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英金河畔 塞外明珠

2018-03-26 09:00
旅游 2018年3期
关键词:赤峰红山草原

无论你来自何方,只要游赤峰,红山绝对是你的首选之地。红山对于赤峰,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不仅因为登顶红山可以鸟瞰赤峰全貌,更为重要的是,红山还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从这个层面看,红山可以说是赤峰的独特象征。在赤峰,以红山命名的公园有两处:一处是红山公园,位于红山山脚;另一处则是依整座红山而建的红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山文化遗址就位于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顶。

春节期间到内蒙古赤峰市旅游,是我第一次去草原。驱车从北京出发,出八达岭,途经承德,进入内蒙地界后直奔赤峰。

这一次内蒙古之旅的初衷,是源于对赤峰红山文化的仰慕。一次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赤峰市的市徽,正圆形的图案上,一条碧玉龙盘绕在红山的上空,与红山交相辉映。这条龙是在红山上发掘出来的龙形玉器,它是我国最早的中华龙图腾——玉龙,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图案的底色以碧绿色为衬,象征一望无垠的绿色草原,红山、玉龙和绿色草原的组合浑然天成,让人心驰神往。闲暇时做了不少关于自驾赤峰的旅行攻略,让我对红山和红山文化越发着迷。睡梦中,常常见到那一条条玲珑剔透、晶莹玉洁的C形龙,活脱脱地翩翩飞舞在眼前。于是,我便毅然踏上了北游的征途。

英金河畔观群马奔腾

汽车行驶在内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远处地平线上,矗立着一幢幢房屋、一个个烟囱。草原不会给你城市里那些鳞次栉比的楼房带来的紧张与压迫感。在这里,你的心会插上自由的翅膀,翱翔于蓝天之间。草原似乎总有一种神力,它会扯断你禁锢心灵的镣铐,让心灵回归万年前的原始、淡然、天真、纯净。

赤峰是座临河而建的城市,锡伯河水从市区内穿城而过,来到郊外摇身一变成为了英金河。英金河两岸,山川秀媚,景色宜人。在这片风水宝地上,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传播最为广泛的当属“红山的由来”。

初春的赤峰乍暖还寒,这样的天气最适合登山。开车前往城东北角的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的红山,那千年的守候和热情,都书写在赭红色的岩石上,层层叠叠。岩面和草皮都在湿润中透出几分热情的色彩,干绿的是衰草,赭红的是岩石,鲜明夺目。一些不知名的紫色花苞散落在岩石下,秀巧温婉。

红山为什么是赭红色的?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红山并不像现在这样红,而是熠熠发光、变幻莫测,五颜六色的山峰,每遇彩霞夕照,更是金光闪烁,比七色彩虹不知要美多少倍。云蒸霞蔚的山脚下,有一池波平如镜的湖水,湖面上蒸腾着紫蒙蒙的雾霭,水温冷暖适度,散发着药石的沁香。据说,西天王母有9个亲生女儿,她们在天宫实在寂寞无聊,就趁众神不备,悄悄溜出南天门,脚踏祥云,纵览人间美景。有—次被王母娘娘发觉,情知不妙,仓促起身,慌乱中不慎把胭脂撒落山上。从此,五颜六色的山变成了嫣红秀润的山峰。这个故事赋予了红山更多的神话色彩,也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当然这只是传说。实际上,它的红色是因为其本身的红色花岗岩所致。

清河大桥是拍摄红山绝佳的角度之一,在这里可以拍到红山绵延起伏、波澜壮阔的一面。当我驾驶着汽车在大桥上的安全带区域停下时,已经看到不少的摄影爱好者架着三脚架在选景拍摄。眼前湛蓝如洗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对应的是河床上枯黄的旷野,马群在草丛中浮动着黄色的身影,点缀着这片黄色的海洋……远处正对着红山西麓的山峰,这红色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耀眼。山体的红色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涂满了整座群山,乍看之下好似一朵朵盛开在草原上的曼珠沙华,美丽极了。

初春的英金河还处于枯水期。这时候,周围农场的马儿就可以在英金河畔品尝到美味的水草。当人们正在专注地拍摄小河草原的景色时,闻听远处传来一阵阵马蹄声,寻声望去,只见一匹匹棕色的骏马向桥下的水草滩奔跑而来。我迅速端起相机,用长焦把镜头调整得更远些,把骏马拉得更近些,我感觉在镜头中看景物要比我的眼睛看得更清晰。透过镜头,能看见人的视觉看不到的东西,能锁定精彩瞬间,记录大自然动与静、景与情、光与影美好的场景。

