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新
[摘 要]本文借鉴当下盛行的“直播+X”的新商业模式提出“直播+”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念,介绍目前“直播+”高校学生管理的模式,分析了其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直播+”高校学生管理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网络;直播;高校;学生;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4.1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4-0-0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直播作为新兴的社交方式已引发一轮新的媒介革命。2016年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3亿人,占网民总体的45.6%,各类网络直播平台也已经达到200余家。而大学生作为富有时代精神的社会群体,对直播的接受和参与程度也远高于其他社会人群。有调查数据显示,75%的大学生收看过直播,而20%左右的大学生参与过直播的发布,校园里手持自拍杆对着摄像头直播的现象随处可见。目前,活跃于各平台上的主播多数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很多中小平台更是大量聘请在校大学生担任兼职主播,可以说高校已经进入“网络直播时代”。面对“直播经济”的冲击,高校应及时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从“互联网+”学生管理进一步发展到直播+学生管理。
1 “直播+”高校学生管理的概念
“直播+”学生管理这一概念是借鉴当下盛行的“直播+X”的新商业模式,对应网络
传播学理论中的网络受众对传播信息的自由选择性和主动性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性等所提出的,主要指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将直播的方式合理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宣传、公寓文化建设、资助帮扶、心理辅导等工作用视频直播的方式加以展示,进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对网络舆情形成正确导向,真正实现全程育人的学生管理模式。本文所指的网络,不单指桌面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而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手机、手表与眼镜等在内的泛互联网。
2 “直播+”高校学生管理的现有模式
近年来校园直播在中国高校中并不鲜见。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为主的数字化“新媒体”建设是这几年高校思想政治宣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官方微博为主的微直播,也活跃于各高校学生活动的现场,及时将活动情况传递给广大师生。但这些直播基本以图文形式为主,而网络直播和其他互联网产品的更替也使其热度迅速下滑。在如今“随看、随拍、随播”的直播3.0时代,网络直播平台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和真实性,在聚集学生人气方面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国内部分高校也尝试将直播用于学生管理,具体的模式如下。
2.1 对学生管理事务性工作进行直播
运用直播的方式,将高校学生管理事务工作的实况信息在网络上传递,这主要是一些从事学生管理具体工作的人员运用学生中流行的直播平台,将自己的工作在网络上直播,与学生对话沟通,让学生管理也变得好玩有趣。比较典型的是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管理工程系辅导员孙佳婧老师,于2016年9月组织所带班级在映客上开班会。直播内容与传统班会内容相近,除了为学生解决一些琐碎的事务外,孙老师还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发声,呼吁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同时,她将这次所获礼物悉数捐出。管理工程系的学生当时只有400余人在场,可开播几分钟后,除了该系的学生,还吸引了映客平台上近万人的围观,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班会”。
2.2 对学生活动进行直播
运用直播的方式,将高校各种学生活动的实况信息第一时间在网络上传递,这是一些高校为推广活动常用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活动吸聚人气,又很好地建立活动组织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这方面,西南大学做得比较好。该校于2016年8月举办的暑期“匆匆·镜中人”迎接新生直播活动,共推出14名学生翘楚及2名教师走进直播间,和全校的2016级新生进行面对面线上互动交流。在第一期直播开始时,活动所用官方直播账号已经吸粉近千人,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0万。在此基础上,该校联合重庆市北碚区公安分局,开展以“预防诈骗,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预防网络诈骗宣传周”活动,采取了全程通过直播平台直播的方式,短短90分钟的内容,约有2 200名观众在线观看。
2.3 对师生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直播
运用直播的方式,对校园的教师和学生的个人活动实况信息在网络上传递,这既有学校自身为了宣传目的所进行的直播,也有学校与企业合作为扩大学校影响而开展的直播。前者如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邹琰通过直播方式上课,学生只要登录直播平台,不用到教室就可以上课,原本授课班级只有58人,可直播却吸引了4 000多人观看;后者如福建电视台海峡卫视推出的《青春最强音》节目,采用直播+大学生综艺的方式,依靠打通直播等平台,实现了选手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在所进行的决赛阶段3场直播中,有两场直播单场观众超过20万人次。
3 “直播+”高校学生管理的优势和不足
3.1 优势
3.1.1 强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服务性和互动性
中国的高等学校长期以来由于自身封闭式的管理体制,被外界称为“中国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本科院校受办学底蕴的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相对规范,专科院校特别是从中职升格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大多沿用传统的模式,人治的痕迹还比较明显。在互联网环境下,相互之间的平等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君集团的赵大伟把互联网思维细分为九大思维,其中排第一位的就是用户思维。将网络直播用于学生管理,把学生管理工作的某些内容呈现在网络受众面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学生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增强其主动服务学生的意识,主动调整工作的方式方法,在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推动工作的发展。同时,由于直播强调与受众的互动,而不仅局限于实时交流,这也迫使学生管理工作要进行一定的变革,保留一些适应网络受众要求,可灵活操作的手段,无形中既增强了主播人员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也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自身的形象。
