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剖析·探源:学生主体发掘的教学三部曲

2018-03-26 05:52顾海学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顾海学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应真正践行新课标的理念,让课堂教学基于学生的实际和问题,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梳理文脉、追根溯源、理解文意、探明思路、领悟主旨,让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学习方式真正发生,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核心素养

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新课标理念下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养成终身学习的品质,是新课标理念下新的教学追求。基于学生的认知,基于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理念下新的教学要求。亦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言:“为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应积极彰显学生主体的思想,不仅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和问题展开,更要将问题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劝学》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教学。

一、四遍阅读通文意

当下的语文教学质量低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缺少有质量的预习。语文学习不同于理科学习,理科文字内容少,数字符号直观,在数分钟内就可以明白要领,建立思维,获得收益;但语文学习的文本内容复杂,字数繁多,具有独特的主观人文思想,如果不预习或敷衍预习,很难在课堂的瞬间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也难以建立清晰的思考方向,更别谈收获了。特别是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更要经历一个从古文向现代文的二度加工,如果缺少有质量的预习,无遗是脑袋空空,不知所云,毫无课堂存在感。课堂成为他的傀儡,他成为课堂的傀儡。久而久之,教学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因此,要确保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让语文的学习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找寻自我,语文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养成有质量的预习习惯。以《劝学》教学为例,笔者采用四遍阅读法要求学生做好真正的课前预习准备。

阅读预习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预习形式,但囿于其是一个自觉性的行为,很多学生不会像书面作业一样,将其落到实处。而四遍阅读法是培养学生自觉习惯又带有被动而不得不完成的一项作业,所以它为学生做到有质量的预习提供了可检查的依据。第一遍,无参照裸读文本,重点是划分句子停顿,圈点不能理解的字词。这一遍的阅读主要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感知文言文的句读节奏,检查自己的真实基础。第二遍,参照文下注释再读文本,这一遍重点解决第一遍阅读中圈点的难以理解的部分字词句,让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有一个新的认识,并结合语境尝试推测其他词句。第三遍,借助工具书再读文本,重点解决第二遍遗留下来的字词句,同时要求学生梳理文本中自己新接受的重点字词句和整理借助工具书还不能解决的字词句。在以往的预习中,绝大部分学生做到第二遍就停止了,他们缺乏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是以往教学中学生惰性形成的结果。而翻检工具书,不仅可以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部分问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辨析思考能力。这一遍的阅读会在第二遍的基础上又有一个质的变化,他们在翻阅工具书、辨析词义选项时,对文本的理解又会有一个新的提升,而整理的重点、难点和疑难问题,是对自己实力的重新审视和评判。第四遍是基于第二、三遍的基础,是对第一遍句读停顿的再检验,比较理解前后的阅读差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做到阅读时文从句顺,意思明了。这一遍的阅读看似简单,但极为重要,如果学生能够把握文言文的句读节奏,那么他对句意的理解就相差无几了,并且为下一步理解文本的内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四遍阅读的基础进入课堂后,学生通过交流,互通有无,整合知识;通过师生问答,已知推测未知,解决自身疑惑,从而让学生智慧明达。

四遍阅读是一个从不会预习到学习预习的过程,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从混沌迷茫到清晰明朗的过程,是一个从可做可不做到不得不做的过程,是一个由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变化过程。如果语文教学能够做到这样有质量的预习,学生在课堂上也就有了真实的自我,有了课堂的存在感以及收益的自豪感。

二、梳通文脉破疑云

文从句顺、读通文本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研究的根本。读通文本不一定能理解文本的内涵,也不一定能理解作者写作的思路。很多的时候,困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陌生感,教师在展开教学时主要以教师的问题为主导,学生只能跟随着老师的方向踽踽而行。而问题的极具强制性,只能加重学生对内容的陌生程度,较好的办法是发现学生的问题或了解学生想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激发他们求学的欲望、探索的乐趣。如何基于学生的问题展开?以《劝学》为例,在学生四遍阅读、梳通文意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围绕《劝学》的内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阅读启示。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真实体会,这些文字如实地反映了他们对文本内容理解的程度,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佳切口。

