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怀顺
摘 要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及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
关键词 策略;模式;方法;创新;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1-0075-01
一、改变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及方法
什么是“教学”?在现代教育科学的视野中,“教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教育过程中这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经历以使学习更加有效的过程,就被称为“教学”。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教与学。整个过程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正是规划一个学与教相互配合的序列,安排好各种教学的“事件”、“情境”与“刺激”,以唤起、维持并推动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教学实践活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纯粹就是为了应付高考,而不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但是在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新课改下我们老师还不改变思路,如果继续手捧一本教科书就上课的话,那必然导致“穿新鞋走旧路”、“贴着现代化的标签”。新课程围绕教与学两个方面,探讨教学规范的转型,重新对教、学、教材、教师与学生下定义,坚定不移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充分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加涅”。教学策略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可以上完一堂课,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是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创新。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将“模式”看成是对某一过程或某系统的简化与微端式表征,以帮助人们形象地把握某些难以直接观察或过于抽象的事物。一些研究者提出,如果我们把教学看成是构造环境对需要、兴趣、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的经验进行有效组织的过程,那么,教学模式则为组织教学环境提供一定的结构、程序和步骤。由此可推断,教学模式就是“导向特定结果的一步步程序”。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转化,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的系列活动,可见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着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是能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学、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计划或范型。一般地讲,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方式、手段和途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是解决问题,即完成任务的具体办法,是一系列的活动方式、操作手段、实施路径。《纲要》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整、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们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力争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身心特质进行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教学方法上我们要从三维目标出发,采取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不管怎样,我们教师在解决教学情境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真正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二、培养创新人格
人格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只有人格才是把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统一起来的价值的本质所在。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取得杰出成就的精英人物的研究表明:人格中的非智力因素是成功的关键。非智力因素的总合,在最佳状态下形成某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就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理所当然地成为新课程改革后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就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为是一個老师在“表演”,全体学生成了“观众”。整节课期间,老师提问较少,甚至不提问,这典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时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老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也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大家都知道,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我们语文老师要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要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通过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与“学习”及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等有关文件,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培养研究性创新型人格的素质,只有老师素养提高,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才能培养创新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