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健教师队伍 振兴区域教育

2018-03-26 07:19蒙秀溪张林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桂林市名师教师队伍

蒙秀溪 张林

“我作为一个农村老师,能够参加市级基本功大赛,已经很荣幸了,没想到还获得了评课项目一等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要感谢‘师傅,更要感谢城区为教师成长搭建的平台。”桂林市平山第二小学教师廖晓英感慨道。

走上教师岗位才3年的桂林市铁路西小学教师毛雨晴也有同样的感受。2015年是她参加工作的第二年,那年她参加了象山区第一届数学新教师师徒结对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那次获奖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这几年,城区很重视教师培养,给我们创造了各种学习的机会。”毛雨晴老师说。

这些教师的成长,是桂林市象山区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果。近年来,该城区“以点带面”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以培养本地名校长、名师为“点”,以开展全员培训为“面”,充分发挥名校长、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提高城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力地推动了象山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种思路:培养名校长,打造名学校

截至2016年,桂林市宁远小学校长蒙艳已拥有12年校长任职经验。12年里,她参加过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校长资格提高培训班,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合格校长的基本条件。“但是,真正的成长主要在这两年。”蒙艳校长说,“城区启动了名校长工程,创造各种条件让我们参加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领航工程培训、桂林市名校长工程培训,甚至是国家级的校长培训。经过这两年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发生了质的改变!”

2016年,对蒙艳、农艳、陈萍等一批象山区的校长来说是一个“校长年”,因为在这一年象山区正式启动了“名校长工程”和“名校培育工程”,目的是通过一批名校长的培养,带动一批名校的发展,再由名校长、名校带动城区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对于学校来说,校长是‘领头羊,校长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发展品质。而对于教师队伍来说,校长是‘领头雁,关系着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名校长的培养对于区域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象山区教育局局长唐华镁说。

“名校长工程”和“名校培育工程”的启动,源于象山区教育局开展的一项关于学校办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根据象山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2014年象山区教育系统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研,结果发现整个城区的教育依然存在“强校不强、弱校很弱”的问题,而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缺少真正的领头人。

2015年12月,象山区教育局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举行“名校长工程”培训签约仪式,标志着象山区“名校长工程”正式启动。根据协议,象山区教育局负责安排培训人员,吴江区教育局则委托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负责制定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并组织培训。2016年3月、5月和10月,双方共举办了3次名校长集中培训,培训围绕“学校发展规划的认识与实践”“校长的想象力”“名校成长的核心要素”“在文化的进步中迈向自由境界”“媒体看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视角”等多项主题展开,参训人员还实地参观了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吴江经济开发区天和小学、苏州市实验小学、苏州市第十中学等名校,获得了直观、丰富的印象。

“这些培训很切合我们的工作实际,特别是这种专家报告和实地参观名校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让我们对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管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桂林市平山小学校长陈萍说,“这样的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还能让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名师、名校长,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對我的成长很有帮助。”

与此同时,象山区“名校培育工程”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桂林市民主小学是“名校培育工程”项目学校之一。该校始建于1938年,80年的办学历程积淀下深厚的学校文化,使其成为桂林市3所重点小学之一。2016年,该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农艳校长运用“名校长工程”学到的SWOT分析法(从事物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等进行综合研究,得出一系列具有决策性的结论)对学校的办学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儒雅文化”,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一所环境优美、师生儒雅的学校。

“如今,我校办学定位更加明确了,我们很有信心将学校打造成一所优质学校。”农艳校长如是说。

两条主线:内外发力,培养本土名师

2015年获象山区“组块教学”专题研究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2017年受邀在广西小学语文研究与应用基地校教学成果展示上做题为《复述,让孩子成为会讲故事的人》讲座……桂林市回民小学教师刘莉自豪地与记者谈起自己近两年获得的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育局组织的培训,离不开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和引领。我工作20多年了,近两年才真正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刘莉老师说。

刘莉老师所说的“名师工作室”,是象山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组块教学工作室”(以下简称“薛法根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5月。早在2004年,薛法根老师便与象山区的教师建立了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因此当象山区教育局提出组建“薛法根工作室”的想法时,薛老师愉快地答应了。“薛法根工作室”以组块教学研究为核心,采取“1+1+N”双导师培训机制,通过集中培训、小组教研、自主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当地语文名师,再由这批名师带动当地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据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张林介绍,“薛法根工作室”首批名师培养成员有25人,目前已组织开展8期集中培训,包括“单篇阅读教学”专题培训、全国“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发展课堂”研讨、“组块教学”主题课堂教学研讨、组块教学专题“同课同构”研讨等专题。“两年时间里,薛老师指导我们研究组块教学、做课题,我从中不仅学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更从薛老师身上体会到一名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精神气质。工作室第一期培训虽已结束,但我深深怀念那段蜕变的日子!”桂林市凯风小学教师袁婷感慨地说。

