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2018-03-26 02:15杨嘉悦彭维新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传统大学生文化

杨嘉悦 彭维新

前言: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核心力量,国民的文化程度越高,国家的综合实力越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在一代代的传承下进行发展延续,其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习俗、历史传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能够展现出中国的特征,是我国在国际发展的重要标志。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民、社会、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灵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担负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大学生需要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概述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文化多元化的格局逐渐形成,并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文化多元化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高校需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从而担负起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得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支撑大学生的人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大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高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需要在社会政治与经济思想的基础之上,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进行融合,从而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普遍存在不重视的现象,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不足,导致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效率不高,不利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培养。根究相关调查可知,诸多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不了解,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例如,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兴趣调查,在提出是否对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感兴趣时,仅有20%左右的大学生表示感兴趣,32%左右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40%左右的学生表示一般感兴趣。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二)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不足

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主要是由于高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诸多方面教育资源缺乏,教育力度存在不足现象。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相关介绍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与书籍缺乏。现阶段,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展,主要采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教材,其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较少,并且课程的课时有限,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效率下降。(2)教学方法比较老旧。高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3)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高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较少,使得大学生缺乏传统文化学习途径,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三)家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缺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观念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家庭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家庭文化教育主要包括学生的生活习惯、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观念素养等。一般情况下,家长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知识,会给学生带来文化熏陶,有助于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培养。但是在实际当中,大部门家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不重视,家长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足,未能起到引导作用。新时期背景下,家长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将学习成绩作为学生培养的关键,忽视了文化道德教育,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培养受到阻碍,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多元文化的冲击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各国经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世界多元文化格局逐渐形成,阻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较大,对于多元文化认识较多,容易产生对传统文化不自信的心理,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西方文化的传播对大学生文化自信产生消极影响,随着西方节日文化、生活习俗的渗入,掀起了过西方节日的圣潮,导致大学生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2)随着网络的普及,各国文化开始交融,国外文化的冲击,使得学生对于国内传统文化存在偏见,逐渐产生不自信的观念,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在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途径

大學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培养,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能够增强国民的道德观念,同时能够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高校需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大学生文化自信进行引导,培养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鼓励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实践,从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一)提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效率。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渗透途径,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需要以社会政治与经济思想为基础,高校思政课程需要增加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2)创设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为了促进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培养,高校需要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从而构建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途径,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基础保障。

(二)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正确引导

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重视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正确引导,从而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正确引导,具体的引导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幫助大学生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为了培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需要提高大学生对传统认识的重视,使其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高校需要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例如,高校可以组织书法活动、绘画活动、戏剧欣赏、器乐活动等,从而吸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注意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2)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学生文化保护的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需要历代国民的保护与传承,从而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高校大学生需要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防止外来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冲击,进而形成较强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三)激励大学生自觉实践优秀传统文化

激励大学生自觉实践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培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对于大学生自觉实践传统文化的激励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股利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展,教师需要引导大学生自主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从而促进大学生实践传统文化。大学生需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要求自己,通过自身实践去保护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在生活过程中利用传统文化进行自我教育,并且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2)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高校需要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通过自身实践去宣扬传统文化,担负起民族文化的弘扬责任。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多元支撑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较大冲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多元支撑。高校、家庭、社会等对于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家长需要以身作则,通过家庭环境熏陶,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提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政府需要构建传统文化弘扬场所,例如,建设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等。此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多元支撑,需要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引导。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创新教育模式,利用网络进行传统文化宣传,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结束语:本文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在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不足、家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缺乏、多元文化的冲击。文章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多元支撑,激励大学生自觉实践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正确引导等方面,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在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途径,进而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兰州工业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少年力斗传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