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用户@Hypnus
如若只是日常,健身是很难坚持的。可以存无数篇精华帖,可以花大几千办年卡,却鲜少有一次汗如雨下。因为好身材,不是刚需。令人痛苦的事情很多,比如上班,比如考证,比如分娩,但这些对当事人来说,都是不干不行的。可健身不是,一年少做365组仰卧起坐,连惋惜的情绪都难以保有,更何况要搁再早些年,谁知道健身是个什么东西。说到底,“健身”是个舶来品。那些将身体指标量化的词语——心率、体脂、代谢、摄入多少大卡——无一不闪着“科学”的冷光,像4S店的David一样客气而淡漠地告诉你该怎样保养你贴着半吨肥膘的老版车。在健身及其所代表的一整套理性主义世界观里,肉体,乃至人,和机器没差别的。但在传统的东方,由《诗经》沿袭下来的看人的目光,还不那么像看车,看的还是“清扬婉兮”而不是36D。因此健身这株异域植物没有更早地嫁接,或者嫁接了却没有更好地适应水土,与历史文化关系紧密。
即便如此,单从“日常”来说,好身材还是可有可无的。然而在不那么日常的时候,健身便成了救赎,比如遇到了让心尖开花的人,求而不得,抓心挠肝的痒让我们鲜衣怒马、像英雄一样与嗜甜嗜闲的本能厮杀。在挥汗如雨中化身尼采的“超人”,以期用大理石雕塑般完美的轮廓线条,换红颜一诺——再不济也有一笑。健身在“80后”“90后”之间的燎原之势,很大程度都与社会与性的开放程度正相关。那些健身APP、公众号或是畅销书无不在暗示或是明言,还有什么比腹肌和翘臀更能撩到男神女神的呢?隐匿于深蹲和平板支撑之中的荷尔蒙,怎么看都透着因自律而自由的启蒙运动味儿。
然而,除却健康和求偶这种从实际需求出发的健身,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不能落败”的比较之心。在消费升级和中产焦虑的大潮中,身材管理和皮肤管理、时间管理一样,已然被包装为中产的轻奢,是行走的階级名片,是上下求索的自我倒影,是克制无声的呐喊,“我存在,我是我”。景观社会里个体呼吸困难,生活变成表演,抛却了皮毛和利爪,西装革履下,我们还需要周身肌肉加持,营造精力充沛、刀枪不入的幻象——哪怕没有真去,有张健身卡也是好的。和其他所有革命一样,身体的革命不关乎身体,而是一个群体的自我彰显和振臂高呼。
于是健身业就这样,像之前和之后的无数个行业一样,寄居在人的恐惧和欲望之上,繁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