随着马儿越来越近,宁静的河床也开始沸腾起来。看着奔腾的骏马由远及近,心动的震撼溢于言表。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飞驰的马群,如今它那鲜活的形象真的出现在我的视线中了,面对着这样富有生机的场景,心中好不激动,连忙不停地用手中的相机扫摄着,用镜头捕捉这精彩的瞬间。马儿相继在桥下不远处停下来,低着头贪婪地吃着食物,嘴巴左右交错,不停地咀嚼着地上的青草,似乎要告诉我,它的午餐是多么美味。炯炯有神的眼睛也一睁一闭地思谋着,时不时地抬起头来,又低下头去,继续它的午餐。马儿吃饱喝足后在河床上奔跑起来,扬起一片尘土,然后消失在远处河道的转弯处。此时,只有那“咚咚”的马蹄声回荡在耳际,随着被溅起的塵埃落地,一切恢复如初,只有那雄浑的情景留在脑海中了。

红山之巅揽赤峰美景

从清河大桥左转来到红山路,路的尽头就是红山国家森林公园了。进入公园后有两条路线:一是进门直接登山,登二三十级台阶后就是碎石路,很不好走;另一条路是进门后左转,前行约50米后即可见台阶,可直至山顶。台阶有三百五六十级,沿途有鸿雁关、一线天、木兰祠、木兰碑、九重天、红山岩画等景点。见游客们走的大多是第二条穿一线天的道路,我便跟着大部队前行。

在红山脚下,有仿照先民居住场所复原的“红山文化先民村”。半地穴式圆锥形的房屋,屋顶用兽皮和茅草苫盖,粗大的木柱支撑着房屋,屋前有鱼塘,村口有瞭望柱;村中有几处较大的房屋,那是大巫师和氏族首领居住的地方;有宽阔的广场,有石头搭建的圆形祭台,祭台由三层同心圆组成,层层向上。整个村子,错落有致,庄严有序。

山脚下的鸿雁关是一座三重山门,只有中间的门可以通行。鸿雁关其实是人杜撰的名字,始作俑者叫张秉彝。他在民国13年,奉命以外交特派热河交涉员的身份来到赤峰,公务之暇登上红山游览,忽然感慨万千,于是就毫无根据地在红山悬崖峭壁上撰文琢句,勒石刻碑。其文为“今之红山,即古之鸿雁关也。木兰从征曾军于此,山之上遗跻尚有可孜者。民国十三年,岁次甲子,余奉简命,以外交部特派热河交涉员驻节此邦。公务之暇,尝偕林君西赓来游于此,抚今思昔,不禁增感。爱志之,以昭来者。朝阳张秉彝书。”由于人们的误解,一直谬传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1980年赤峰市考古工作者项春松在《昭乌达报》发表了《红山不是鸿雁关》的考证文章后,才渐渐地加以澄清。

鸿雁关后是一道百级的登山步道,一直绵延到山峰的尽头。越往上走道路越加陡峭,阶梯的高度增高,阶面也窄了很多。回头望,山脚下的鸿雁关的山门已经变成了一个小点,在视野里变得模糊不清。台阶在山腰拐了个弯,顺着台阶进入了一条幽深的山谷。山谷很窄,最窄处并排的两人只能侧身而过。沿路揽胜,侧壁上有字,一线天。凑近石壁,贴壁抬头仰望,天空中只露出一线宛若蛾眉一般的青天。站在峡谷之中,仰望那细若游丝的天空后拾阶而上,发现一线越来越宽阔,两壁崖缝之间宽约一米,可容两个人从容并行。石阶陡直,一口气不歇地爬上去,有点难度。但当你扶梯小憩的时候,看那陡直的路的尽头,一汪碧水似的蓝天吸引着你,让你以为登上极顶,就可手触蓝天了,便会一鼓作气再往上攀爬。爬出一线天,再回头看时,那一道石阶从石壁旁蜿蜒行来十分陡峭,不禁令人倍生自豪:我终于上来了呢,真厉害!

在红山半山腰赭红色的岩石中,有一座座高高堆起的敖包。原来赤峰在历史上就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东胡、山戎、鲜卑、契丹……这些民族创造了极具异域特色的文化文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血金戈,建立了蒙古人的黄金王朝,也影响了北方民族的主体。赤峰的居民主体渐渐向蒙族倾斜,民族信仰和风俗也随之扎根。敖包,是蒙古人重要的祭祀载体,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

快到山顶处有座木兰祠,是市民祭拜花木兰的场所。花木兰是红山众多神祗中最特殊的一位。她是北魏时期的女英雄,代父从军,战功赫赫。据说她曾经征战北方,在赤峰红山留下了足迹。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女英雄,就在红山上修建了木兰祠。如今在木兰祠前的树上,不知从何时起,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还有零散的香火痕迹。木兰,一个从传说中走出的女英雄,就这样从凡人化身为神祗……

