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真行
丘北县第一中学 云南文山 663200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主要课程,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在高考中占有较大的分数比重。因此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考成绩的好坏,并对今后的学习、发展等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这种原因,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尤为重要。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打造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浅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也才能在主观能动性的推动下提升学习效果。而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来看,很多教师往往只是采取传统满堂灌教学策略,急于完成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自然不会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如理论联系实际形式、巧设疑问形式、创设情境教学法等等,从而让学生改变对数学学习枯燥乏味的看法,对数学学习产生新的认识,并在浓厚的兴趣下更好地学习。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而中国传统数学也是中华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多搜集一些有关我国古代及近现代数学成就的历史资料,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祖冲之的圆周率、华罗庚的数论等等,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等等被充分激发,同时使他们在我国古代以及近现代数学家的事迹以及贡献方面受到启迪,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努力,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素质教育在我国推行多年,旨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是要想今后有更好的发展,还是需要通过中考、高考等重要的考试。这就需要在数学教学中将应试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1.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可以两者兼顾
虽然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在教育方面的一项基本国策,但这并不是说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就一定要摒弃应试教育,这两者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可以同时存在,取长补短,达到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将这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可以同时促进学生的应试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达到双赢的目的。
2.应试教育在人才选拔、资格确定方面无可取代
素质教育具有很多的优点,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等,但是对于素质教育效果的好坏缺乏量化评定的标准,难以把握。而应试教育虽然有诸多弊端,却可以通过考试的形式掌握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这也是中华几千年以来的文明产物,也是现阶段无法超越的一种无奈选择。应试教育之所以长盛不衰是有其必然原因的。无论是从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科举制度,还是从国外发达国家选拔人才的机制来看,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确定资格的形式,是无法用其他方法取代的。
3.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的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培养出更多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种背景之下,最好的选择便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同时共存,取长补短,更好地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
而在以上客观事实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把素质教育的前瞻性、先进性、整体性与应试教育中的合理部分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其中的生活元素、创新思维内容等等,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学形式也出现了较大变化,目前现代化辅助教学形式在多数中小学校已经得到普及,如幻灯片、录音、录像、动画、多媒体课件等等,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形式的不足,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也更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更多的教学资料用于课堂教学的补充,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运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