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在“键盘时代”中,是否还有必要写一手好字呢?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2%的受访者觉得现在写字好看的人少;48.3%的受访者大部分时间用键盘打字,偶尔手写;57.7%的受访者认为“键盘时代”仍有必要写一手好字。
这大概是一个尴尬的现实:一方面是能把汉字写好的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希望全社会都来重视汉字书写的人越来越多。在“从前慢”的日子里,大家都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于是我们把汉字的书写和人品人格“打包”在一起。这倒并非牵强附会的迷信,道理很简单:能耐下性子磨炼书法的人,脾气估计也暴戾不到哪儿去。汉字不仅是表情达意的传播工具,更是凝练人情的生活载体。或因如此,古人有言,“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汉字书写的凋零,大概是两个因素使然:一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书写的功能暂时出现用进废退的假象。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7年9月末,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2.3亿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40%。在“键盘时代”,手机成为“人体新器官”,书写在传统沟通中被键盘与语音视频取代,是科技革命的大势所趋。加之传统教育的指挥棒失准,本该手写的东西也一律用键盘代之。二是书写艺术的寥落,汉字的艺术功能亦会遭遇转型期的阵痛。从汉字来说,书法、碑刻、篆印,乃至识字、解字、说字等,上下五千年的淬炼与淘洗,构筑起中国人母语文化的根基。遗憾的是,这些由汉字演绎而来的文化品类,有的成为高端的附庸风雅之作,有的在功利主义成功学的辗轧之下“零落成泥碾作尘”。
而今,汉字仍有复兴之必要。这并非说每个人都要成为书法家,但日子再忙、步子再紧,亦不能忘却初心、疏离了汉语文化。在2017年央视《开学第一课》上,“字以溯源”章节让观众颇感震撼。王宁教授现场演示了“正”“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正直的汉字、正直地做人,书写之中的历史感、书写之间的传承感,显然不是冰冷的键盘能替代的。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符号与精魂,汉字书写更是文化传承的方法与路径。提笔忘字,某种意义上约等于数典忘祖。
这些年,自上而下对汉字书写的推广亦是殚精竭虑。只是,恢复汉字书写功能,彰显汉字书写之美,仅仅靠基础教育之力,总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全社会都來关注汉字书写的命运,这一个个民族文化的精灵才会成为诗意栖居之所在。
(文章选自《中国教育报》)
【写作借鉴】
该文点评的是时代尴尬病:“键盘时代”汉字书写日渐式微,而写得一手好字又是许多人所向往的。面对这一矛盾现象,作者的整体思路是首先以事实摆现象,说明这种矛盾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了,应该引起人们的思索。其次,作者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分析原因时,作者先分析的是为什么人们向往写得一手好字这一心理。作者紧接着又分析为什么汉字书写没落了,将汉字书写的没落与科技发展和社会不良风气联系起来。最后回答如何消除这一现象,提出复兴传统、传承文化的主张。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济南市第一中学 丁长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