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哲
【摘 要】参考国外森林火险等级监测预报技术研究的思路,运用计算机遥感技术、数学统计技术分析技术,并结合目前国内基层森林防火的实际情况,研究一套实用、高效、精准的森林火险监测系统。能够减轻基层森林防火部门的日常工作业务量,在地(市县)级森林防火部门具有推广运用价值,对我国森林防火系统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森林火灾;森林火险等级;监测技术
引言: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起着保护水资源和调节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然而森林每年都会遭受各种灾害的侵袭,其中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之首。森林火灾对森林的破坏性极大,危害极深,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它不仅烧毁大量的森林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还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全球每年会发生几十万次森林火灾,森林的平均损失率在1%以上。因而,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仍是世界各国今后一定时期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森林火险等级的监测,能有效快速地完成对火险的分类传递和反馈,将火灾的发生控制在萌芽状态,能有效的预防森林火灾。但森林防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森林火险等级监测技术的研究是各国普遍遇到的难题,影响到各国森林防火水平的发展。世界上仅有几个森林防火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攻克了难关,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本国森林火灾的发生,减少了森林火灾带来的危害。通过借鉴国外森林防火技术,参考其研究思路,并结合我国森林防火的实际情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火险等级监测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森林防火监测技术情况
国外用于进行森林火灾预报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归纳起来基本可以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和林火行为预报三种类型。
(一)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标系统(FWI)
以加拿大火险森林防火技术为代表的火险天气指标系统,可以展现出国外森林防火水平较高国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标系统由六个部分组成:(3个基本码、2个中间指标和1个最终指标)①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②凋落物下层湿度码(DMC)③干旱码(DC);④初始蔓延指标(ISI);⑤有效可燃物指标(BUI);⑥火险天气指标(FWI)。这些指标的求算通过14时温度、风速和前24 h降水量求得。只要输入前一天的FFMC,DMC,DC,通过FWI的计算,就可得出逐日林火火险等级。
(二)加拿大森林火险天气指标系统(FWI)
以时滞—平衡含水率理论为基础,将气象条件和可燃物含水率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天气条件的变化计算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然后再根据不同大小或位置的可燃物含水率确定潜在火险等级。该系统可以判断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有多大;发生森林火灾后,其蔓延速度有多快;发生森林火灾蔓延后控制这场火的难度有多大。是火行为几个方面的一个好的指示器,是用于管理的评价一般火险的最好一种方法。
二、我国森林火灾监测技术应用情况
我国的林火监测预报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发展过程比较曲折,因而我国在防火技术的研究应用上还是相当落后的。目前许多地方仍以人力上山巡查、瞭望台瞭望等监测火险情况为主,极少数地方采用航空护林的方法。只有在某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其森林火灾监测技术的应用相对较为先进。
以苏州森林火灾监测技术应用为例。其每日会根据森林火险监测站提供的气温、湿度、方向、风速、降雨量等来测算该日森林火险等级,发布火险天气的危险情况。各防火部门依据该日的森林火险指数布置防火措施。在森林内设有监控,每个摄像头可以监测大约5平方公里的森林,数百个摄像头便可掌握整片森林的火灾发生情况。
该方法比其它地方的防火技术相对先进很多,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监测小面积森林可行,不能再全国大范围内应用。首先该火灾监测技术耗资较大,在经济相对较弱的地方难以实施,且在即使经济基础较好森林面积大的森林也难以应用,不可能在大片森林内布置数万计的摄像头。所以,我国的森林火灾监测技术还应有创新。
三、火险等级监测因子的选择
火险等级监测因子的选择是建立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森林防火系统思路的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现,最高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与森林火灾的发生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一)最高温度
一日最高温度在一定区间内和森林火灾的发生呈正相关。根据统计表明,当一日最高温度低于﹣15°时,天气寒冷,人类的外出活动减少,发生火灾的概率较低;当一日最高温度大于22°度时,季节性的降水增多,草木生长茂盛并且含水量大,发生火灾的概率也较低;当最高温度处在﹣8°~18°时,火灾发生的概率较大;尤其是最高温度处于﹣6°~16°时,植被干枯且含水量小,是火灾发生的高峰期。
(二)降水量
根据已有研究发现,在某一时间段降水量的多少盒该时段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呈负相关。当一日降水量大于10mm时,24小时内样本森林中发生火灾的概率为0%,48小时内样本森林中发生火灾的概率为2%;当一日降水量处在5mm~10mm时,24小时内样本森林中发生火灾的概率为2%,48小时内样本森林中发生火灾的概率为6.6%;当一日降水量小于5mm时,24小時内样本森林中发生火灾的概率为23%。此外,火灾的发生与冬季积雪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当积雪深度大于3cm时,基本不会发生森林火灾。
(三)最小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的大小与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呈负相关。根据资料研究表明,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大于71%时,基本没有森林火灾发生;当相对湿度处在66%~71%之间时,样本森林发生火灾的概率为2%;当相对湿度在42%~59%之间时,样本森林发生火灾的概率为36%;当最小相对湿度小于40%时,样本森林发生火灾的数量不断增加。
(四)风速
据数据统计发现,如果发生森林火灾,当日风速大于7m/s的概率为78.3%。由此可见,风对森林火灾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风速在火险监测各因子中也是是比较重要的。风对森林火灾有助燃作用,能对火灾现场的氧气进行补充,加剧燃烧现象,加快火灾的蔓延速度;还能把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带至火灾现场外数公里的地方,造成新的火灾;更有甚者,会在火场形成火旋风,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森林火险监测系统设计
建立一种新型森林火险监测站,由气象要素传感器(包括雨量、温度、湿度、风向、风速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包括气象要素转换器、控制器和接口)、通讯终端(包括GPRS/CDMA或其它远距离通讯终端(如北斗))、电源(包括充电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热感器、烟感器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