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瑀昕
2017年11月12日下午,湖南省沅江三中的高三班主任鲍方在自己的办公室被学生罗某刺伤26刀后抢救无效身亡。
罗某平时成绩不错,曾多次在班上考第一名,而事发前一段时间,罗某在学习上有些懈怠,曾被对他寄予厚望的鲍方批评了好几次。
事发当天,鲍方让学生看一部励志电影,写完观后感再放假,但罗某不想写,鲍方那时有些生气地和罗某说:“不想写就转班。”之后罗某拿着弹簧刀走进了鲍方的办公室……
行凶之后,罗某曾试图跳楼,最终被同学拦下。
年仅47岁的鲍方是益阳市优秀教师。在同学们眼中,鲍方和蔼风趣。平日里,大家都亲切地喊他“鲍嗲”,这是当地方言中,一种非常亲切的称呼。就是这样一位可爱可敬的老师,最终却死在了自己最爱的学生刀下。
而年仅16岁的杀人凶手罗某,则是个不折不扣的尖子生,他学习十分刻苦,曾考到全班第一名,年级前十名。因为学习成绩突出,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就在悲剧发生的前几天,罗某刚刚拿到了鲍方为他苦苦争取的“胡杨助学金”。
一个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一个是认真负责的老师。原本应该是双赢的局面,未曾想到最终却是一个失去生命,一个失去未来的双输结果。
内心渴望平凡,外界却期望过高
邻居说:“罗某成绩优秀,待人礼貌,很孝顺,很少出去玩,一回家就开始做家务,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他会杀人,而且我们也没有见过他和别人争吵过。”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一个外人眼中温顺寡言的孩子,为什么会用刀残忍地刺杀带了他三年的班主任26刀?他的愤怒和暴戾从何而来?
表面上看,罗某“很优秀”,但其內心却充满了自卑和焦虑。罗某属于效率型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从一开始的班级第二三十名冲到了第一名,家长和老师们都对他满怀厚望,希望他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然而,罗某的内心却没有因此而愉悦起来,家长和老师们的希冀与他内心的想法并不相符。他曾与多位同学谈到,自己只想考取本市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只想“过轻轻松松的生活”。然而,这一点却恰恰被家长和老师们所忽视,这种纠结一直折磨着罗某。在一次与鲍方的争执中,罗某内心的火药桶猝不及防地爆发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酿成一起无法挽回的悲惨血案。
原生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每起看似偶然的激情犯罪的背后,都有堆积已久的负面情绪,每一个残忍少年的背后,都有潜伏已久的家庭问题。
据媒体报道,罗某的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罗某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父亲便对他怒言相向,甚至实施家庭暴力。有邻居说,曾经看到罗某的父亲暴怒地把他摁在池塘中。罗某的家庭条件不算差,但罗某的父母对他十分苛刻,每周仅给他20块钱的生活费,鲍方还因此为其申请了贫困生补助。长期面对畸形的家庭教育,导致罗某心中愤怒与压抑的情绪持续升温,最终促使其产生不良念头,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班主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语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语行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青少年时期是人格成型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倘若缺失了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关怀,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出现轻生行为或形成反社会型人格,罗某的悲惨案例就为我们敲起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应试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心理辅导”
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不该为考试服务,更不该被分数绑架。教育的原点是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呵护和培育生命。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生命教育却一直处在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
罗某所在的沅江三中是一所封闭式管理学校,与很多重视升学率的学校一样,该校的学习节奏与作息制度极为紧张。按照惯例,高三的学生每月会放2天月假,每周日下午放3小时的周假。在这样环境下,高压学习已成为常态,学生的心理建设极易成为教育短板。
