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亲历与探究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主旋律
——以“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为例

2018-03-26 15:41耿德娟
成功 2018年2期
关键词:圆柱体正方体圆柱

耿德娟

邳州市青年路小学 江苏徐州 221300

学生的头脑是有待点燃的火炬,而不是机械注入的容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化主体意识,相信学生的潜力,努力优化教学策略,让亲历和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起自信的风帆。

一、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经历探索过程

学生本来就是知识探索的主人,理应成为课堂的主体。小学数学课堂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与学科情怀。生硬、枯燥的灌输与注入,只会让学生丧失信心,泯灭热情,产生厌倦与懈怠;而如果能够创新教学设计,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则会大大调动学生求索的积极性,使之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去施展自己的才智,体验发现的快乐。

比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笔者安排的第一个教学任务就是“观察比较,建立猜想”。首先,笔者运用媒体呈现三个立体图形,并提出问题:“屏幕上有三个几何体,它们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可能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接着,笔者追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之后,笔者则进一步启发:“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各学习小组进行一番交流,各抒己见;笔者则进行巡视,掌握学情,给予适时点评。最终学生都认为圆柱的体积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其体积计算公式跟那两种几何体一样,即等于底面积乘高。

上面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思维始终被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串”所引领,他们的思维由长方体与正方体等底等高则体积相等,推想到若圆柱跟它们等底等高,那么体积也可能相等。这是通过类比推理提出的猜想。有了这样的经历与猜想,学生可以初步体会到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锻炼合情推理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带着热情与期待投入到验证猜想的活动中。

二、运用富有实效性的操作,帮助学生验证合理猜想

数学学习离不开实验与操作,有了这些宝贵的经历,学生才会有豁然开朗的顿悟、才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然而,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出于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将原本需要通过实验与操作才能才能获得的公式或定理,直白地向学生“和盘托出”,这是置学生思维锻炼和发展于不顾的落后的教学行为。

比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建立猜想之后,就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进一步验证猜想。首先,笔者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刚才的猜想呢?”笔者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予恰当的鼓励与点拨。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明确了如下的探索方向:求圆的面积是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那是不是也可以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呢?笔者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转化思想”来解决问题大加赞赏。接下来,则继续安排学生在小组内研究转化的具体方法,之后指名某一小组代表跟笔者合作,演示操作过程。演示过后,学生继续通过操作去探讨。16份、32份、64份……学生最终明白:随着圆柱的底面积所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所拼成形体就越接近长方体。

像上面这样设计教学活动,旨在引领学生经历一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让“转化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活了起来——学生由探索二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类推出三维立体图形体积的方法,并由此体会了“转化”策略的意义所在。这是一种思维上的飞跃——学生不仅感知了相关的数学规律,还通过自主探究建立了圆柱与拼成的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感性材料得以丰富。这为进一步归纳圆柱体体积公式奠定了基础。

三、运用富有针对性的比较,引导学生指导计算公式

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运用的思想很多,“比较”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特点或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探寻到相关的定理或公式,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在引导学生探求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思路之后,笔者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拼成的长方体跟原来的圆柱比较,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自主思考之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进行思维碰撞。小组代表汇报后,笔者借助示意图加以小结并追问:“两种几何体,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此时,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在你心中是否已经诞生?”学生很快说出了计算公式,笔者指名学生上台板书。至此,学生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体验到了发现的快乐。

推导公式的目的在于运用,接下来笔者出示例题,要求学生读题、分析,明白此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弄清运用公式求圆柱体积一般需要知道什么,而当其中的底面积没有告诉你时则需要先求出来。学生独立计算之后进行汇报,师生评议。之后,再组织学生巩固应用,同位之间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在巩固应用环节,围绕圆柱体积这一重点,要求学生借助算一算、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亲历亲为,来解决圆柱体体积计算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巩固了新知,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的梳理与分析,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拒绝直白地告诉与生硬的灌输,而要注重贯彻课程改革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将发现与探究的机会真正还给学生,引导他们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交流,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进而实现同伴之间的交流与互助,有效促进探究与合作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圆柱体正方体圆柱
圆柱的体积计算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给正方体涂色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