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化学预习作业设计的“切入点”初探

2018-03-26 06:16蒋群锋
化学教与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切入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蒋群锋

摘要: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设计预习时,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基于学生的需求,以预习的兴趣点切入,巧妙置形、破淡求鲜,能激发学生愿预;以预习的方法点切入,显性授法、破虚求实,能指导学生会预;以预习的困难点切入,搭建平台、破难求易,能帮助学生易预;以预习的闪光点切入,展示自我、多元评价,能激励学生乐预。

关键词:初中化学;预习作业;切入点;核心素养

时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因此化学学科的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当前的作业设计中,教师普遍关注于课后作业上,对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利用中国知网等文献数据库对近几年的有关“预习作业”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大部分仍然着重于学科知识点考查的设计。笔者调查发现:完全基于知识点考查的预习,学生对预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取得的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有:①预习要求过于单调;②无具体方法指导;③遇到困难无法解决;④预习效果得不到展评;⑤学生素养无法得到明显提高。鉴于此,笔者尝试研究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化学预习作业设计的几个“切入点”,并进行实践研究。实践证明:这样能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为接下去高效课堂做铺垫,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以预习的兴趣点切入,巧妙置形、破淡求鲜,激发学生愿预

以前,笔者布置初中化学预习作业,基本都是书面形式,学生也大都是看书后完成,方式单调、乏味。后来,笔者改为“设置多样化的预习形式、趣味化的预习内容、个性化的预习任务”,发现学生兴趣大增。

1.设置多样化预习形式

化学作为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可以挖掘其特点,布置多种形式的预习作业。观察类、调查类、查询类、绘图类、制作类、实验类、实践类等均可。如在学习“分子、原子”前,我布置学生看书后,自己制作分子、原子的模型,通过制作模型来加深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直观了解。如学习“碳酸氢钠”前布置学生探究作业:准备两个相同的面团,一个加入碳酸氢钠,另一个不加,同时放在微波炉里加热相同时间,取出品尝。如学习“原子的构成”前,布置学生在网上查阅关于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化学史等等。多样化形式的预习作业,激发了学生的预习兴趣。

2.设置趣味化预习内容

对于学生普遍认为枯燥的预习内容,可以尽量在生活中寻找趣味的素材编制整合,来调动学生的预习热情。例如,在布置“酸碱指示剂”这个预习内容时,我设计了主题为“生活小魔术”的预习作业:如“杯中红霞”、“红茶变墨水”、“土豆变色”等。以“杯中红霞”为例:取少量“碱面”,倒入“清水(酚酞)”,顿时变成红色。然后倒入另一瓶中的无色的液体(酸),红色马上消失。这样看似简单却又富于变化的趣味预习,让学生充满惊奇和欣喜。

3.设置个性化预习任务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彰显个性的时期,“追求与众不同”对他们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在预习作业设置中,把学生按地址距离就近原则分成几个小组,依据各组兴趣的取向,分别配给每组个性化的预习任务。如学习“空气”前,我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分组完成预习作业:①生活生产调研组,进行拍摄周围空气污染的现象、调查本地空气的质量;②网络搜索组,网上查询空气污染原因;③前沿热点追踪组,查找目前净化空气的最新方法的有关资料。在这过程中,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都被激发出来,对预习作业充满热情。

二、以预习的方法点切入,显性授法、破虚求实,指导学生会预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发展过程中,化学学科积累了很多独特的方法。但是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及,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时只重视知识而忽略了方法。笔者认为想让方法显性化,预习是关键的一步。

1.化学知识学法的指导

作为化学教师,针对每次不同的预习内容,在预习单上明确给出一些相应的方法,让学生在预习中先熟悉这些方法,随后在处理问题时首先想到选择合适或可能的方法,从而达到实效。例如,在布置学生预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识时,教给学生画核外电子排布图的方法。学生在该方法的指引下,正确地画出了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图,预习效果大大增强。

2.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

要学好化学,必须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针对不同形式的预习作业,尤其是调查类、观察类、探究实验类等预习作业,有必要在预习单上给出指导研究的方法。如布置查找资料等预习任务时,要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文献的方法;布置观察类预习任务时,指导学生从整体到细节等观察的方法;在布置实验探究类预习任务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方法、观察、分析等方法及实验后正确处理废物等方法。这样的方法指导,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3.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化学教学的核心之一。针对不同的化学内容,在预习中就要指导一些科学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会用科学思维考虑和解决问题。常见的科学思维有:“归纳”、“演绎”、“类比”、“推理”等。以“类比”为例,在学生学习“二氧化碳”前的预习作业中,布置他们对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思路进行类比,按照药品、原理、装置、步骤、验满进行预习,在这种类比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较好地完成了预习任务。科学思维不仅直接有助于我们从预习过渡到课堂教学,而且能在无形中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三、以预习的困难点切入,搭建平台、破难求易,帮助学生易预

