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2018-03-26 08:03敖世瑜陈汶静
魅力中国 2018年32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民族文化高校教育

敖世瑜 陈汶静

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不应忽视艺术教育。高校应在艺术教育中积极传承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艺术教育,存在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占比少的问题。本文基于高校艺术教育的角度,探讨其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关键词:民族文化;艺术教育;高校教育;文化传承

前言:我国第三产业受益于国内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出现在市场,但其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较少,这不仅是因为相关文化人才缺乏,还因为学校不够重视艺术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内容。特别是高校的艺术教育,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仍沿用应试教育的老一套模式,未能很好地与民族文化融合。为此,高校应对传承民族文化予以高度重视。

一、高校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关系

(一)学生通过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

艺术是人们精神追求的一种,学会感知和欣赏艺术,大部分的人往往是通过艺术教育的途径进行了解,以此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高校艺术教育向学生传授艺术知识时,学生能够在这过程中收获相应的艺术技能,提高学生自身艺术修养。在艺术教育中,民族文化艺术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依靠一代代的继承和发扬,才能够让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也是这样,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积累、深化,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特点,是我国全体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程度上,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支撑。因此,为了确保民族文化传承后继有人,高校艺术教育中不应忽视民族文化的内容。

(二)传承民族文化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使命

民族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进程,是民族发展的思想指导和内在动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政治竞争力。党和国家特别重视民族文化传承,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的要求。

高校是各个等级教育机构里,被赋予传承民族文化使命的重要基地之一,因此高校应自觉主动承担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要认识到艺术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艺术知识、培养艺术审美和把握艺术技能,它同时也肩负着发扬民族文化、民族思想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坚守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使其服务于我国社会文明建设。

(三)高校艺术教育应注重传播社会文明

艺术教育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艺术教育不断发展,其教育模式与内容都与当前社会文明紧密联系,艺术作品中反映了当前时代的社会风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校艺术教育不断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我国民族文化不会后继无人,确保民族文化独立性,以此繁荣社会文化、服务社会文明建设[1]。

二、高校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与民族语言完善教育

借由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语言艺术,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该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生活习惯,除了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体现在民族对政治、宗教、人生价值的观念。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传承民族文化必须尊重其生活习俗和语言,在此基础上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民族传统技艺,在发展过程中消化和吸收对民族文化有益的因素,在冲突、磨合过程中发现适合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道路。

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不能忽视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在生存、发展、繁荣、进步中,形成了自身的民族语言,它是民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同时民族语言也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人民生产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因此要想传承民族文化,传承人必须要掌握民族语言,这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

(二)建立起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队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于教育事业的促进,使得民族文化传承得以摆脱口耳相传的传统模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会出现意外丢失现象,高校要对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要建立起专业的民族文化傳承教育队伍,将高校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民族文化丢失现象,从而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化传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在继承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也要剔除不适应时代的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首先要注重教育方式,由于艺术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依赖学生的天赋,艺术教育的效果因人而异,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以最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知识传授给他们,从而确保民族文化传承和艺术审美培养两不误。

最后,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是要后继有人,还要不断丰富和扩展其文化的内涵,因此要注重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一味排外只会限制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使其失去活力,鉴于此高校艺术教育除了要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同时也要积极与国际民族艺术交流[2]。

(三)完善艺术教育课程建设

高校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区域实情和学生学习能力,以这两个方面综合考虑,课程建设要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艺术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基于课程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方式建设,探索教学新方法,不断尝试找出适应教学内容的教学举措,切实做到全方位、多渠道地传承民族文化。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艺术教育建设力度,如教学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2、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合理安排教学课程的难易程度,使教师根据以上情况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3、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如举办校园民族文化艺术展、民族文化交流会等,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民族文化,从而在实践中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结论:综合上述,高校艺术教育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不能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要从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与民族语言完善教育、建立起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队伍、完善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这几个方面确保民族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严先琴,周元培.论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艺术科技,2015,28(01):246

[2]高昌苗.论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教育探索,2014(09):25-26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民族文化高校教育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