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荔
摘 要:技术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构成部分,研究发现我国技术贸易在迅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和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行业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允许自主知识产权少,技术贸易主体失衡,内资企业技术贸易竞争力较弱等重要不足;最后给出了提升我国对外技术贸易综合竞争力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对外技术贸易;特征;问题;提升策略
近几年,我国与技术有关的国际合作数量和规模也不断提高,技术贸易成为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技术贸易与一国的研发投入、技术进步、国内收入密切相关。技术贸易的快速发展催生出新产业和新业态,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维护经济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技术贸易在结构和层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題,对其进行的探讨能为我国依托技术贸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诸多启示。
一、当前我国对外技术贸易的总体特征
(一)技术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推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
2017年中国企业研发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8.8%,超过美国的7.2%和欧盟的7.0%,根据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居世界第22位,较去年上升3位,创新效率位居世界前三。2017年前3季度,我国共登记技术进出口合同9979份,较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5%,合同金额实现约380亿美元;其中涉及技术出口的合同占比51%强,合同金额14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3%,技术进口合同占比约49%,合同金额达到238.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4.7%;所涉及的各种技术转移中,50%以上的技术进口为专利技术许可及其转让,超过63%的技术出口贸易涉及技术咨询与服务。2017年前3季度月,涉及技术进出口比较集中的知识产权、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进出口同比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增幅分别达到38.8%、36.9%、24.5%和22.6%,已经成为对外服务贸易的增长亮点。其中,技术和知识产权使用进口占比达到8.4%,出口占比达到7.7%,技术服务进出口交易额分别达到557.2亿元和57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0.8%,直接技术服务和技术服务较密集的知识产权、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二)技术贸易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软技术”贸易比重低但增速很快
我国已与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贸易联系,技术贸易已经从最初的引进成套设备和流水线为主向专利技术许可、合作研发等高附加值的“软技术”贸易转型,我国技术贸易格局正发生重要变化。据海关统计,至2017年3季度末,我国进出口总值20.29万亿元,同比增长16.6%;以技术服务和知识产权使用费为代表的“软技术”贸易总额仅仅2811.1亿元,在进出口总值中的占比只有1.39%,但同比增长39.8%。技术进口额的67%集中在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和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技术出口的50%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研发行业和软件业。至2017年11月,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额超过9875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10%,出口5213.6亿美元,增幅近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1263.6亿美元,增长15.3%;关键技术装备器件进口708.8亿美元,增长12.4%。
(三)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技术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根据科技部统计信息,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个专项1078个项目,中央财政支持215.8亿元,其中高新技术项目267项,经费59.2亿,分别占比24.77%和27.43%;在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下,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已经超过销售总额的10%;以华为和中兴为例,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调查,2016年华为研发总投入103.63亿欧元,占净销售额的比重达到19.2%,中兴2016年研发总投入18.61亿元,占净销售的比重达到13.5%,在全球都居于先进行列。2017年1-9月,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1680亿元,近10年年均增速超过19%。至2017年初,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出口从十年前的3.9亿美元增长15倍至57.6亿美元,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服务和软件技术出口从0.2亿美元增长近300倍至63.6亿美元,在技术贸易中占比从2%左右提升至27%;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新技术不断涌现,至2017年初,我国技术服务贸易额达到875.4亿美元,在新兴服务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已超过1/3。以上海为例,2016年上海技术出口合同金额在全国占比接近15%,以专有技术、专利技术许可转让以及技术咨询与服务为主的合同占全市技术引进合同总额的90%以上。在大规模投入的带动下,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技术贸易迅猛增长,技术贸易结构优化明显。
(四)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带动了大量装备产品的出口
2017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过10%,全年出口高技术产品达到4514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超过13.3%。以高铁为例,中国高铁已经完全掌握了其先进的核心技术,国产化率已经超过85%;作为高铁龙头的中车产品已经出口10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超过83%的铁路使用中车产品,海外订单额超过80亿美元,目前中国参与的海外高铁项目投资规模接近9800亿元,已经逐步从输出产品过度到输出技术标准。核电技术的突破,以华龙一号、CAP1400为代表的中国核电技术迅速崛起,中国核电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带来核电出口新增量,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另一王牌;自中-巴恰西玛和卡拉奇核电项目之后,中-英、中-哈和中-波的核电项目展开合作,中国-巴西安哥拉核电项目和华龙一号在阿根廷已经有了实质性突破,还有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出口的上升,仅2017年前半年,我国就出口工业机器人5.6万台,价值同比增长31.5%,出口地前10位中有8个属于发达经济体,出口额超过3.8台,占比达到67.8%。此外我国在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了大量高端装备产品的出口。
