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人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析

2018-03-26 06:11刘秀玲朱瑞雪李国鹏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跨境课程体系校企

刘秀玲,牟 岚,刘 岩,朱瑞雪,李国鹏

(大连民族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急剧提高。据中国“互联网+产业”智库、国内知名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和预测,201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4.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占同期对外贸易额的19.5%。其中,出口电商占跨境电商交易额的83.2%,进口电商占跨境电商交易额的16.8%。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同比增长31%。据有关机构预计,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12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将超过30%。

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导致社会的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很大,据阿里巴巴相关测算,目前全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在200万人以上,尤其缺乏业务能力强、善管理的高层次跨境电商人才。为满足社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高校急需研究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使得校企协同育人这一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显示出重要价值[1]。

作为一种新型的对外贸易方式的基于互联网的跨境电商,不仅其业务流程与传统对外贸易不同,业务模式也有较大差别,同时也涉及到国家有关的管理规制的调整。为了促进跨境电商良好发展和探索政府规范管理,继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后,2016年1月再次批准了广州、深圳、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大连、成都、宁波、青岛、苏州等1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

中国(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有力地促进了大连乃至东北地区跨境电商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状况。据大连市商务局估算,大连市跨境电商缺口就在20万人以上。随着跨境电商贸易额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发展,大连未来对跨境电商人才将有更大的需求。

一、跨境电商人才的素质要求

与国内电商业务不同,跨境电商面对世界各国(地区)的企业或消费者,交易双方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教育水平、消费偏好等各方面差异较大,客户所在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等也各有不同,加上跨境电商交易需要网络营销、跨境物流、网络支付等一系列专业操作,这使得一个合格的跨境电商业务员,不仅需要具备对外贸易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应掌握互联网交易的素质和技能[2]。可以说,跨境电商人才应该是“懂外贸、精电商”的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1)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外语能力在跨境电子商务沟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外贸的沟通方式一般采用面对面沟通、信函沟通和电话沟通,可以有时间了解客户并做好沟通准备工作。而跨境电商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更多是线上的即时沟通。要求跨境电商人才既具有能够用外语描述产品、与客户进行在线交流、查阅外文商品资讯、获取有效市场信息等基本语言能力,要求能够在线上对国外客户进行营销、询盘处理、下单、交易跟踪、订单处理、网上付款、协商纠纷、货款追缴等业务处理,这些都要求有较高水平的英语能力[3]。并且,由于跨境电商中无法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从而要求业务操作语言的更大准确性。所以说,跨境电商比传统外贸在业务沟通中对外语能力要求更高,更为重要。

(2)外贸实务操作技能。跨境电商交易包括所有对外贸易环节,如跨境出口业务流程有融资、国内采购、国内运输与仓储、出口检验检疫、出口通关、国际物流配送、网络支付与结算、出口退税等一系列环节。这就需要跨境电商人才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懂得如何进行交易的风险控制,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国际结算业务操作、海关规制与实务、外汇交易与管理等一系列对外贸易实际操作技能。

(3)网络技术运用能力。跨境电商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核心是从事网上交易活动,包括了网络营销、磋商、确立订单、安排物流配送、货款在线支付、客户信用监管等一系列商务活动及网络支撑操作。跨境电商企业,无论是自建交易平台,还是使用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其从业人员都需要具有网络平台操作基本常识,并能够独立从事网站推广、网络平台运用、商品资料处理、商品图片制理、商品上传与优化、搜索流量的提升、网店管理等一系列跨境电商营运操作,尤其是在阿里巴巴速卖通、Amazon、eBay、Wish等跨境电商平台从事进出口业务,都是需要以准确的外语和熟练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平台操作,需运用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

(4)国际物流实务操作技能。跨境电子商务需要与其配套的国际物流支撑。对于B2B、B2C和C2C三种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尤其是在采用B2C和C2C时,客户为国外小额批发商或消费者,所购商品运输以小批量、多品种为特点,更需要安全、准确、及时地完成物流投递。运用邮政渠道的EMS小包和DHL、UPS、FedEx、TNT等的商业快递,俄罗斯自主航空专线的跨境电商物流运输方式,为跨境物流配送提供了便利的海外仓的建立与运用,都需要国际物流实务的操作技能。

(5)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知识和素养。在跨境电商交易中,具有在线交易对象不确定的特点,随时都有可能面对来自多个不同国家的客户或消费者,跨文化交际的难度比传统外贸要增大许多。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具有语言、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经济、政策、法律等文化背景差异的客户和消费者,要求跨境电商从业人员针对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类别的商品,不同层次的销售对象,要有不同的营销策略。只有熟悉销售对象所在国(地区)语言、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经济、政策、法律等专业知识,才能了解当地消费者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关注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把握当地政府经济政策走向。这些对跨境电商从业者在交易过程中能否顺利达成交易,解决交易纠纷,提升售后服务质量都至关重要。准确把握跨境电商消费者群体是对跨境电商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具备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的在跨境电商业务中发挥作用。

二、校企协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优势

从跨境电商人才的素质要求来看,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际业务训练才能完成,而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最大难点就是实战操作,这就需要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才能完成。

(1)有助于实施真实的校内实训。高校建立实训实验室,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跨境电商平台实操,其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与货源,而且要面对实战操作中出现经营亏损的风险。如果高校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企业对学生进行前期跨境电商业务培训,选派业务人员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又为企业提供了跨境电商后备人才的支持,并有助于企业开拓新的产品市场。由于是在企业业务人员指导下的跨境电商操作,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重大亏损风险。而即使出现亏损,企业也愿意出手为这样亏损兜底。

