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的最近区走进历史

2018-03-26 02:16沈美莲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张学良

沈美莲

[摘 要]

历史是人的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历史课堂不是隔岸观火,而应当引领学生从“心”的最近区走进历史,在历史与现实、表象与真相、预料与意外、偶然与必然中层层追问,实现人与人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让有血有肉的历史走进学生的心里、叩动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

从生活到历史;从表象到真相;从“以为”到“意外”

【研究背景】

有一种历史课堂离“心”很远。例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圈划并记住了南京大屠杀的被杀人数及相关史实,整个过程轻松愉悦,但内心的麻木与漠然绝不逊于《藤野先生》中围观中国人被日本人杀害的中国人!最可怕的是这种隔岸观火的状态绝不是偶然,也不在少数。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内心的喜与悲也许与考试分数有关,但很少与历史本身有关。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在谈到历史的特征时也认为历史“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然而,历史课堂上的空洞说教和死记硬背,何来人的灵动和心的触动?笔者努力营建真正“走心”的课堂,从“心”的最近区,引领学生用心走进历史,让历史走进学生的心里,让课堂成为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让学习成为心与心的交流。

【研究课例】

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为例:

首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9月18日微信朋友圈的聊天截图,包括台历和警钟图片、“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等留言跟帖,另一张是县教育局“9月18日防空演练通知”,学生对这次演练已亲身经历……这些信息将学生的思路迅速聚焦在“9月18日”,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为什么成为国耻日?带着疑问观看视频并結合课文,初步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发动者、结果。

在了解九一八事变史实的过程中,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出现了争议:有人认为结果是沈阳被攻陷,还有人认为是东北三省沦陷。围绕学生的质疑,教师向学生推介张学良——当时东北地区最高长官、东北第一守土责任人。如果你是当时一名记者,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学生迅速质疑:为什么失败这么快?——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学生愤怒了,七嘴八舌地质问:有枪为什么不打?为什么不抵抗?——张学良自己在晚年口述的回忆录中说,“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张学良的判断正确吗?——学生迫不及待地寻找答案,很快找到史实:①1919年日本组建关东军司令部,就为侵略中国东北地区;②1927年日本就提出了侵略计划;③1931年经济大危机发生,日本希望通过战争摆脱困境。得出结论: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这一事件再次将张学良推向舆论的焦点。面对全国各界的关注和质疑,请你作为张学良的发言人,谈谈1931—1936年的这5年间,从当初的“不抵抗”到现在的“以下犯上”,张学良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学生从阅读课文中提出信息:①日本:占领东北后又伸向华北;②国民党:依然不抵抗,中华民族危机;③一二九运动,打击国民党政府的对日妥协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来;④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得出结论:到1936年,相对国共矛盾来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张学良希望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发生后,对于蒋介石是放还是杀,成为争论焦点。如果邀请何应钦(国民党)、宋美龄、周恩来参加座谈会,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学生的第一反应:何、宋主张放蒋,因为他们是国民党;周恩来主张杀蒋,因为蒋介石曾经屠杀了许多共产党人,是共产党的敌人。然而事实真相如何呢?阅读材料后,学生惊讶:原来历史真相并不是所看到的表象这么简单。

教育部2017年1月3日文件要求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作出这一决定的历史依据是什么?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向学生推介两个熟悉的人物:《蒋介石日记》1931年9月19日“夫我内乱不止……而况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杨靖宇,共产党员,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在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至此,学生明确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三省沦陷,国共两党态度迵异。虽然国民党政府还在妥协,但为了洗刷耻辱,东北人民和共产党开始了艰苦的斗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东北成为中国人民长达14年抗日战争的起点。

如今海峡两岸对张学良的评价如同黑、白两极:大陆把他誉为“民族英雄”,台湾定他为“历史罪人”,你怎样看待呢?——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研究反思】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以本课案例为例,学生的生活感知、表象认知就是学生的现有水平,从生活到历史,从表象到真相,沿着学生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层层穿越,学生的心情也随着历史事件的推进而为之悲、为之急、为之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情不自禁地成为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人,而不只是历史的讲述者或旁观者,这才是发自内心的学习,是真正的学习。历史课堂如何在“最近区”叩动心灵呢?

(一)从学生已知的最近区走进未知

历史很远,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作为一种存在,它已经消失。历史也很近,因为历史是延伸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马克思说:“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深处时才取得的。”因此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历史遗存和痕迹。寻找现实中的历史痕迹,例如本课中的微信朋友圈、学生亲历的防空演练、教育部关于十四年抗战的通知,等等,远去的历史瞬间近在眼前,变得真切、可感可知,由此展开追问,真正发乎于心,使学生情不自禁走进历史。

(二)从学生“以为”的最近区走进“意外”

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但又充满了偶然性。忽视必然性,看不清历史发展的大势;忽略偶然性,看不到历史发展的曲折。真正叩动心灵的历史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着自己的历史,随着历史事件的推进而预测着、分析着、发展着,然而学生看到的很多只是表象,对其中的复杂并不十分清楚,容易判断简单化、肤浅化,但这种“以为”正是学生学习的最近点,使跌宕的历史更加扣人心弦。本课中“九一八事变”的结果,从学生以为的沈阳失陷到整个东北三省沦陷的事实,学生对大大超出“以为”的后果,感到意外、震惊;西安事变发生后,几乎每个学生都以为何应钦一定会救蒋介石、共产党最可能主张杀蒋介石,事实却大大地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从而使他们更加清楚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博大胸怀,更加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三)从学生质疑的最近区走进真相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问题就是学习的最近点。本课教学中,当九一八事变后,学生群情激愤:东北军为什么有枪不打、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五年后,张学良为什么从不抵抗转变为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一个个的问号仿佛重重迷雾,一层层的追问直到解开心结。

【结束语】

任何一门学科,当只有记忆而没有智慧火花的闪烁与碰撞时,这门学科就陷入死境了。历史是人的历史,更需要人身临其境地体验感悟,而不是死记硬背。苏东坡《琴诗》中有这样的表述:“若言琴声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弹琴既要有琴还要有指头,两者巧妙统一,才能优美动听。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但只有在离学生“心”最近的点追问,才能够真正走进历史,叩动学生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

[参 考 文 献]

[1]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

[2]齐健.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关于历史课堂生活重建問题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0).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张学良
《红旗周报》有关九一八事变报道的分析
1934年,张学良枪毙张学狼
张学良:对汪精卫由佩服到厌恶
西安事变背后故事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瘾君子张学良
论九一八事变后三江地区民众自发抵抗的原因及途径
中共中央在西安事变中从“除蒋”到“释蒋”原因考
黑老大助张学良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