3.1.2 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信息均等性
高校的学生管理在推行信息化和数字化后,信息的公开度已经大为提高,但这种公开是单向的,由于中国高校自身体制的限制,这种信息的传递有时是有选择性的甚至是失真的。将网络直播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很多工作的情况和信息会第一时间在网络上进行传递,再加上与网络受众的互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对于“95后”的青年学生而言,他们追求网络平等的合理诉求可以得到实现后,也会让更多学生由“路人转粉丝”。
3.1.3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优势资源的互补
不同的高校之间,同一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和院系之间,都存在着学生管理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通过直播的方式,既可以增强不同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及人员的互动,也可以使同一学校不同院系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实现网络共享。
3.1.4 增强高校思想宣传的引导性
目前,网络主播所鼓吹的高收入,让很多学生趋之若鹜,而中小直播平台所充斥的低俗内容和负能量信息以及个别人气主播的低素质,也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将网络直播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可以加强高校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创造思想引导的有效途径。受网民从众心理的影响,直播在一定范围内学生中收到效果,会很快影响到全校,甚至更广的范围。
3.2 不足之处
3.2.1 先入为主,忽视长期发展
目前,各高校的网络直播平台多以活动的直播为主,是为配合活动而做直播。高校囿于自身的办学性质,在与观众互动方面比较欠缺,这就导致开展持续性直播的动力不足,特别是对打造品牌直播活动或学校自己的“网络红人”缺乏规划和热情。同时,在与网络受众的交流上,往往会注重观众数量和“点赞”人数,因为自身条件所限,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对直播宣传效果和直播所产生海量数据的跟踪。
3.2.2 忘了初心,片面重视形式
网络直播首先是作为社交媒体和平台存在的,主要吸引受众的还是直播的内容。在当前泛生活类的直播大行其道,并逐渐向全景式直播过渡的情况下,直播内容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将是决定直播效果的關键,也是网络直播的“初心”。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做直播时,往往会忘记初心,只是照搬电视直播的套路,在直播的内容设计上,过多地考虑直播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对如何做好与受众的互动考虑不多,从而导致直播的效果不够理想。另外,有效应对网络暴力措施的不足,也是导致部分高校直播草草收场的原因之一。
3.2.3 监控不足,舆情难以掌控
网络直播的受众群体是不固定的,虽然国家已经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但对网民网络行为的监管还并不到位,学生的动态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加上高校舆情工作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以及第三方舆情工具发展的滞后性,使得网络直播成为舆情工作的难点,甚至是盲区。
4 对“直播+”高校学生管理下一步发展的思考
4.1 打造人气辅导员秀场
秀场模式目前仍是网络直播中最流行的一种模式,而且在当前中小平台秀场直播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过度压榨用户热情的情况下,高校应适当组织优秀辅导员进行直播,将个人平时工作的场景实时传递在网上,既可以让网络受众包括学生了解到所谓“万能的辅导员”的工作状态,满足网民的猎奇心理,也能为辅导员展现个人风采提供一个的平台,对提高辅导员的地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2 形成高校特色学生实践活动的名片
学生的校内社会实践和课外社会实践,是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通过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直播,既可以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动态情况,也是宣传学生活动的良好机会,而且通过互动和打赏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变学生活动“缺资金、欠活力、乏后劲”等问题。
4.3 搭建学生群体社交平台
班级、学生会特别是学生社团等学生群体,可以通过直播互动的方式,建立和加强
与周边学校甚至外地学校学生的交往,进一步拓展学生社交活动的空间,进而为学生求职创业提供机会。
数据显示,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城市中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对网络直播的应用将逐渐赶上大学生,这是未来高校学生管理必须面对的一个群体。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积极思考对策,切实对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将直播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更好地实现全程育人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
[2]孙凌.在网红经济与全民直播浪潮下大学生该何去何从?[EB/OL].(2016-04-27)[2017-12-20].https://www.toutiao.com/i6277923180434686466/.
[3]匡文波.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周垚.高校辅导员用直播开年级会 为学生筹款[N].重庆时报,2016-09-07.
[5]王桂超.网红大学开直播迎接新生!这竟然还是一所重点高校[EB/OL].(2016-08-22)[2017-12-20]. http://www.sohu.com/a/111472165_330174.
[6]黄琪奥.大学周刊:现在高校流行直播 上课踢球都要秀一下[N].重庆日报,2016-12-28.
[7]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