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东
在日本奈良的东大寺大殿的西北角,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宝库—正仓院。
在正仓院的藏品里,有一件精美绝伦的螺钿(diàn)紫檀阮咸,雍容华丽,堪称国宝。原来,“阮咸”一词有两种不同的注解:(1)阮咸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位大名士,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个性张扬、肆意任性的牛人;(2)阮咸又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弹拨乐器。以前人们都称之为长颈琵琶、秦琵琶。魏晋时期的音乐家阮咸不仅秦琵琶的演奏技艺超群,平时爱动脑筋、爱琢磨的他在秦琵琶的形制与构造的改良上,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纪念他,后人就以“阮咸”来命名这件乐器。这是我们民族乐器中唯一用人名命名的乐器。
大名士阮咸运气很背
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南)人,是魏晋时期的大名士。他是阮籍之侄,因为叔侄两人都在“竹林七贤”的花名册上,为了更好地区分,人们称呼阮籍为“大阮”,称呼阮咸为“小阮”。
阮咸生性不拘礼节。他与叔父阮籍关系很好,两人经常在一起酗酒狂欢,喝得醉醺醺的,光着胳膊勾肩搭背游走于竹林间。当时,观念守旧的人,都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认为他们行为不端。
阮咸曾经当过散骑侍郎,说白了也就类似于皇帝身边的顾问、秘书之类的闲职,根本就没有半点实权。
后来,阮咸的好朋友山涛当上了人事部长(尚书吏部郎),掌管全国官员的任免、升降与调动大权。山涛非常欣赏阮咸的学识和人品,于是,他就向晋武帝司马炎推荐,准备提拔、重用阮咸。可皇上根本就不认同,毫不含糊地动用了一票否决权。原来,有人私下里向晋武帝打小报告,揭发阮咸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嗜酒如命,二是自大、爱吹嘘。你想想,一个头脑清醒的皇上,怎么可能对一个牛皮哄哄的酒鬼委以重任呢?
客观地说,是阮咸自身的坏习惯,断送了他的锦绣前程,这也怨不得别人。
打小报告的原来是他
那时,还有一位才华卓著的音乐家,他的名字叫荀勖(xù)。
荀勖,西晋开国功臣,是著名的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他精通律学,在音乐理论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还创制了笛律十二支。
当时,荀勖是执掌全国乐礼的最高长官,他位高权重,为人很自负,他认为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天下第一。有一次,荀勖自造新律,邀请阮咸过来一起欣赏。阮咸认为新律不合乎古韵雅乐的规范,未能很好地体现音乐中的和谐,就如实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荀勖一听,非常恼火,认为阮咸胡说八道,是在故意拆台出他的洋相。荀勖心里非常记恨阮咸,就找机会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处处排挤他。
大名士阮咸脾气很怪
魏晋时期是一个政治动荡的年代,处处暗藏杀机。许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司马氏集团把控朝政、清除异己的做法很反感,不想和他们狼狈为奸。他们对当局抱着不合作的态度,因此他们的生存处境极为凶险。
许多情趣相近的人,为了避祸于乱世,试图远离政治漩涡,他们常常聚于山林之中喝酒纵歌。
阮咸不喜欢与生人交往,只喜欢与同族的人以及相熟的好朋友在一起喝酒、弹琴、唱歌。阮咸觉得用那种小酒杯子喝酒,一杯一杯斯斯文文地喝不過瘾。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干脆找来一个大口的瓮(wèng)子盛酒,大家围在一起,直接把头伸在瓮子里,爱喝几口就喝几口,也省得倒酒。
那一天,阮咸与客人们都喝高了,大家晕晕乎乎的,就围着酒瓮子手舞足蹈跳了起来。这时候,一头馋嘴的猪跑了过来,也好奇地到酒瓮子里尝了几口。
有人想要过去驱赶,阮咸却大不以为然,“哎哟喂,它爱喝你就让它喝几口呗!我们也不在乎那一点儿。”说罢,他就毫不嫌弃地坐在猪的旁边,陪着猪你一口我一口地喝了起来。
有人揶揄(yé yú),说阮咸不讲卫生。阮咸反唇相讥:“你们也许都认为猪不干净。可在我眼里,好多人比猪更龌龊(wò chuò)啊!”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阮咸就属于后者,他已经死了,可他却把自己的名字留给了一种乐器。所以,千百年来,阮咸这个名字,一直活在清澈圆润的音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