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辉 曲嘉
摘 要:协同创新平台将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载体,对产教深度融合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协同创新平台在应用型大学中的基本定位,明确了搭建平台对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等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从学科建设范畴探索实践,借鉴产教融合理念,围绕共同目标,配合协作,资源互补,促进与科研院所、企业、及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聚焦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为科技创新整合组织模式,分层次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协同共赢,科研水平与企业活力相互融合,共同介入人才培养的过程,推进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获得实效。
关键词:协同创新平台;产教融合;应用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1-0177-03
自教育部2013年开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战略以来,现代职业教育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格局实施了战略性调整。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氛围。《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也对协同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因此,开展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是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共赢、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这将为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开展好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是摆在各应用型大学面前的重要工作。所以即要看清形势的发展,更要重视协同创新平台在经济领域的关键作用。
一、协同创新平台与产教融合的关系
(一)产教融合与协同创新平台内涵联系
关于产教融合是什么,目前尚未有人给出明确的定义,从公开发表的文章和国外教育体系来看,最早是德国《职业教育法》①把产教融合作为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教育与经济、劳动、行业组织共同协商制定职业教育法律、标准规范、共同负责规划决策、组织实施等工作,同时对各方面的职责、义务、工作方式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刘立新认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把产教融合作为基本理念,从职业教育宏观、中观到微观管理、职业教育相关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过程都按照这一理念进行,从而为职业教育工作的推进和人才培养过程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1]。我国最早提出产教融合的说法是江苏无锡市技工学校,该校的说法是与生产实习紧密结合的产品,以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产品意识、时间观念和动手能力,这里产教融合是狭义的概念。2007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劳动保障报》等报刊报道了紫琅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技师学院等院校时,用到了“产教融合”的概念,但也没有明确阐述产教融合的内涵。2011 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时提出“促进产教深度合作”的要求。这一概念逐渐演化为“产教融合”。此后对产教融合的研究才逐渐多起来,但始终没有给出具体解释。陈年友将产教融合内涵归纳为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2]。
1965年,Ansoff研究企业的多元化问题时提出了协同的思想,主要是指组织各事业部门间的协同[3]。Herman Haken在1971年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并在 1977 年提出了“协同学”的理论框架。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4]。世界上许多强国已经用他们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19世纪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导向、“研学”协同的研究型大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就开始参与政府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又推出了先进技术计划,按照集团化的方式对申请项目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管理和支持,确保产学研合作组织内的各个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和配合,以便于缩短技术应用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时间周期。日本也是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鼓励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交流和合作。在科学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提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为載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这种流动、开放、协同的模式将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它将会有力推动我国高校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前沿问题,还会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问题意识、协同意识、创新意识。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是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生一流创新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手段,它将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5]。
(二)协同创新平台对产教融合的影响
协同创新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以创新研发为核心,兼顾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因此,无论从政策制定、资金投入还是人力资源,都倾向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更重视基础研究,使得基础研究不仅要适应行业企业需求,更重要的是引领前沿性科技创新,并将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创新性成果即时转化。Bonaccorsi和Piccaluga曾对产学研合作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合作的本质就是知识的跨界转移和学习管理,各主体参与合作创新的态度主要由知识的融合性与绒默性决定[6]。Etzkowita也曾提出了“三重螺旋”理论,将产学研合作方概括为政府、高校、企业三类,认为三方在功能方面有互补作用,加强其互动作用有助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7]。Plewa基于产学研合作关系的研究,认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信任机制、合作意愿、互动程度对合作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8]。Carayannis等认为,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的协同是提高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所在[9]。Chen 认为,传统的由大学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导方,不利于创新能力的飞跃式发展,应该由大学主导向企业创新主导转变,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天然优势,进而盘活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10]。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和对接行业企业、政府社会组织,服务于本科生实习,企业工程师现场指导学生开展“顶岗实习”,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创新设计,使学生不仅掌握现场最新技术,且领悟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的理念、要领、方法等,所以在大学教学观念协同创新中将“专业化”教育转变为“应用型”教育,发挥教育原有的优势,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入手,真正发挥学生的特长,在必要的教育基础之上,更多的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锻炼,力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途径,而协同创新是校企合作的载体,两者之间的概念和功能不同,产教融合依托校企的协同合作来实现,协同创新可以承载各高校学科领域下的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创新活动,对产教深度融合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从而达到应用型大学在新时期所扮演的新角色。
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中的定位
(一)在学科建设中的定位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学科资源的协作和整合,体现在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以往传统的体制中各大学部分学科存在分散、低效、封闭的建设模式,也有小部分存在重复建设、人才、资源浪费的情况。而今应用型大学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凝练学科的方向发展,起到了协调学科体系,巩固学科建设,汇聚学科队伍,优化学科结构,构筑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基地,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实现大学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二)在科学研究中的定位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有四种发展类型,分别是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每个创新平台将有一个高校科研团队牵头,多家企业共同建设,在同一方向可谓强强联合,提升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和实力,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服务中求支持求发展,通过强化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提升成果转化效率[11]。
