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军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领域的资金投入与日俱增,为解决基层农业部门业务水平所限引发的问题,保证农业项目资金高效有序运转,笔者建议对农业项目支出加强内部控制,以充分发挥农业项目预算资金的引领和杠杆作用。
一是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部分内容同时存在,界限不清不易区分,可调剂使用。有些费用支出,例如印刷费、培训费、餐饮费等经费,界线很难划定,资金安排难以严格区分。部分费用既可以在基础支出中列支,又可以在项目支出中列支,存在人为调剂的可能,如差旅费等。因而具体在业务处理时,很难严格确定类别。
二是资产管理混乱,账务处理不规范。有些单位在组织项目建设、购买固定资产时,只列费用支出,不进行会计双分录处理,导致资产账实不符,会计信息不准确。由基层农业部门购入或组织建设,村或农民合作组织使用的固定资产,项目完工后没有盘点实物资产,没有按规定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造成资产家底不清、固定资产数量与财务账面不符。
三是农业项目预算执行不够严格。农业项目资金一般由省级以上部门安排,下达县级及以下落实执行。预算一经下达,基层在编制项目支出方案时,支出计划比较粗放,项目支出内容与日常公用支出雷同度高,支出执行随意性大,难以形成有效约束;部分大型农业项目建设,按要求可以在比例范围内计提管理费,然而大多数基层农业单位均足额计提,在费用核算时,将部分日常费用纳入项目顶格核算,弥补日常公用经费不足。
四是农业项目重争取,轻监督和绩效评价。多数农业项目由省级部门立项,县级部门实施,项目财权在上级,事权在基层,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由于财力不足,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支持地方建设。在实施中,由上级规定项目内容,地方无权自主决定。由于农业具有很强的时令性,上级在对项目进行监督和绩效评价时,绩效考评指标适应性不强,部分项目尚未建完就开始考评,一些量化指标随意取值,影响了绩效考评工作成果的利用。
一是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基层农业单位要积极转变观念,增强了解内部控制基本知识,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单位法人代表要严格把关,加强经济事项的监督和管理,把内部控制工作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按照岗位要求,财务人员要及时参加会计培训和继续教育,与时俱进把握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精神,重点关注财务政策和制度的更新变化情况,严格审核支出票据,切实履行监督职能,把内控制度切实落实到位,确保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内容合法、核算合规。
二是健全财务制度,夯实内部控制基础。基础农业单位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主管部门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按照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及时制定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基本制度与实施细则,规范各项业务活动和经济交易事项,坚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实现规范化管理,为各项内控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基层农业部门要依据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做到职责分工明确,不断完善审批、审核流程,着力构建纵向和横向并行的监督格局,形成覆盖管理和业务、较为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地维护财政农业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提高资金效能。
三是规范财务核算,合理进行财务处理。一方面要合理确定费用界线,科学测算各单位项目经费总量,实现总规模控制,给足基本经费和保障项目经费,合理进行费用处理,杜绝费用相互占用。另一方面,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确保资产合理处置,以提高资产效益。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要加强购置、验收、调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财务部门加以监督和考核,做好固定资产登记、入账、保管、移交等工作,做到不相容岗位要分离控制,确保资产管理有序,去向可查。
四是做好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充分发挥资金效能。基层农业单位要严明财经纪律,积极推行和强化预算管理。在预算约束管理框架内,科学测算和精准编制预算,根据预算内容和支出限额,合理使用资金,保持预算的刚性约束。要针对农业项目特点,健全完善农业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关注资金效能,确保控制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措施,提高预算管理的控制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