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蔷
【摘 要】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产生思想,成就人才的知识殿堂,是文化的所在,属于社会人文现象之一,人文属性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必须体现的基本理念与根本使命。因此,自图书馆学诞生以来,一直以人文传统为基本理论特征,人文环境则是必须的客观环境。
【关键词】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
一、人文环境
“环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1)周围的地方;(2)周围的情况和条件。人文环境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它的硬环境,如图书馆建筑及设备等情况; 二是指它的软环境, 如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等情况。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就是指它的硬、软环境及它们的综合景观。环境能影响人的行为,如果图书馆为读者创造一个明快、清新、幽雅、整洁的环境,可以陶冶人,净化人,感染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会得到遏制。创造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图书馆,对读者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图书馆以它独有的安宁、静谧、神圣、亲和的人文环境,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强烈的读书氛围。并通过展览、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所具有的人文内涵,烘托出图书馆的人文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使浮躁的心情趋于平静,空虚的灵魂得到充实。
图书馆不仅仅是个物质空间,它还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情绪,而且它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因此对图书馆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兼顾人们的各种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性化需求。其陈设要具有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放置雕像,墙壁选择与图书馆的风格相协调的壁画、书法、绘画及名人名言等,即庄重又不呆板,尽量使图书馆的文化气息充溢到各个阅览室,创造一种富有诗意的文化氛围。任何人,只要在这里小坐片刻,就可以超脱于城市的喧嚣而享受知识艺术的熏陶。除满足以上所述的多功能和多元化服务需求外,还应考虑结构布局方面的人性化设计。图书馆的楼层不应太高,以紧凑、合理为主,争取尽可能少地占用土地面积,而最大化空间的使用效率。另外,鉴于图书馆的主力读者群利用图书馆所呈现出的时间集中性、人群集中性和资料利用集中性等特点,通过合理地分布楼层区域,把读者流量大的外借、阅览部门布置在读者用很短时间就可以到达的楼层,而使用频率不高的馆室,如学术报告厅、会议室等布置在较高楼层。同时,各个馆室均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对于噪声来源,可以通过张贴一些类似于“禁止大声喧哗”的标语来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或者设立专用区专门存储噪声大的设备;对于噪声的传播,可以使用隔音材料或者摆设一些消音功能较强的绿色植物等办法来达到除噪效果。在图书馆附近种植一些叶面粗糙、面积大、树冠浓密的树木来隔离图书馆外的噪声。在一些特殊的地方,如电子阅览室、中心机房等电子辐射较大的区域,放置一些防辐射、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以降低对人体带来的伤害。服务要体现人文关怀,图书馆实现人文关怀的对象是馆员,读者和社会大众。全力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没有了读者,图书馆就没有了存在的根基,更谈不上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图书馆的价值要通过读者使用图书馆才能得以实现,因而,读者是图书馆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对象。运用色彩艺术营造不同的读书空间。色彩对人的心理状态有着非常神奇的作用,可以营造不同的气氛,表现不同的感觉,使读者在阅读、学习、工作时达到生理、心理平衡,获得最佳的学习和工作效果。多数读者喜欢寻求安静的读书环境,另一部分则喜欢明亮的环境,还有一部分喜欢幽暗的环境。因此,在图书馆室内色彩环境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色彩对读者的心理效应,恰当选择色彩来装饰不同的读书空间,为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心境提供条件。
最后,与国际接轨,本着“无障碍思想”,多采用无障碍设计来保障弱势群体也能在图书馆享受到和正常人一样的愉快学习过程。例如,专用通道、伤残读者接待室、阅览专用、专用厕所等等,充分体现图书馆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图书馆工作理应强调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环境的构建,提倡人文关怀。图书馆应力争创造一种亲和的人文环境,让所有的读者能够尽情的享受知识的甘露。
二、自然环境
(一)环境安全健康
图书馆安全的首要问题是防火,时刻做好安全防火工作,电的使用科学合理,定期对电路进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其次做好防止污染工作。此外,定时通风换气,定期消毒杀菌,绿化室内环境。鉴于绿化与人类相互依存的生态平衡关系,绿化已成为建筑群体环境的最根本要素。所以除了图书馆各建筑物之间配备公共绿化地带外,还要辅之以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花园、平台花园,给人们造成接近大自然的感觉。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真正让建筑物溶化在大自然的绿化之中,二者溶为一体。各阅览室都是读者密度较大的地方,工作人员可以自己动手培植一些花卉,盆景,既美化的环境,又净化了空气,同时又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充满绿色的阅览环境,增强对读者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二)环境舒适
图书馆的建筑应当是标志性的建筑,是一件艺术品,是城市的一张名片。现代图书馆是人类发展的结晶,它应当具备使用价值和艺术造型两方面,建筑的设计与使用上,一是要突出标志性和鲜明的时代气息;二是要凸现人本主义色彩。四周要有绿地、花坛、喷泉、林阴小路和凉亭,环境要幽雅,没有任何污染。图书馆的造型要体现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建筑风格,要以艺术的语言展现给读者,即简洁实用便利读者,又要突出艺术性、时代性,给读者一个空间享受。比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外面的石阶很高,里面屋顶也高,它以其巨大的空间形象反映了图书馆的主题。当踏在著名的半透明的玻璃地板上,像走在湖水上,更像是走在云彩之中,让人感到这是祥云缭绕的地方。
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方便的服务系统,快捷的信息服务手段及设备,还应该具有宽敞的馆舍,明亮整洁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和良好的周边生态环境。馆内基础设施要突出人性化特点,想读者之所想,备读者之所需。可根据情况,尽可能地为读者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
(三)环境欣赏
图书馆可根据本馆情况,因地制宜,创造富有特色的景观环境。充分利用地形。结合地貌,对于一个山丘、一块水洼、一丛树木都要精心加以保留,并将其有机地纳入到建筑设计中去,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水乳交融,从而构成各具特点的精致的立体画面。如在图书馆内外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还可以设置一个小型水池,养些小鱼。这种自然景观,使读者从中欣赏到形象美,色彩美,动静美,它美的有生气,美的有灵性,此外,人文景观带有突出艺术感效应,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样可以烘托出图书馆的艺术氛围,从而激励读者奋进向前,使读者在读书之余,得到环境欣赏的满足,直到激发他们求知欲望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信息网络时代对阅读空间的影响、现代图书馆的多功能和多元化需求、环保和低碳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几方面,对图书馆的人文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力争使图书馆能够满足读者的多方面需求,为读者创造一个既有人文气息,又具有时代特征,同时还能提供愉悦学习和工作空间的场所。图书馆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图书馆应重视人文与自然环境的构建,使每一个到图书馆的人都能够感受到浓郁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環境相结合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田雷.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7,39(03):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