(五)活跃的国内技术交易,为对外技术贸易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
截止2017年6月,我国共签订技术合同113807项,成交金额407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7%;其中技术服务合同较去年同期上涨19.8%,成交金额达到2070.9亿元,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的成交金额分别达到1377.2亿元、499.3亿元,同比分别实现涨幅31.5%、7.5%,技术咨询合同成交金额125.9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降幅为5.8%。从技术所涉领域来看,电子信息、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和现代交通等三个领域的技术合同成交规模最大;其中,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46.2%,达到1386.4亿元,城市建设相关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79.5%,达到746.3亿元,现代交通相关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86.8%,达到492.6亿元。从总体上看,企业依然是技术交易的主体,企业法人输出技术达到79837项,合同成交规模实现3637.3亿元,占全国技术输出的89.3%,较去年同期上涨26.2%;其次是科研院所,其在2017年上半年,共输出技术12106项,成交金额265.5亿元,较同期小幅上涨至0.1%。国内活跃的技术交易,不仅提高了技术研发所需各种资源获取的便利性,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也为对外技术贸易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二、当前我国技术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贸易进出口不平衡,主要“软技术”贸易领域仍处于逆差状态
我国在关键技术贸易领域仍处于逆差状态。2017年1-9月,我国技术服务进口557.2亿元,出口573.8亿元,尽管出现16.6亿元顺差,但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和进口分别为234.1亿元和1445.9亿元,尽管出口同比增幅超过493%,但依然出现逆差1211.7亿元;近几年在专利转让、专有权使用权和特许经营方面的年均逆差都超过了100亿美元,根据海关统计显示,2017年1-9月,我国与“硬技术”贸易较密集的装备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9.56万亿元,进口总额7.02万亿元,贸易顺差约2.54万亿元,技术贸易的顺差依然依赖“硬技术”贸易。以GDP超万亿的青岛市为例,2016年青岛市共登记技术进出口合同318份,金额3.59亿美元,技术进出口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合同金额占青岛市进出口总额的27.3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成为青岛技术进口第一大行业,其技术引进主要是生产制造业,技术出口中制造业占比70.8%,位居青岛市技术出口第一、二位的青岛朗讯科技和四方车辆股份公司的技术出口额占全市技术出口合同金额的68.37%,反映出我国技术贸易结构不均衡的现实问题。
(二)不同行业的技术贸易发展不平衡,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较少
技术贸易发展行业不平衡,当前我国登记的近万份技术成交合同中,从技术进口方面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三大行业的技术进口合同金额占技术进口总额的67%以上;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研究与实验发展行业、软件业是技术出口主要集中行业,其合同金额占比超过50%。以上海为例,上海全年成交技术合同进出口金额的90%以上分布在亚洲、北美和欧洲,所成交技术合同的行业90%来自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截止2017年9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中,技术服务和技术许可等占比不足10%,“硬技术”贸易进出口占比超过90%;我国专利申请量结构也反映了这种特征。根据《2017世界知识产权指标》, 2017年前半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56.5万件,在2016年总专利申请量中的占比为43.46%, 2017年前半年发明专利的授予量20.9万件,在专利总申请量中的占比仅16.08%。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中,我国发明专利拥有量在光学、发动机等6个领域与国外差距明显;从IPC分类看,2017年9月我国授权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G06(计算、推算和计数)、H01(基本电气元件)、H04(通信技术)、G01(测量和测试)等几大类,我国发明专利授权和技术贸易总额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三)技术贸易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且总规模偏小
根据国家海关和商务部统计,截止2017年底,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往来中,美国、德国和日本是我国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地,占中国技术引进总量的65%以上,美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我国技术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占中国技术出口总量的43%以上,美国是中国第一大技术贸易伙伴,中美双边技术贸易总额占中国技术贸易总额约31%。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地也集中在少数地区,其中香港、美国、日本和德国仍是我国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地,总占比达到60.5%以上;中国技术贸易呈现出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地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国和欧盟市场,占比超过60%,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来源地主要是韩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占比超过70%。至2017年初,我國的技术贸易总规模依然偏小,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中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0%左右,且进出口规模结构严重失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占比不足17%。
(四)技术贸易主体结构失衡,内资企业作用有待加强