穿过木兰祠便可直达山顶。沿山坡盘旋而上,漫山遍野都是不知名的花枝。可以想象春暖花开的时节,这里一定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而整面山坡也会像一张花毯在脚下绵延展开。山岭会引诱着你不断前进,因为每次当你自以為登上了最高峰,才发现面前一山更比一山高。登上红山山顶后环视四周,不仅可以俯瞰赤峰城区的雄姿,而且还可隔河眺望红山东北面逶迤的燕北长城遗址。1964年6月,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视察这里,朱老挥豪写下了“炎炎夏日访乌盟,杨柳新栽绕赤峰。黄沙万里今何在,一片青纱映碧空”的壮美诗句。

下山途中思古往今来

下山并没有原路返回,而是走了另一条路线。沿路继续前行,来到了红山遗址群。在遍山乱石中,看到了一个个五六干年前先民垒砌出来的半掩体圆形石穴。那些石穴虽不大,但一走进去“敬畏”之情顿生。可以想象到远古时期,在广袤的红土斜坡上,赤峰先民们就地取材垒砌石穴的艰辛景象。石穴门一律朝南或东南方向开,门前还有石砌,既可挡风避雨,又能防范野兽袭击。原来草原游牧民族的祖先也曾有过定居的生活。假使如我所想,那么,古代这里应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之地。据说1933年,日本占领了赤峰。随后来了一批日本考古队,带队的是当年东京大学校长滨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他们想在内蒙古找出不属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凭据。结果在红山文化遗址,他们发现的一些陶器残片和几件青铜器都属于中国历史文物,而从此揭开了红山考古的序幕。

在红山的山腰处有一潭不大的池水,取名龙潭池。池边有碑廊亭榭和垂柳将其围绕,加之垂柳下的小桥流水,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龙潭池的上方有一峰,头形如一只睡眼惺忪的老虎,五官俱在,神态逼真。这一石器不禁让人们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不已。虎头东侧是一只抬头仰望的乌龟,而虎头正是乌龟贝壳,这种一石二景的自然现象实在罕见。半山腰处有一尊经红山石雕刻而成的巨型弥勒佛像。此佛像高8.2米,面宽5.6米,右手持开口布袋,面部笑容可掬。此佛面对赤峰城区,意为保佑赤峰市人民人人布袋满金银。在弥勒佛的上方不远处有一人工打造而成的观音洞,洞内供奉着一座2米高的汉白玉观音,还有童男童女以及1000余尊大小不等的观音,是佛教信徒的主要活动场所。

上山时只顾看山上的景色,却忽略了下山的美景。下山途中,站在高山裸露的岩丘上望着山下的草原,感觉它就像一幅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平铺在地上。市区里的房子、汽车、人都绘声绘色点缀着这幅画面;它又像是一片翠绿的海洋,一阵大风吹过无数草根都会动起来,那气势真是浩大,就像干军万马奔腾而至,迎面冲来。大概是站在高山上的原因,觉得这里的天空让人特别留恋。它碧蓝如洗,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它硕大无比,把整个赤峰都给包了起来。云彩映衬着蓝天,有时飞卷着,像一只小绵羊;有时飞奔着,又像一匹白色的骏马。眺望远处,会看到一条像绿色飘带般的“小溪”,它缓慢地流淌着,在阳光的照射下倒映出蓝天白云,吸引着孩子们在小河边尽情地戏水、捕鱼。好一幅生动的草原画面!

站在半山腰突兀的山岩俯瞰赤峰风光,蓦然间会觉得这一块块凸耸的岩石仿佛是远古的先民与天对话的圣地,每一块石头都写满虔诚的谶语,每一层砌石都刻着草原沧桑的年轮。每一次朝拜与洗礼都沉淀着祖先热切的期许,期许天地恩泽,草原生生不息。红山,古老、神秘的红山,山上的一石一砾都记载着神的传说,一草一木都传颂着神的故事。走过每一个山头,呼啸的风都会告诉你这里的沧桑,这里的厚重。走下岩石中凿出的342级台阶,缓缓回望,又一次发现云雾中的巍巍红山愈加威严端庄。

猜你喜欢
赤峰红山草原
赤峰地区革命遗址保护现状及策略分析
讲解《草原图》
红山蚁的仆人
红山蚁的伏击战
“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开展
Investigate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ummer Storms and Shelf Sea Primary Production
行摄赤峰 解读红山文化 探寻玉龙渊源
out of Steppe
我把草原带给你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