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婷
【摘要】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小学生丰富而宝贵的词汇库,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因而以具体而形象的事物作为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当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低年级;成语教学;读读背背
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学生丰富而有价值的词汇宝库。因此,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课堂教学,还是考试命题的提出,成语都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小学生的成语积累,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中指出要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为此,苏教版小学语文从第二册起,在每个单元里编排了“读读背背”这一板块,“读读背背”中含有一组成语和格言警句(或古诗)。
由于低年级学生感知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认字能力比较弱,还不會查词典,那老师可以运用什么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然而只要我们顺应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遵循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这一问题也不难解决。要让低年级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并不是要学生给这些成语下定义,让他们把定义背出来。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还很难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以具体而形象的事物作为学生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应当是行之有效的。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教材中具体的成语,谈谈我的成语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学习成语更加方便,“读读背背”里编排的成语基本上都和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有一些联系。所以,我们教学成语就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如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练习8“读读背背”中的成语:
临危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
这组成语是对杰出人物临危不惧、从容应变这一心理品质的赞颂。学生在本单元学过了课文《司马光》一课,知道小时候的司马光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里,场面很危险,别的小朋友都吓坏了,司马光却表现得与众不同——一点都不害怕,这就叫“临危不惧”。他当机立断,想到了搬起石头砸缸救人的好主意,这就叫“多谋善断”。别的小朋友遇到这种紧急的情况时都慌了,而司马光能够从容镇定,不慌不忙,这就叫“从容不迫”“方寸不乱”。教学生理解这一组成语,只要联系课文《司马光》的故事情节说一说,体会几个成语的意思,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读一读背一背,学生也就轻松地掌握了。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练习2中安排了“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四个成语,描绘了自然界美好的春光。而本单元编排的《春笋》《雨点》《小池塘》《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五篇课文也逐一展现了春天无限风光。教学中,我跳过课文,先学习四个成语。在一幅幅美丽的春光图片中,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初步感知了这四个成语所描绘的情境。看着看着,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他们语调高昂,满怀喜悦,把春天的美丽通过朗读展现了出来。于是我进一步安排孩子个别读、女生读、男生读、轮读、齐读、师生互读、拍手读,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好像对对子一样,孩子们乐读易记。在这样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朗读中,学生熟读成诵,体会了成语的音韵美。
鼓励学生回忆相关生活情境是理解成语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很多练习中的成语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时我们要关注学生非语言实践的生活经验的运用,把学生的各种体验融入对成语的感悟揣摩中,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语感,使他们积累成语,并能表达运用。如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练习1的四个成语:
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
这四个成语都是描写节日欢乐热闹景象的。组成歌,意思连贯,朗朗上口,再配以图文,好背易记。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内容,了解人们在什么地方(唐人街),什么环境(到处张灯结彩,空中焰火闪烁),大家在干什么(敲锣打鼓,舞龙,欢呼),表情如何(兴高采烈,喜气洋洋)。然后启发学生以春节为例,谈谈过节时的热闹景象,相继出示成语,联系图画,大体了解成语的意思。如:春节,是民间最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起大红灯笼,用彩绸做成彩球,悬挂在大门上,这就叫“张灯结彩”;年三十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这就叫“欢聚一堂”;春节到来,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华人,都在共同庆祝,这就叫“普天同庆”;节日里,欢乐的气氛,人们高兴的样子,就是“喜气洋洋”。在学生把成语与其表现的情景联系起来的基础上,再诵读成语歌,巩固记忆。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对于熟记成语的教学,同样是适用的。学生在成于象,感于言中理解了成语,积累了成语,也运用了成语。
有时候练习中的几个成语意思连贯,很像一首四言小诗。教学这样的成语歌,不要孤零零地解释四条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教。要让学生一边读成语歌,一边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力求进入成语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去。读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是干巴巴地念四个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读,要一边诵读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力求读出感情来,读出韵味来,有一种美的感受。这么一来,儿童凭借语言环境,就能意会到这四个成语的意思。如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3单元的成语: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这四个成语,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表达了一个中心:抱定一个宗旨,只要坚持不懈,顽强不息地干下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教学时,教师可联系《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帮助儿童理解成语歌的大致意思。(关于“愚公移山”,教师可以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让学生把它当作一首四言小诗来诵读。要读得铿锵有力,要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读出来。成语歌的意思明白了,四个成语也就自然理解了。
有些单元练习中的成语,似乎既脱离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同时又缺乏相关的生活体验。对于这些成语,更要注重插图的利用。因为教材中精美的插图巧妙地展现了这些成语的直观意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如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练习3中的成语:
跋山涉水、餐风饮露、水送山迎、赏心悦目
这4个成语描写了学生外出郊游,一路上很辛苦却又心情愉悦。由于这4个成语孤立于本单元课文之外,缺少与之相匹配的语境,同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又没有与之相似的经历。因此,我充分地发挥了插图的作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所画的景物“山山水水”,理解“跋山涉水、水送山迎”;观察人物的神情,体会尽管“餐风饮露”很辛苦,却难掩一路观光的“赏心悦目”。
插图的利用为学生有效地搭建了理解的平台,帮助他们体会了成语的意蕴美。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成语的编排是多样的,我们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的教学情景,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语文教学特点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自己去习得,自己去运用,自己去创造,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最后使学生爱上成语,爱上读读背背这一教学内容,爱上传统文化。
[1] 李小红. 浅谈如何巧妙学成语[J]. 成才之路,2011.
[2] 王绪华. 浅谈低年级的成语教学[J]. 新课程:教研版,2009.
[3] 刘艺慧. 多元学习法,有效学成语[J].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1.
[4] 王正义. 让低年级“成语串”教学换发生命的活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0.
[5] 张晓琴. 成语学习: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享受——浅谈读读背背中的成语教学[J]. 雪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