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骥
【摘 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赋予了高校培养大学生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立德树人作为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着高度契合的逻辑起点,是以“人”为中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问题。当代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必然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注入了新的内涵。通过探究“95后”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价值内涵的过程得出结论,“95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着新时代意义,包含了个人责任、他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和民族责任以及生态责任。通过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其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于自觉行动,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2-0066-02
一、“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时代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时期的特点在于两种经济体制的过渡,即计划向市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項发展指标的实现。”在这个转型的主体中,包含并影响着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思想价值取向,这两个方面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1]
从2014年开始,我国第一批以“95后”为主的学生进入了大学校园,他们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全盛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接触网络频繁,受国内和国外多元化思想熏陶,对待这个世界和自身人生的价值态度较“80后”和“90后”更为超前。“95后”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潮流起着引领作用,肩负着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他们的意识形态要同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自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受限于我国现有的并不十分强健的市场经济基础和体制,造成其中一部分大学生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就容易形成以自身利益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进而评判自己人生的成败。[2]其次,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媒体文化填充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大量的娱乐化、商业化信息进入了学生的视野中,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可避免地对一部分自身抵制能力差,缺乏自律性的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再者,当前我国在德育方面未有效地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合力的体系,高校在这一方面缺乏一定创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基本沿用传统灌输式教育,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主要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可见,在当今这个时代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一件十分重要而且又紧迫的任务,历史将赋予他们这一代更为艰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内涵
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塞罗说过:“任何一个人的生存都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每一个人都需要肩负推动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任。”责任感在字面上的概念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的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思维比较活跃、知识结构比较丰富的群体,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道德,还需要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任。[3]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鲜明地提出了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每个高校的立身本源,积极倡导其工作环节就是立德树人,这为高校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指明了发展方向并提供了十分必要的理论依据。[3]他在会议上提出了“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将高校的使命与国家的发展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4]
立德树人作为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眼中有“人”,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这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逻辑起点十分契合,其核心是指大学生在处理自身与家庭、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中的态度和行为倾向。[3]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着这个时代所赋予的特殊意义,结合他们生活所处的背景和环境,其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内涵主要包含了个人责任、他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和民族责任以及生态责任这几个重要意义。[5]
三、“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价值内涵的重要意义
第一,增强大学生对待自己的责任感。积极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自己科学认识事物的价值态度,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积极锻炼自己的专业文化本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将完成学业作为首要任务。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时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和充沛的体力、精力。毛泽东同志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好的身体,自己才会有机会在社会中实现价值,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第二,增强大学生对待他人的责任感。对待他人要诚实守信,诚信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古人言:“人无信不立。”双方取得正常人际关系的基础就在于彼此的信任。要对他人保持尊重的态度,只有对他人尊重,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对待周围有困难的人要主动伸出援手。
第三,增强大学生对待家庭的责任感。当代大学生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关注和投入很大,从而学生自身性格上的优越感比较高,但是对于培养他们家庭的观念上却比较淡薄。因此,大学生要懂得感恩,明白孝敬、赡养父母的责任,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道理。
第四,增强大学生对待社会的责任感。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保持对正义的坚守,敢于伸张正义。当然,社会各个方面发展十分迅速,形势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这就需要大学生怀有与一切不良现象作斗争的决心,用切身的实际行动维护社会正义,要对社会规则敬畏和遵守。这个社会要获得正常运行与和谐发展,在尊重每一个个体个性发展的同时,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秩序规则来约束和维护。所以,作为大学生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坚守自己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底线。
第五,增强大学生对待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2014年在欧洲,习近平同志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作为当代大学生,同时作为一名中国青年,要怀有强烈的爱国心。“95后”一代出生和成长于中国从“追赶”西方到“平视”西方的时代。[6]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下,认真学习国家的政策方针,在政治立场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关注社会时事热点,用理性的思维分析和辨别社会上的是非。同时,要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华夏文明一直延续至今,灿烂的历史文明是我国在现今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界形势中取得先进地位的重要基础。作为大学生,要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历史、革命史、党史有正确的、扎实的理解和认识。
第六,增强大学生对待生态的责任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是较之前发展布局最新加入的,“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在科学发展观下产生,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很快,生产力得到很大的解放。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比如污水排放、填湖造田、绿地沙漠化、气候变暖等。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心怀一份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培养和树立环保意识,小到拾捡身边的垃圾,大到参与社会公益项目,呼吁环保行动。同时,平时要认真学习环保的相关科普知识,提高对生态的认知能力。当代大学生要明白,对待生态的责任无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是地球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在生态责任这一层面上,地球人都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中。
参考文献:
[1]史杨爽.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公平正义问题研究[D] . 河南:郑州大学,2013.
[2]陈云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研 究[J].亚太教育,2016,(7).
[3]侯锡铭.立德树人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中 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2).
[4]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 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5]杨庆忠.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浅论[J].教育探索, 2015,(2).
[6]关于教育,这是习近平的最新思考.[ED/OL] http:// www.chinanews.com/gn/2017/01-03/8111749.shtml.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