与读者间的供求关系。当一部文学作品供不应求时,则代表其发行量已无法满足市场中读者的需求,间接地表现出读者对此作品的评价,此即为文学传播评价中的最后一环。
不同于传统的文学批评,作为评价主体的文学传播活动有着独树一帜的评价标准,其标准不是某人或者某群体的言行与态度,而是由文学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所带来的传播效果来体现,本章将针对文学传播活动所带来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1.“学院派”批评家的专业评判。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显示出其主体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批评家对文学作品的专业评价仍是不可替代的评价标准。学院派文学批评,又有人称为主流文学批评,是由专业批评人士或具备专业批评素养的人所做的批评,文学作品问世后,文学批评家往往会跳出普通的接受方法,以冷静的目光对其进行评判与剖析。由于其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专业的理论水平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因而往往对文学作品有着深入独到的见解。文学批评家往往依据自身的文学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如由内容与形式的各种要素、从文学作品的意义以及文学接受角度等构成的文学的文学性,侧重于从文学接受和文学效果角度强调其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的意义的审美评价以及文学的社会性综合评价,因而其接受后所著的文学批评作品自然而然可以被当作文学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评价标准。
2.传播过程中“新媒体”的评判标准。在新媒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趋于融合的新时代,除了传统的“学院派”评判外,大众传媒、网络中只要是对作家、作品及其他文学现象的议论、判断和评价就是传媒批评、网络批评,或至少是对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的丰富、补充和完善。其评判标准可细分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发行量的量化。这里的发行量不仅指传统纸质媒介的发行,也包括网上数据的统计及电子文本的下载。传统意义上的图书发行量,它代表着受众的购买力度,发行量越高,即可视为好评度越高,同理发行量停滞不前即可视为好评度较低。其次,由于媒介大融合时代的到来,好多文学作品已不仅仅局限于纸质版的发行,它们会被排为电子版出现在网上或手机软件中,因而,网络的点击量、下载量以及阅读量同样可作为评价标准。再次,由于跨媒介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已脱离了单纯的读纸时代与读屏时代。经典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已经逐渐变为导演们的素材与剧本,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因而电视的收视率、电影的票房同样可作为相应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评价标准。
最后,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新的评论文体——网络文学批评。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院批评、传统媒体批评相比,网络平台的文学批评自由性更高,而且具有及时的交互性。但正是这种没有边界的自由使得文学批评内容良莠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及优势,网络文学批评一跃成为最新的评判标准。
3.读者的反馈。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往往可直接影响文学作品的后续传播。传播范围的扩大及发行量的成功都离不开读者的支持。就像传播学中所描述的“循环式”传播过程,读者接收后进行反馈,这一轮的反馈即可作为下一轮的传播源,如此循环往复,读者的口碑就成了影响传播的最重要因素。因而读者的态度即成为文学传播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又一评判标准。
文学传播与人们所进行的的文学息息相关,由此所产生的媒介批评、读者接受与反馈也就走入了大众、走进了文学批评这个大环境,它切合了当下的大众心理,而且,它具有极高文学市场信息的灵敏度和极强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因而,文学传播活动可将作者、作品、读者、受众紧密结合起来,并且具备与现实有效对话的能力。这一点,与传统“学院派”批评的封闭式的“自话自说”“自娱自乐”很不同,也令学院批评望尘莫及。“媒体批评虽然不具有专业批评那样严整的学理性,但却具有从众性,极具捕获力和煽惑力。有人曾经说过:一篇由新闻记者速成的消息或报道(更不用说稍许下功夫的文章了),远胜于由批评家苦心经营的批评文章——这并非夸张。”①陈骏涛:《对90年代文学批评的一种描述》,《东方文化》,2001年第一期。因而,文学传播活动具有非凡的评价作用与意义。
文学传播扩大了文学批评活动的层次。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文学批评活动更加多元化,产生了许多新形态和新特点。批评的传播不仅依托传统纸质媒体,更充分地利用电子传媒自由广阔的平台扩大影响。
文学传播活动扭转了媒介及受众的传统地位。在传统意义中,媒介仅仅充当介质、载体的作用,受众只是消极被动地接收对象,没有主动权。但由上文可知,在文学传播活动中,媒介的话语权与引导作用被日益放大,受众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被当作传播的另一主体被重新审视,这也就冲破了原有的思维束缚,开拓出新的学术视野。
文学传播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式,蕴含有新颖性、时效性、多样性的特点,不仅适合当下的学术背景,更冲出了原有的学术桎梏,为文学批评注入了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