(三)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符合科技前沿发展的趋势,在我国一些地方院校已经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有的已经具备了国际实力,代表我国在本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应用型大学借助参与企业、研究院所在该方向上具有较强的学术积淀和较明显的学科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质量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大大增強了共建联合工程实践教育基地、职业资格能力培训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力度,创建了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提升了质量标准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机制,使得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行业内具有精英化的素质和水平。
(四)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定位
师资资源是应用型大学第一资源,也是核心资源,它将决定着学校发展走向。学校的发展取决于师资资源的素质和活力。而协同创新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整合校内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进师资队伍重视外部协同的作用,促进与社会资源的有机联合,从单一的专职教师向“双师双能型”转化,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完整的师资链,既稳定了教师队伍,又推进学校教育水平的发展速度。
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正面临转型的考验,关键是如何将以往较多关注学科专业水平提升转变到聚焦于解决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难题。学校紧紧抓住转型发展这一契机,利用协同创新平台有效的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强强联手,既打通保持与企业等密切联系的通道,又要建立开展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的实体平台。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全面促进学科交叉建设,推进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提高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的水平,大力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积极为实现科技创新开展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不断培养、建立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区县级、校级和院级协同创新平台,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技术革新,面向区域社会开展各类技术咨询服务,突出应用技术大学的新亮点。
(一)建设基础
目前学校已建成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香料香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药物合成工艺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冶金工艺和设备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上海市精密轴承研发测试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市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上海香料香精及化妆品协同创新中心)。其中上海香料香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2012-2014年三年的建设,通过在上海市验收中彰显出所取得优异成绩;上海香料香精及化妆品知识服务平台在2015年的中期验收中顺利通过,并获得上海市2011香料香精及化妆品协同创新中心授牌,这些不但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更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学校大部分学科专业具有良好的企业合作基础,其中以香料、化工、材料等为主的现代绿色化工产业特色学科专业群主要依托于香料香精、化妆品、化工、制药、环境、食品、冶金、新材料等行业企业,以机械、电气、信息等为主的现代制造业特色学科专业群主要面向制造、机械、信息、自动化、机器人等企业,以城市建设、城市安全、轨道交通等为主的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学科专业群主要服务于建筑安全、公共安全、轨道运行安全、轨道交通等行业企业,以艺术、生态、管理等为主的现代创意产业特色学科专业群主要服务于生态、创意、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行业企业。此外,在与企业长期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已建成30个校内研究机构和超过200个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夯实了新型的教育基础,为学校学科平台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
(二)建设思路及目标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是“点面”结合。“点”是指聚焦国家级和省部级协同创新平台的培育和现有省部级协同创新平台的提升;“面”是指构建校级及学院级协同创新平台,它们是以凝练成型的学科专业优势方向为导向,三位一体,推进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协同对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社会组织等,形成覆盖所有应用型学科专业的协同创新平台。采取自下而上建设和自上而下筹建的两个途径,扎实有效地推进平台建设。到2020年完成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或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实现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实验室的突破,新增若干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建成50家多层次多类型的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科技型公司等,围绕上海和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凝练学科方向,推动学科向有组织有目标、协同创新解决行业企业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转型。
(三)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和制度保障
学校制定协同创新平台管理体系,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学校专门成立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企业特邀专家组成,组织开展平台立项、考核、推荐申报省部级平台基地等工作。各协同创新平台设立管理小组,由学院领导、教研室(系)主任、专业责任教授、企业代表、平台负责人及交叉学科专业教师(根据需要)组成,决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包括大额经费使用、平台上团队成员调整、年度计划和年末检查(本科实习实训、中青年教师践习、合作开发技术课题等);创新平台立项机制加强校院两级协同对接,院级协同创新平台的申报、论证、立项以学院为主,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委员会仅对平台的功能条件做资格审查。校级协同创新平台的申报、论证、立项以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委员会评审为主,学院审查推荐为辅。学校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涉及的相关政策研究,推进岗位聘任、团队配备、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努力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逐步建立有利于提高协同创新水平建设实效的运行体系。在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给予协同创新平台倾斜支持。学校把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考核与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和重大执行力考核挂钩,同时列入平台负责人的聘期考核。
学校在保持优势学科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及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助力学科向有组织、有目标,协同创新解决行业企业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转型,推进产教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学校已经与奉贤区联合构建上海东方美谷产业研究院,支撑“东方美谷”及“中国化妆品之都”建设;在整合了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基础上建设新兴学科——轨道交通工程,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供创新支撑。既保障了教学质量,又拓宽了产教融合之路,实现了教育改革和转型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立新.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18).
[2]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
[3]Ansoff I. Corporate Strategy[M].New York: McGraw Hill,1965.
[4]胡锦涛. 在慶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1-04-25(1).
[5]宁滨.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N]. 人民日报, 2012-04-19.
[6]Bonaccorsi A. Piccalugadu A.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J].R&D; Man-
agement,1994,24(3):229-247.
[7]Etzkowita H. The triple helix: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J].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8.
[8]Plewa C, Quester P. Key drivers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ompatibility and personal experience[J].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2007,21(5):370-382.
[9]Carayannis, E.G.et al. Leveraging knowledge,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n forming strategic government university-industry (GUI) R&D; partnerships in the US, Germany, and Fran-ce[J]. Technovation, 2000,(20): 477-488.
[10]Jin Chen,WeiweiYe.The mode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service: A case study from China[J].Proceedings of the 4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2008:1471-1475.
[11]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