通过批阅,笔者发现对于文本的理解,学生在四个方面呈现出同质化的理解:一是认为第一段的中心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二是认为文章的第二段主要在谈学习的方法;三是认为文章的第三段主要在谈学习的心态;四是认为“劝学”的“劝”是“规劝、告诫”之意。基于此,笔者将其整合为四个问题:第一段文字的中心是不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第二段是不是在谈学习的方法?第三段文字是不是在谈学習的心态?“劝学”的“劝”是不是“规劝、告诫”之意?并以此展开课堂的教学。面对这四个被怀疑的问题,学生畅所欲言,积极阐明自己的理论依据,课堂热闹,学生兴奋。有的坚持立场,有的开始怀疑,但谁也说服不了谁。笔者随即要求学生针对问题再读文本,同时以议论文应着重体现论据、论证、论点的要求,指导学生分析文本的内部逻辑关系,用结构图例的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抽丝剥茧,探寻荀子说理的终点。学生安静地剖析,激烈地交流,在几次的观点表达、反思质疑、修改论证之后,终于对前面的四种理解、四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以第三个问题为例,学生最后呈现出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通过该图,他们达成一致的理解,认为第三段文字的核心应该落在“积”上,强调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拥有道德,也就可以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圣人之境。“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采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真正的观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也是正面比喻论证。“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比喻论证,不仅与前面的正面论证形成对比,也更加有力地突出了本节的分论点。“骐骥一跃、驽马十驾,朽木不折、金石可镂”表面上看是在谈论“舍与不舍”的话题,但通过对比,作者要强调的是“不舍”,其实就是做事、学习要不断积累,坚持不懈,落脚点也是在“积”。而“蚓之用心一”与“蟹之用心躁”看似在谈心态的问题,其实不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说蚯蚓虽然没有螃蟹的“六跪而二鳌”的“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但它通过日积月累,最终拥有自己的居所,而蟹的急躁,不知积累,只能寄托于“蛇鳝之穴”。通过对比,再次强调了“积”的重要性。因此,这一段文字中的四组对比、十个比喻的目的是指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个分论点,即要想达到圣人的境界,就必须不断地“积善成德”,那么,也就自然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论如析薪,贵能破理。”通过结构示意图的方法对作者的论述思路进行抽丝剥茧,层层剖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将逐渐明朗,对写作的技巧也会逐渐熟练。如果教学中,教师能常引导学生探索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兴趣定会提升,学生的能力也定会提高。

三、追溯根源明主旨

主旨,是文字表达的归宿,是文章内涵的核心,是作者情思的终极。因此,理解或探究文章的主旨常常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于文本主旨的理解是较为浅表的。他们认为文章的内容概括、作者的情感表达、文章对现实的揭示等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果主旨的探究到此就戛然而止,很明显是不够完整的。因为,这只是对于文字内容的理解,缺少追根溯源的深入追问。关于文章的主旨,文字表现出来的内容、情感和思考是其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进一步的追问,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些内容、情感和思考?是基于怎样的情境、怎样的动机写下了此文?从而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荀子的《劝学》,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很多老师依照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认为是在表达荀子有关学习的主要观点及学习的基本道理,落脚点应该在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如果此时,教师能够追思一句“作者为什么要表达‘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呢?”恐怕很多教师就不再认为这篇文章只是在简单表明个体的学习主张了。

那么,《劝学》的主旨应该是什么?又该如何去追根溯源呢?在梳理完文本内容,理解了标题“劝学”的“劝”之后,笔者对学生的理解展开追问:荀子劝勉人要学到怎样的程度?荀子为什么要勉励人进入“君子”“圣人”的境界?并要求学生带着这些易解或不易解的问题在课后借助书籍及多媒体寻找答案。通过交流汇总,关于《劝学》的写作主旨,学生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责之所在,对学生求学的劝勉。荀子五十岁游齐,曾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稷下学宫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机构,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身为学宫最高长官的荀子,践行儒家思想,宣扬儒家思想,劝勉学生受业求学,是其职责所在。二是继承并宣扬儒家的“君子观”。儒家思想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荀子继承并弘扬这一主张。《劝学》节选中三次提及“君子”,分别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以“君子”为道德之楷模,学习之榜样,引领众人效仿君子,通过学习达到君子之境。在《劝学》原文中,荀子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在《儒效》篇里又言:“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 宣扬君子讲话必依循一定的原则,行为有一定的标准,这样才能道德高尚,达到最高的境界——“圣人”,而“圣人”也正是荀子所追求的人生至境。三是强化自己的“性恶论”,弘扬儒家“义、礼”的核心思想。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其言:“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因此,荀子提出“明礼义而化之”的观念,他认为人的自然性如不加以节制,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健康发展,还会扰乱社会秩序,造成社会危害。只有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才能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缩短与君子的距离。其在《儒效》篇里说:“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积,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就是强调师法是摒除恶念、积累善行的重要途径。而他提倡的“学至于行之而止”,也是要求让主观的道德行为符合现实的社会道德规范,最终达到“德之极”的地步。所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所以,荀子之《劝学》归根结底是在宣扬自己的儒家之道,即通过学习进入“君子”之行列,成为“君子”摆脱“人性恶”的生命起源,进而践行儒家“义、礼”之核心思想,最终到达“圣人”之高地。

主旨,需要师生通过文字读出内容、情感、思考,这是基本要求;更需要师生追根溯源,不断追问,力透纸背,发现深层的内涵和价值。如此的教学,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色,也才能触动灵魂,直抵人性。

语文教学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思想转变和方式变革。在以学生主体为教学理念的当下,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學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课堂教学真实发生,从而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方勇,李波.荀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张晓芳. 从《劝学》看荀子的君子观[J]. 中学语文,2013(30).

[4]王均江,贺朝梅.《劝学》劝的是什么[J]. 文学教育(下),2012(11).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