(2)有助于提升学生实战能力。校企协同育人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不仅解决了高校“真实业务环境”不完备、“案例来源”缺乏等问题,还解决了学生业务实践的基础训练缺乏和实际解决跨境电商交易问题能力不足,以及企业的业务员进校指导和专任教师企业培训的问题,提高了专业教师的跨境电商业务的实践经验,可以有效促进高校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

(3)有助于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校企协同中高校要充分考虑企业需求,找准协同点,从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企业用人的视角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实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最终要由社会和企业来检验。因此,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也是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佳切入点。

(4)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行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准。学校要做好人才培养的定位,采取措施实施校企协同育人,缩短毕业生与企业的磨合期,使校企双方共同围绕跨境电商人才教育进行深化改革,使其对接迅速发展的跨境电商进出口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人才培养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推动力。

三、校企协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模式

校企合作育人是指高校和企业,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联合实施人才教育与培养的过程的总和。这种模式的实施也是对学校和企业在人力资源、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就是要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高校必须走校企协同培养人才之路,邀请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其由人才的使用方转变成人才的培养方,这样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质量,为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提供动力。校企协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培养模式。大连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了以传统外贸理论为基础,引入企业跨境电商业务人员入校对学生进行业务培训,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跨境电商业务实习或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训练,“四位一体”相结合的校企协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育人模式。

从课程体系构建上,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将学校跨专业的“新道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之与专业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形成一个整体,构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企协同育人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辅以课外训练,实现培养国际经贸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由此形成的校企协同跨境电商育人课程体系如图1。

图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企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1)校企合作指导跨境电商实习。在学生具备跨境电商基本知识情况下,学校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将专业实习过程与网店运营相结合,由学校提供跨境电商实操实验室,企业派业务员为学生实习项目提供跨境电商操作培训,指导学生进行产品描述、产品上架、网站推广、处理询盘、订单跟踪等操作。在培训的基础上,让学生开通企业拥有的阿里巴巴速卖通、Amazon、eBay、Wish等账号,或利用企业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在网上进行产品进出口交易。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店铺和产品的数据包,在企业专人的监督和指挥下,让学生进行规范操作,掌握跨境电商基本实操技巧,熟悉跨境电商平台规则,完成维护客户和交易处理。在使企业获得更多订单的同时,避免和减少被投诉概率。这种基于跨境电商特点的校企合作方式将专业实习转移至校内进行,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节约了企业的成本,让学生提前积累了实战经验。也可以采取“走出去”方式实习,即到跨境电商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担任外贸业务员,为其提供电商平台管理服务,如产品发布更新、邮件处理、页面制作、展位图制作等各项跨境电商业务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实际业务技能。学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的磨合,实现其就业的双向选择[4]。

(2)依托企业以赛促练。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跨境电商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大连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举办年度的“跨境电商企划竞赛”。引导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撰写《跨境电商企划书》。学生组成项目组,鼓励多专业学生组合,学生从目标国外市场的细分与客户研究、出口产品和服务、网站运作筹备、销售渠道的优化组合、经营策略与运作模式、企业宗旨、资金需求、财务分析及预算、销售收入和成本分析、团队人员构成与职能分工、团队管理和员工绩效考核等内容撰写跨境电商企划书。每年提交20多份企划书,参与的学生达近百名(每项目组4-5名),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2017年6月,有一组学生获得全国由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和教育部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并获用人企业青睐。更多的项目得以成功申报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联合众多跨境电商企业的参与,在企业界人士的专业指导和帮助下,引导学生参加各类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竞赛,提高学生的跨境电商业务综合素质与能力。

(3)企业指导学生创业,学生代理企业产品。为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采取创业项目方式,由跨境电商企业指导学生进行跨境电商创业。学校与那些有远见、敢于承担一定风险的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允许学生创立跨境电商网店并代理其产品。由企业派员对学生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前期准备、网店申请注册、网店运营管理、网络营销推广、客户开发、网络业务洽谈、外贸订单处理、国际物流实务、售后事务处理等。由学生代理企业产品,在自负盈亏的压力下促使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提升学生能力。 代理的最大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各方的资源,学生不用担心货源和物流问题,企业也无须额外产生其他的支出。

(4)校企合作共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大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打牢高校培养实力,要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满足跨境电商人才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跨境电商课程体系。而这一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打破过去仅以校内教学资源为依托的思路,对接产业资源,实现产学互动,以学校为主联合企业打造人才培养校企协同的教学资源,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运营,真正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企业运营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厚基础懂实操的跨境电商人才。学校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配有先进实验设备的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为依托,协同企业开发出培养跨境电商人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该专业除了系列国际贸易基础和专业课程外,跨境电商课程体系内开设有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跨境电商基础(入门理论与基本实务)、跨境电商训练(阿里巴巴网络培训中级课程)、暑期跨境电商实习(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毕业前跨境电商顶岗实习等,拟开设课程有跨境电商实训(软件模拟)、跨境电商业务实习和跨境电商创业训练等,以此构成完整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跨境电商校企协同育人中要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个关键主体各自不同的动机,跨境电商育人项目不但承载了各方的预期效果和利益诉求,并且要从共赢的视角出发,确保各方的持续投入和深度合作。

[1] 王素君,吕文浩,刘阳. 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2):57-60.

[2] 范新民.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境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跨界融合视角[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101-107.

[3] 胡俊文,戴瑾,叶元.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探究[J].电子商务,2016(7):72-73.

[4] 陈宏.系统论视角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6(5):55-59.

猜你喜欢
跨境课程体系校企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