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议论文具有思辨的品质

2018-03-26 08:28赵瑞华
求学·素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逆境论点风雨

【考题演练】

(徐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人生路上,有时阳光明媚,有时风雨交加。而我们应该这样: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中像个大人。

【佳作呈现】

做阳光下的孩子,在风雨中坚强

江苏省运河中学高三(1)班 吕胜

①千年前的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揭开了顺境阳光与逆境风雨的思想序幕;而千年之后历经人生起起伏伏的张爱玲缓缓道出:“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可见,人生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风雨交加,我们要做个阳光下的孩子,但在风雨来临时要有大人样的坚强。

②三毛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她已不会再对失去的苦苦强求,而是对得到的心怀感激。在阳光下做个孩子,不是幼稚,而是保有一份对美好世界心生喜爱的纯真。丰子恺曾讲述自己的孩子将战时的逃难看作全家出游,满心欢喜地奔跑在炮火铺就的道路上。硝烟森林中,童心之纯净美丽展露无遗。在明媚的阳光下做个孩子,就是要让温暖的阳光照进心田,以纯真感激之心接受世界的善意,然后报之以爱。

③但人生总有风雨,难有“潮平两岸阔”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在经历风雨时像个大人,学会在风雨中坚强。范仲淹曾高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面对人生的风雨,雪莱也用“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来表达自己坚定的意志;菲茨杰拉德逆水行舟唱响爵士乐曲,而波德莱尔则在整个法国风雨之中缓缓前行。人生向来需要坚强。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之下用力推车,渡边彻迷失在挪威的森林中但坚持救赎,郝思嘉坚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而孙少平也坚强地拼搏在平凡的世界中。凡此种种,无不告诉我们,风雨之中,无人为你撑伞,你必须有大人样的坚强!

④在阳光下做个孩子与在风雨中拥有大人样的坚强并不冲突。温暖的阳光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美好的时间与世界让我们寻得力量,让我们茁壮成长,在风雨之中独当一面。而在风雨之中的坚强又让我们学会珍惜阳光,感激世界,从而懂得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做好在阳光下的孩子。

⑤赫尔曼·黑塞曾言:“我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个探索者,但我已不再占星问道,我开始倾听内心深处的低语。”因此,要做“阳光下的孩子”和“风雨中的大人”,最重要的便是从我们的心灵出发,顺从心之呼唤,以一颗干净而纯粹的心来感受变化的世界。在顺境阳光下探究己心,得“胜不骄”;在逆境风雨中磨炼心灵,要“败不馁”。阳光明媚,我们要用纯真之心映青天;风雨凄凄,我们要凭坚强之志待霁虹。当我们以澄澈之心映照世界,阳光便更美好,风雨也会如平湖净水,只掀微漪。

⑥《幽梦影》有言:“处事须带春风。”所以,我们要以赤子之心盛阳光;歌词传唱“阳光总在风雨后”,所以我们当凭大人之躯渡风雨。愿你我都能做个阳光下的孩子,在风雨中坚强!

【创作心得·吕 胜】

刚刚拿到试卷,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到有作文题的那一页。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人生”“阳光”“风雨”这些词,可想而知,作文所给的材料应该是比喻性的材料。于是,我将人生顺境比作明媚的阳光,将逆境比作人生中所经历的风雨,自然引出“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中像个大人”这一中心论点。至此,我结束对作文的第一眼窥探。

做完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我又将作文材料读上了两三遍。之后才发现,命题者也许是想让我们探讨一下在阳光(顺境)中和风雨(逆境)中我们应当怎样做,即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才是写作的重心。

至此,文章的大概结构便在我的脑海之中初现雏形:引出中心论点,分层讨论,辩证分析,最后阐述怎样做。

虽然略觉不妥,但我还是将“塞翁失马”用作了引言,因其可以牵出人生顺、逆境的一些特点。而紧接着选用的张爱玲的话,在我看来是与主题较为贴切的,所以我顺势以此引出中心论点。

既已立论,便要论证。首先要谈对第一句“在阳光下像个孩子”的理解。“阳光”很好解读,而“孩子”,在我个人看来,则是这篇作文的一个要点。如何理解并阐释“孩子”将成为关键。于是我便想象了一下孩子们的特点,他们可爱、天真,世界在他们的眼中永远是纯净澄澈的。之后,我便用了一个丰子恺的孩子的例子来体现孩子的天真可爱,也指出在阳光下做个孩子就是要“以爱报爱”。

