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传统的阅读教学受场地、资源的影响,难以发挥阅读的真正作用,也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深入融合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找到了突破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优化阅读教学课堂,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文章就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阅读教学的策略做浅要分析探究,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阅讀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1)阅读浮于表面,认识不深刻。在阅读课上,学生都朗读得很大声,也很认真,但在热闹背后却缺少教师的思维引导。对于小学生来说,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还没能达到仅靠自己就能完成的地步,教师在这个阶段让学生自己浅要分析,无疑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教师还习惯性地一边带着学生读,一边问学生问题,看起来节奏很好,但就问题本身来说却没有实际价值,因为大多都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毋庸置疑,这种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锻炼。
(2)阅读重于技巧,轻视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实施“以读代讲”,具体操作上也着实是让学生多一些阅读过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却将教学重点放到了朗读技巧上。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阅读只能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对课文的认识不深刻,多半是浅尝辄止,根本谈不上对课文的情感体验。虽说朗读技巧很重要,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更有必要。若是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就难以进一步理解课文,读了也等于白读。
一般阅读教学的地点会选在常规教室,也就是简单的“黑板、讲台”,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活动环境受到了限制,阅读素材也仅限于书本或是一般课外读物,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受到局限。多半表现出来的状况就如上述所言,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机械式地阅读课文,教师固定性地简单提问,根本发挥不了阅读教学的真正作用。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阅读教学,通过互联网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即时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导读功能快速地跟读课文,避免出现因教师普通话不标准而造成的误读现象;学生还可在互联网上畅游,精选阅读素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注重情感培养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熟知阅读技巧,掌握字词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情感,这样才能为自己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就需要摆正出发点,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笔者发现,在教学中适当播放背景音乐或是视频文件会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情感认知。
2.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注重知识积累
信息技术最明显的优势便在于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还能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这就使得教师在备课时有了更多的思考方向和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时也能跳出课本的局限,奔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教师借助这种资源优势,可以更方便地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与阅读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课堂的有效管理,注重课堂效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方便教师更加合理地管理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在常规课堂内,教师发现有不认真或是搞小动作的学生时,往往会停下当前教学转而教育学生,虽然起到了督促效果,但却浪费了时间,更影响了认真听课学生的思维。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监控软件了解每位学生的实时动态,发现不认真的学生时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或是屏幕警告等方式就可以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而不打扰其他学生,实现了课堂的有效管理,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1]孙彦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9).
[2]陈 卫.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