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放
2017年4月14日,传来孙国华老师去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事实:先生的音容笑貌,始终历历在目;他的谆谆教诲,一切言犹在耳;他平易近人的态度、宁静致远的气质,更让人如沐春风。虽然年初就曾听说先生的身体已经不如往昔,但始终坚信他定能焕发青春、再续传奇——毕竟他刚刚又有新作刊载大报供人学习品读。
然而,消息很快就在师友们的感伤言语中得到了证实。就在此时此刻,我真正感受到先生在我们心中的分量。往昔的岁月已成云烟,只留下无尽的思念。
我与先生相识日短,但这段交往经历始终难忘:最早因为学习参考他主编的教材,得知先生大名;之后随着对新中国法律思想发展史的深入了解,对先生的仰慕之情与日俱增;到人大之后,曾于学院课堂感受先生的讲学风采,也曾于餐桌上见证先生的畅怀笑谈,更曾于客厅书房聆听先生的温情话语。虽然当时早已过耄耋之年,先生却始终是那样的精神、那样的从容、那样的睿智,在言谈对话中不断呈现一种可贵的朝气活力,持续绽放出一种罕见的思想火花。这种超凡的精神状况,无疑是跟先生终其一生对真、善、美等价值的不懈探索、体认与追求紧密相关的。
作为民国“第一法律学府”朝阳大学的法科高才生,一个亲身参与、全程见证新中国法治发展进程的法学理论家,孙老师突出的首要思想品格就是对法律真理的信仰与坚守。他在个人学术生涯的终点之际总结道:“法学研究就要实事求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为学之初甘冒风险反对“党的政策本身就是法”的流行观点,到对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之间辩证关系的长期深入思考,再到“法治思维是更高级的政治思维”的逻辑阐释,都反映出他认定“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科学”的一贯立场。
然而孙老师不仅仅是皓首穷经、坐而论道的法学思想巨匠,更是受到全社会敬重的法学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爱真理,也爱正义。当年正是出于对良善社会的理想追求,他早年就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在缔造新中国的英雄谱上刻上了自己不朽的字样;正是基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感,他自觉服从组织安排走上了从事法学研究的漫长职业道路;也正是基于对社会正义问题的持续关注,他直到晚年依然撰写《公平正义是治国理政的牛鼻子》等重要文章,为法治中国建设鼓与呼,始终心系弱势群体权益、关心青年学子发展。
或许是受个人音乐天赋的影响,孙老师不仅追求真理、倡导公义,还格外注重对艺术美感的理解与把握。这促成了他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日常言谈举止之中凸显出一种乐观豁达、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甚至在他对法学理论的阐发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理念的具体影响:他高度重视法律的和谐价值,认为法律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的、精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法学这门正义艺术运用得巧妙,可以变成社会进步的动力,达到“使矛盾获得协调、使对立得以统一、使争执纳入秩序、使对抗变为互促、使相反得以相成”的理想境界,令人随心所欲不逾矩,彰显出一种独特的法治美感。
总之,综观孙老师的一生,确实如他所言,是勤勉的一生,是真诚的一生。在这世纪人生之中,他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从不因被冷落而怀疑信念,也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人格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缅怀孙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继承他的遗志,传承他的思想,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加快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献上个人的绵薄之力,以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且一定能做到的。
孙国华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