接着,便是对第二句“风雨中像个大人”的论述。我觉得这个论述还算容易。逆境之中,我们需要坚强——大人就是可以坚持一些小孩子坚持不了的事情。相信很多考生与我一样会自然想到范仲淹的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将其用到作文之中。与此同时,我不久前看到的雪莱的名言也随之浮现在我的脑海。行文至此,我又想到一些高考优秀作文运用大量点例的样式,便觉得可以模仿着写写看。于是,我便列举了逆水行舟的菲茨杰拉德、近期比较火的波德莱尔以及一些文学作品的主人公的事例。他们的身上都带有较浓的人生逆境不惧风雨的色彩,我将之连成一线,完成对第二个论点的论述。

第三部分的辩证分析只是大体上点了一下“在阳光下的孩子”和“风雨中的大人”的关系,自认为材料的辩证色彩并不強烈,所以便没有深究,算是只抓皮毛。

最后便是“怎样做”。我认为无论人生顺逆,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应当从心灵出发,如此才能达到“在阳光下做个孩子,在风雨中做个大人”的境界。在借引赫尔曼·黑塞先生的话之后,我提出了做法,但阐释稍显空洞,略觉无力。

收尾的时候,《幽梦影》的“处事须带春风”就闪到了笔尖上,而进考场时放的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也被我现学现用。在一个小小的对称句式后,点题,结束!

【导师点评·赵瑞华】

思辨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有品质的议论文,突出表现在立论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这是一则比喻型的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两句话,前一句话旨在交代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事实:生活中阳光与风雨共存;后一句话则是表述的重点,命题者旨在引导考生思考,既然风雨无法避免,那么该如何面对。而理解该题的关键就是对“阳光”“风雨”“孩子”“大人”这四个核心概念的比喻义的把握。“在阳光下像个孩子”,是指生活顺心时,我们要跟孩子一样,拥有一颗清澈而明媚的童心,不世故,不做作,更不迎合;“风雨中像个大人”,则指在生活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要像个大人一样,收敛起你的孩子气,拿出你的勇气和担当等。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风雨,看似矛盾对立,却又是相互统一,也因此构成了美好的岁月。基于以上理解,立意时可以侧重“在阳光下像个孩子”与“在风雨中像个大人”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

本文作者选择了将二者结合起来。文章一开篇就旗帜鲜明地立论:做阳光下的孩子,在风雨中坚强。在立意上,作者紧扣材料的关键词,兼顾两面,抓住了要害,体现出思辨色彩。在架构文章结构时,作者呈现了一个逻辑清晰的“总——分——总”结构形式。作者先论证第一个分论点(在阳光下要做个孩子),再论证第二个分论点(做个大人,在风雨中坚强),然后再将两者放在一起做辩证分析,逻辑严密。在阐释“在阳光下要做个孩子”时,作者运用否定思维,向核心概念的反面去想,用了“不是……而是……”的句式,构成排比,增强了论证的力量,富有智慧。而在论证“做个大人,在风雨中坚强”时,作者则是使用了多个点例,内容丰富多样,在语言表达上又精炼节制。接着,作者将两个分论点放在一起做辨析,虽只是蜻蜓点水,但不可否认还是拉紧了论证的逻辑链条。文中大量使用关联词,彰显了文章的论证思路。

该文思辨色彩浓厚,内容丰赡,思路清晰,结构谨严,表达生动,故可判为一类文下64分(满分70分)。文中使用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在考场上尤为难得,不仅使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还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扎实的积累功夫,这是博得阅卷老师青睐的好方法。当然,文章对材料的使用要考虑与观点、主题的关联,在材料与观点之间还须搭起“分析”的桥梁,对若即若离的材料要果断剔除,比如文章开头所引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该材料是在言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祸福可以互相转化,与本文所要谈论的顺逆并无直接关系,再如文章結尾所引“处事须带春风”,用此支撑“以赤子之心盛阳光”,也出现了思维断裂。

[“核心素养框架下高中写作素材积累策略的研究” (C-b/2016/02/05)课题成果]

猜你喜欢
逆境论点风雨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going Coastal
你说风雨中,一块钱算什么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完形填空Ⅳ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