在预习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笔者认为应搭建预习运行的平台帮助学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以通过平台互相交流。

1.搭建学生端的“感受器”

由于学生预习不足,加上课堂上时间有限,学习中学生很少能提出问题,更不用说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方案,甚至有学生有问题也羞于提问。其实,教师都明白: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肯定会或多或少遇到问题。因此,我建立了班级微信和博客,让它成为学生端问题的“传感器”,鼓励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想法等,然后把它们即时上传于班级博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問题意识,又有利于教师对备课、上课进行优化调整。

2.搭建教师端的“效应器”

由于学生的基础有差异,因此需要预习设计中适当进行分层。教师对学生预习中反馈的问题分析和整理后,通过网络平台分配给不同基础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而对于有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铺设梯度,改编成问题串,然后把问题串发布于微信和博客。例如,对于“酸的化学性质”这个内容,基础一般的学生预习时反馈“看不懂”。教师收到信息后及时铺设这样的阶梯:①请书写“实验室制取氢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②据此思考酸分别能与哪些类别物质发生反应。这样处理后再上传給这部分学生让他们继续思考。学生能沿着“阶梯”一步步“上行”,最终到达“目的地”。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困难点进行收集、分析、整理的过程,就是动态备课的过程。解决这些困难点,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

3.搭建网络端的“处理器”

在调研学生时发现,学生预习时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有问题无人解答、无人讨论,从而对预习缺乏继续下去的动力。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快速、及时、互动等方面的优势,利用3G网络等技术建立班级QQ群、博客、微信、论坛等交流平台,让学生利用上网本、智能机、iPad等手持设备或电脑相互交流。当预习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然后一起探讨研究。

四、以预习的闪光点切入,搭建舞台、激励评价,激励学生乐预

1.搭建学生展示成果、展示自我的“舞台”

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舞台”,让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学生就能体会到预习的愉悦。如指导学生把成果制作成PPT,课堂上上台展示;如在班级角落处专门设置一个优秀作业“展示角”;在班级外面墙壁上设置一个优秀作业成果展示的“对外展示窗口”;如在班级博客或QQ群里专门设置一个栏目,让学生把预习中的作品、成果或预习小实验中拍摄到的现象或“意外惊喜”上传展示,让大家一起评论分享。教师也可帮学生参考选取其中的优秀作品参加网络上的一些评比活动。

2.进行以赏识、激励为核心的多种评价

学生对于预习倾注了心血,如果不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那么学生心里会产生失落感。教师应给予多种积极的评价,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表扬,让学生享受预习的愉悦。

(1)弹性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把学生用同一把“尺”来衡量,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发掘不同学生各自的闪光点,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弹性评价的方式,具体如下:①注重过程评价,不只看结果,更注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端正书写认真的,如观察细致分析入微的,如见解独到勇于表达的等。②注重多角度评价,如从艺术文化价值等角度,比如制作模型的科学性及美观程度。③注重态度评价,如学生在预习中的发帖、跟帖数和优秀贴数。④注重问题意识评价,如在反馈中提出的问题的多少与提出问题的质量等等。当然,基础不同的学生、采用不一样的评价标准,如提出问题的数量质量达到优秀的标准不同。

(2)激励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将爱洒向更多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激励和赞赏,体验学习的愉悦。例如:原来预习作业不认真的学生如果比以前认真了,我就给他一个表扬和鼓励的评语;原来活跃但粗心的学生如果预习中考虑问题变周全了,我给予其机会向大家讲述是如何做到的;原来不善思考的学生如果预习中也提出问题了,在课堂上我就与学生们一起给予热烈的掌声;原来一直默默无闻的学生,有一次预习作业中有不俗的表现了,我把其作业进行全班传阅。事实证明,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性措施评价学生,能让学生乐于学习。

总之,有效的预习是课堂高效的前提。基于学生的需求,从兴趣点、方法点、困难点、闪光点等四个不同的切入点进行预习设计,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预习效果和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对化学技能方法的掌握,对化学学科思想的感悟、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观察世界,用化学思维分析世界,用化学语言表达世界,拥有化学的学科观念、素养去美化世界。

猜你喜欢
切入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