和袁婷老师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参加象山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工作室”(以下简称“朱乐平工作室”)的数学教师们。“朱乐平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12月,与“薛法根工作室”一样采用“1+1+N”双导师培训机制,同样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和集中研训、小组教研相配合的方式,旨在培养一批当地数学名师。不同的是,“朱乐平工作室”以“一课研究”为核心,首先由朱乐平老师和象山区的数学教研员根据教师需求确定课例,参训学员按年级分组后进行组内试教、磨课,设计出本小组的教案,最后由朱乐平老师组织汇报课活动,对各小组的设计进行深度研讨。

“‘一课研究的一个好处是一课一得,每个课例研究都能让所有老师参与其中,真正经历研究的全过程。不仅如此,朱老师还经常对我们进行面对面指导,让我们有更大更多的收获。”桂林市民主小学教师刘丽说。通过“朱乐平工作室”的培训指导,刘丽老师的教学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6年她的《1 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在全国录像课比赛中获一等奖,这两年她还多次获得自治区级、市级赛课一等奖。

在向外借力的同时,象山区也注重由内发力。随着“薛法根工作室”“朱乐平工作室”效用的逐步凸显,象山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名师引领在教师培养中的重要性,于是相继成立了7个由城区模范教师主持的工作室,覆盖了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与“薛”“朱”两个名师工作室共同构成象山区名师培养体系。

“今后,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创新外力引进机制,还要不断发挥本地名师的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培养更多本土名师。”唐华镁局长表示。

一种创新:“草根名师”的带头作用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决定区域教育发展的好坏。象山区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因此在大力培养名校长、名师的同时,并没有放松普通教师的培养工作。2015年,象山区提出“草根名师”的概念。所谓“草根名师”,其实是象山区给予教师的一种荣誉称号,要想成为“草根名师”首先要师德过硬、坚守教学第一线且业务能力强,还要通过市区统一考核,被城区教育局确定有做“师傅”的资格。

“草根名师”都是教学经验丰富且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他们当中有的是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有的是长久深耕于一线的优秀教师。“草根名师”是象山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主要负责对所在学校年轻教师和农村学校教师进行指导培养。

桂林市宁远小学侯玲是象山区首批“草根名师”之一,所承担的是“跟岗带教”任务,即由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安排几名边远薄弱学校的青年教师做她的“徒弟”,她和“徒弟”一起开展为期两周的跟岗学习。“刚成为‘草根名师时,我既感到荣幸又感到忐忑,很担心自己带不好他们。但后来我发现,这是一项双赢的工作。”侯玲老师说,“在我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徒弟,帮助他们成长的同时,我也从‘徒弟身上学到了新思维,发展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象山区二塘中心校教师唐丽薇从“师傅”身上学到的更多是课堂教学的设计技巧和把控能力。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师傅”上的《黄帝》一课。“如果是我上,可能会直接给学生答案,然后再进行分析。但‘师傅的课不是这样,她根据每个段落的具体内容,给学生一组词语,用词串的方式引导学生去理解、概括,这种方法很巧妙。‘师傅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唐丽薇老师说。

“草根名师”还承担“送教下乡”的任务。目前,象山区的27位“草根名师”已全部行动起来,开展了10多场“送教下乡”活动,为农村教师送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好地发挥了“传、帮、带”作用。“‘草根名师可以说是我们的独创,是一种投入少、收益高的培训方式,使得象山区的教师培训工作得以全面、深度地铺开。”唐华镁局长自豪地说。

由于城区教育发展的需要,象山区近年招聘了大批新教師,加强新教师的培养成为象山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象山区教育局制定了《新教师三年适岗培训方案》,明确了新教师培养思路:城区层面,象山区教育局根据新教师入职的需求,安排了书画、普通话、学科教学法等培训,并开展学科新教师优质课比赛、学科“师徒结对”教学技能比赛、教坛新秀评选和集中培训活动;学校层面,各校积极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活动,由“师傅”带领新教师成长,帮助新教师做到“会教学、教好学”。据相关数据显示,仅2016—2017学年,象山区新教师参加中国书画等级书法四级考试,就有3位获得良好等级证书,47位获得合格等级证书。

十二年探索积累、三年跨越腾飞。15年时间里,象山区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3年,象山区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有200多人次,其中有60人获自治区级以上赛课奖;教师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共72项,多项课题取得优良等级;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有300多篇论文获自治区级、国家级一等奖;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比赛,获市级以上奖励1 300多人次。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在于育人。要想做好育人工作,打造一支优质教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这是象山区大力建设教师队伍的初心,也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唐华镁局长总结道。

(责编 谢宗军)

猜你喜欢
桂林市名师教师队伍
六点一百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桂林市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初探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珍稀濒危植物在桂林市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