正如校方所反映的那样,学校已经多年没有配备心理老师了。让人惶恐的是,这并非个例。由于心理课程并不作为考核学生或升学要求的必要依据,所以并非所有学校都会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即便学校配备有心理老师,愿意主动向心理老师求助的学生并不多,因为在传统观念里,咨询心理老师似乎就等同于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而想让学生敢于倾吐心中的烦恼,绝非配备几位心理老师就能做到,关键还是让学生自愿敞开心扉,主动倾诉,这就需要建立并完善心理辅导机制。学校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和心理辅导体系的不完善,仍然是应试教育的一大短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起尖子生弑师案正是典型的青少年激情犯罪。激情犯罪者的常见特点是不谙世事、缺乏自控能力,且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类似的案例并不鲜见,在这些青少年的身上,青春的非理性冲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阶段中的一段激流,需要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引领青少年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是家庭和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可遗憾的是,目前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引导,在大多数家庭和学校教育里还是一个盲区。
青少年激情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此次事件,不仅有当事人自身心理品质脆弱的主观原因,家庭与学校对孩子心理教育的缺失也是促使惨案发生的重要原因。要想防范青少年犯罪,将手段残酷的激情犯罪扼杀在摇篮中,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就社会方面而言,需要传播正当的价值观念,减少暴力事件对青少年的影响;
其次,就学校而言,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辅导体系刻不容缓;
此外,家庭成员也需要多注意自己孩子的身心状况,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多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最后,就青少年自身而言,则需要加强思想文化素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出现心理困惑时,及时向身边的同学、朋友、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三字经》里也有“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古往今来,确实不乏严师带出高徒的例子。
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是一个博学而严厉的人,在三味书屋里,寿镜吾备有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但是都不常用;张治中的老师是他的叔父,他叔父对学生很严厉,学生背书时偶尔停一下,叔父手上的厚板就打下来,连张治中这种没有偷懒的学生也被打得额角留一道创痕,但就是这样的老师,大热天里也会拿扇子为熟睡的张治中驱蚊。
然而,“严师出高徒”这句话还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吗?近年来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案件发生在我们身边:
2015年12月,湖南邵东创新实验学校的高三班主任腾老师,在办公室约谈学生龙某及其家长时,被龙某持水果刀杀害;2013年9月,江西抚州临川二中的高三班主任孙老师在办公室备课时,被学生雷某割颈杀害;2008年10月,浙江缙云盘溪中学的初三学生丁某,沉迷网络游戏,谎称有病请假,被班主任潘老师识破后将老师骗至山上杀害。
这些案件中都有个相似的角色——严师!是的,在严师和学校的高压教育下,我们不仅要担心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自杀,还要为学生冲动之下杀死父母、老师而惊恐着。
但严师真的有错吗?如果老师不严厉,学生又没有良好的自觉性,那么学生还能在学校里自主地好好学习吗?要想有好的教育,就必须宽严相济、奖惩分明。因此,严师是有必要存在的,但也需要老师自身去把握尺度,松弛有度才能让学生身心健康。
西南政法大学特殊群体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主任袁林认为:“不能将未成年人犯罪的责任简单地归咎于社会外因。内因的重要性在于,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不一样,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体察入微,尽量和受教育者成为朋友,去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而非管理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设定。”
鲍方对罗某既器重又严格,让他住在自己家里,帮他争取助学金,特别关照他,让他坐在班里最好的位置。但对于鲍方的这份格外的关照,罗某并未觉得这是一种恩惠。有同学说,罗某不喜欢鲍方,反感他的严厉批评和严格要求。罗某说:“(鲍方)老师太严厉了,我既为出校时间被挤占感到憋屈,更为他通知家长的做法感到愤怒,以致太激动,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了。”
一方面,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鲍方对尖子生罗某的要求过高,管教过于严厉,和罗某“只想考一个本市的普通二本院校,只想过轻轻松松的生活”的想法相冲突;另一方面,罗某在原生家庭的成长过程中缺失温情教育,无法理解师长的严厉态度背后复杂的感情。老师与学生之间得不到有效的沟通,就此埋下隐患。
师生之间本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种种现实因素,我们往往难以平衡两者的关系。在如今的教育大环境下,老师与学生该如何相处,还需要我们对教育进行更深刻的探讨与反思。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将你的见解连同本刊评刊表一起寄到《求学·高分作文》编辑部,与我们一起探讨事件背后的成長启示。你将有机会获得我们送出的精美奖品,并赢得“求学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复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