我国技术进出口主体中,外资企业占比明显偏高,内资企业在技术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待加强。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截止2017年中期,外资企业技术出口占比超过70%,内资民营企业技术出口合同金额虽处于我国第二大技术进出口地位,但出口和进口金额占比仅仅12.7%和21.4%,国有企业技术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1.2%和7.02%;同年,我国外资企业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2478.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88%强,同期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仅仅335.9亿美元;在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上,外商独资企业依然保持主导地位;基本成因是在我国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很多跨国公司将部分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加工转移至我国国内,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为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正是这种局面的写照,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额高达2458.2亿美元,占当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7.3%。以青岛市为例,2017年前半年,全市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中外资企业出口额占比超过半数以上,内资虽然增速很快,但比重依然较小。这导致在技术贸易规模提升的过程中,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产品被外国掌控,对我国内资企业的技术成长和产业转型带来消极影响。
三、提升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一)搭建企业间的“资本+资源”整合平台,带动全产业技术升级
由核心企业牵头建立“资本+资源”的整合平台,吸纳产业内技术、金融等领先的企业入驻,使得企业在资本和资源上互通有无。借助平台技术整合优势,帮助企业在核心技术、专利等方面取得突破,培育重大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技术升级。借助平台人才优势,促进企业间的技术协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对外建设研发中心、实验中心、技术中心等创新协作平台,推动成套产品的开发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充分发挥平台资本整合优势,设立产业高技术发展基金等金融创新产品,以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多方出资的方式,重点支持和培育技术密集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变革,促进高端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力度。围绕核心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向上游和下游两个方向拓展产业价值链,形成以资本+资源整合平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平台和技术贸易效率提升平台。
(二)加快技术贸易结构调整,着力提高高技术商品出口比重
要进一步以我国技术贸易结构调整目标,打造“橄榄型”技术贸易结构。巩固和扩大中等技术商品出口,积极利用国内制造业较完善和健全的体系,推动出口商品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优势转型,完善国内工业生产梯度,保持我国在中等技术领域的贸易优势;着力提高我国中高和高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向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第一阵营前进。重点选择精密仪器、核电、高铁和其他关键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潜力型企业培育,强化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合力攻克瓶颈技术,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升级改造,促进高技术产品的价值含量和拓展國际市场份额。抓住中欧和中美技术深化合作的契机,争取发达经济体降低对中国技术出口的壁垒,强化引进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促进技术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断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技术差距,不断提升我国出口产品中的高技术产品比重,不断拓展国际高技术产品市场份额。
(三)创新金融工具,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间技术创新协同
技术贸易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依赖于巨大的技术创新要素投入,包括研发经费和科技人才培育投入,以及技术市场配套机制建设投入。技术创新投入体制和投入效率提升是技术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基本保障。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战略领域研究的支持力度,尤其是针对基础性研究和关键科技攻关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和完善技术创新基金金融工具,完善技术市场交易机制,提升全国范围内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协同。依托技术市场交易提升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技术外溢和技术扩散效应,提升国内企业和各类研究机构之间协同创新的机制便利,鼓励更多企业介入高技术产业链的合作生产,提升企业间技术互动学习、协同创新能力。教育和引导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积极氛围,以对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维护来保障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加大对技术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探索专有技术快速维权机制。
(四)注重培育技术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提升关键性和核心性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技术贸易竞争力增强,要把培育本土技术创新人才和企业置于关键地位,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高技术创新企业培育和孵化,释放企业和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活力。积极引进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关键技术创新人才和企业的培育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关键技术或者核心技术人才和相关企业的需求信息库,完善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的信息平台建设并实施动态化管理,强化高新区、创新研究院、高校、研究所等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着力强化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创新,推动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多行业均衡发展,形成点线突出又全面开花的技术创新格局。以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为牵引力,抓好创新型企业的分层培育和梯队推进的制度和市场建设,打造新型技术进出口企业,提升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