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2018-03-26 07:40陈巧娥
祖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预习激励学习方法

陈巧娥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变化。以往在课堂上学生不愿举手,常举手的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课堂显得比较沉闷。而教师以往比较注重教,学生以听为主,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较注重学生学的怎样,以小组讨论学习为主,学生变得乐学了,课堂教学变得鲜活了许多,教学气氛也活跃了许多。然而伴随这些变化,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这个问题来谈谈我对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预习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 激励 习惯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从我个人的角度认为课堂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获得自己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还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变化,我不断地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做好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目标明确的预习,准备充分的预习,是学生课堂有效性的保障,可以让学习新知识的整个过程事半功倍。既然预习这么重要,那么学生要怎么预习呢?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方法。我所教的是中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我把预习留在课下。平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初读课文,从字词入手。我要求学生先读一次课文,对于生字词,要求学生会读、读准音,明白字词的含义,然后能较为流利地朗诵课文,并想想课文大概讲了什么。在这方面我通常布置学生至少读课文3次以上,并要求家长在旁在注明已经读了几次,保证学生在家有读课文,对课文有大概的了解。此外,在早读或在上课前也会让班长带他们读当天的课文,以加深印象。

(二)再读课文,思考并标注。在读文的过程中,要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做标记。例如:用“○”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用“▲”标出自己容易读错的词语,用“?”标出疑难的地方,用“~~”或在词句下标点划出好词好句,用“( )”标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并在旁写上自己的感受,长期这样做,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增强。

(三)坚持检查,确保课前预习。设置预习问题要从易到难,例如,我的提纲通常前面都是字词的理解与概括主要内容,后面是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这样阶梯式的预习要求,可以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师还要持之以恒的检查,这样才能保证到学生认真地对待预习。每一课的预习我都会收上来检查,并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给予等级,这样学生每一次的预习就有了保证,课堂就会更有效了。

(四)利用好预习的提纲。虽然布置了预习了,但对于一些中下生,他可能会敷衍了事,读一读课文就算完事了。因此,我会出一些提纲来保证预习的效果。

总之,预习作为教学环节的第一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思考、体会,自会形成一种习惯,所以,教师抓好了课前预习,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

二、重视文本,注重养成学习方法

除了老师要重视文本外,我觉得学生也应该重文本。我们在课堂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才初读一次课文,字词还没理解,句子没读通顺,课文主要内容还不了解,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甚至直奔重点或中心去谈体会。但由于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由于理解肤浅,体会也不会深刻。

现在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里,通常都是小组讨论学习为主,但有些学生并不知道哪一句才是重點句子,也不会联系实际来谈感受。那么教师就要先教给他们谈感受的方法。刚开始,我们可以出示一段话为例,告诉学生通常总结性的话或描写精彩的语句都是较重要的句子。找到了重点的语句要谈感受,而有些学生经常泛泛而谈,或没有抓住重点来说,有时要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就更难了。此时教师可以以填空的形式或加点词来引导学生谈体会,例如《燕子专列》这一课,我出示这一段:“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要学生谈谈读了这段话的感受,可是学生并不是很会谈,那么我就在句子里把“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非常疲劳、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等词标成红色,这样学生就可以一下子抓住这些主要的词语来谈感受了。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也慢慢地学会找关键词来谈感受了。

三、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特别是在小组交流时,教师必须明确要求、规则和时间,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要讨论交流的问题,在学生遇到问题也要及时的给予引导。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也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对于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情感态度等也要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要适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对有创新的思维充分的肯定,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利用有效的点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鼓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提高学习效率。

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我觉得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培养好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也很难高效起来。我觉得在高效的课堂上,学生至少有以下两个习惯才能高效,一是认真倾听,二是学会组织好语言,能流利、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果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课堂必定很活跃,但是没有听清别人说什么,也不知道别人说得是对是错,只顾自己说也达不到发展的目的,所以必须养成学生认真听别人说的习惯,这样才有利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课堂才能高效起来。在听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思考就要想把自己所相表达出来,这时学生要学会组织自己的语言,把观点说清楚,不要乱说,也不要说废话,当然语言的表达是需要时间去训练的。如果这两个习惯培养的好,那么课堂有效性就更有保障了。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教师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以及学会学,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预习激励学习方法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