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范畴
刘华景
(中共亳州市委党校,安徽 亳州 236800)
范畴分析法是学术研究的根本方法,对思想理论体系开展研究,必须要以一系列范畴作为基本单元。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由起点范畴、核心范畴、路径范畴三重基本范畴组成。科学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起点范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范畴,“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范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作为一个崭新概念或命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专家学者们主要从理论架构、生成逻辑、文化底蕴、品质特征、哲学研究、世界视野、历史地位、时代意义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阐释,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学术成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宏大的理论框架。如何把这种宏大的理论框架进行细致描述?以及如何在微观的实践叙事中更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想?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其所蕴涵的基本范畴进行探赜,因为范畴分析法是任何学术展开研究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范畴作为理论体系研究的基本概念,是人类正确科学的认识工具,既能够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进行概括,又能反映客观事物内部联系的社会属性。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范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人们的认识成果得到精确、丰富和发展,同时又被用于指导人的社会实践。因此,对于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开展研究,关键环节是必须付诸予一系列范畴作为基本单元或骨架,这也是该研究进入理性阶段的重要标志。
从范畴体系上看,起点是使整个范畴体系展开和得以丰富完成的一个最初的规定。一般说来,作为起点范畴有三项基本要求:一是起点范畴是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是事物全部发展的雏形;二是起点范畴是从研究对象的胚芽规定开始的;三是起点范畴具有历史性,是历史的起点。
空想社会主义是500年的世界社会主义史的最原始形态,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理论设想和向往憧憬。1516年,英国人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日益深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对立加剧,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更加丰富,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到19世纪初,出现了一批诸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杰出代表人物,达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高峰。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它们“处处突破幻想外壳而显露出来的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1]体现不少“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2]
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工业阶段,工人斗争从自发转变为自觉状态,空想社会主义暴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热切期盼新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有了时代依据。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1843年,马克思撰写了《论犹太人的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献;1844-1845年间,恩格斯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文章,标志着他们共同完成了政治立场和哲学世界观的转变。作为完整理论体系的科学社会主义,还必须建立在更深入的哲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1845年,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包含了唯物史观的天才萌芽;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书稿,首次较系统地论述了唯物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与唯物史观相比,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稍晚,1847年马克思发表《哲学的贫困》和1849年发表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已经孕育了剩余价值思想。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半期创作的《资本论》手稿和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完成了对剩余价值学说系统、严谨的论证,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经济学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基石”的伟大发现和系统阐述,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厦。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应“正义者同盟”的要求开始起草制定党纲,《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宣言》阐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提出无产阶级近期目标是组织力量、颠覆资产阶级专制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长远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另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描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起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这一精辟概括,深刻地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宣言》的发表,为全世界的人民大众争取自由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发展着的活生生的理论。19世纪7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的政策调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所缓和,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开始在第二国际内部泛滥,工人运动开始分化并陷入低迷。而此时,在俄国,普列汉诺夫创立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团体——劳动解放社,并积极宣扬马克思主义,造就了像列宁一样的一大批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列宁认为,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态度。在准确把握俄国国情和进行革命斗争实践中,列宁逐渐意识到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并集中阐发了党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必须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必须牢牢掌握革命的领导权等无产阶级的建党理论。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说,分析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新特点、新矛盾、新趋势,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这种新的结论激发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也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1917年2月,俄国革命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二月革命”序幕从此拉开。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分析了俄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明确指出俄国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和满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要过渡到并实现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8-9月,列宁发表了《国家与革命》,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指导并推动全世界无产阶级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的领导下,俄国爆发苏维埃武装起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苏维埃新政权建立。十月革命的胜利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从空想变为现实,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到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逐渐接受、认同并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积极投入到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中。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日程,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宣告以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正式成立。1922年7月,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步骤和成果,使中国人民第一次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1924-1927年,一场席卷全国的大革命高潮到来。然而,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土地革命战争的新阶段来临。在寻求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探索中,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实行三湾改编,领导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革命的思想,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生死攸关时期,中央政治局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1937-1945年,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战场发动群众和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削弱敌人力量的同时壮大自己的力量。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后来连续发表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著作,系统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多方面发展,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1945年4月,党的七大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纲领,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指引着党和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1949-1952年,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对外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对内开展各项民主改革和各项建设,为向社会主义转变进而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1953年,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到社会主义国家的阶段性过渡。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此展开。1956年9月,党的八大的召开,明确提出了全党工作重心适时地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一主要任务上来。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学说,推动了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然而,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加上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本身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此期间,发生了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的“左倾”错误。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党的历史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总体来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为当代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4]
每一个范畴体系都有一个核心范畴,对其他范畴起着规定和影响的作用。在确定了起点范畴之后,接着就应明确回答科学社会主义如何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范畴问题。
为了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上等领域对“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1981年6月,党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加以区别,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成功完成。接下来,社会主义应朝着什么方向、围绕什么主题来进行?成了我们党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重要问题。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回答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成为指引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深入推进,迫切需要党对基本国情认识的基础上,明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等,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阶段理论新的理论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改革遇到的问题和障碍逐步显现出来,导致经济环境恶化、通货膨胀加剧的经济问题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风波,面对复杂局面,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平息了风波,实现了领导人的新老交替,保证了党的稳定性、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的长治久安。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陷入低潮,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人出现思想困惑,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疑虑迷茫,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再次处于向何处去的紧要关头。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讲话,其中包括“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社会主义本质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等著名论断,后来被统称为“南巡讲话”,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可以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对邓小平的理论贡献用“九个方面”进行概括,确立其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科学评价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以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第一次完备地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划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及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走出去”等多项战略,开创了全面改革的新局面。此外,党的十五大着重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新世纪的根本性思考。2000年2月,江泽民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始终保证党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为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了21世纪。
跨入新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道路、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2003年2月开始,一场突发性的“非典”灾害暴发,引起党和政府对经济社会的突发矛盾和突出问题的思考,关键是要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2003年8月,胡锦涛开始使用“科学发展观”概念,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此后,胡锦涛在不同场合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核心、基本内容和要求等进行了阐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是将新的发展思路与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内在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和方法论思想。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首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概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统一,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另外,党对旗帜问题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单一的“思想理论”扩展为“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充分彰显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注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成功地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大会始终的主线。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报告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等新思想。此外,大会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当选为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踏上了共创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和未来的崭新征程。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2013年2月,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对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等制度机制作出了新的部署;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问题,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置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部重要的党内法规,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权力正确运行提供了根本保证。至此,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路径范畴是人思维的方向和归属,又是形成新思维的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为新一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提出了许多新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炼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进行了系统性阐释,这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路径指引。
“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是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首先,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的第一个“明确”,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第二个“明确”,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的初心,所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任务确定,不仅要结合人民群众的当下需求和未来梦想绘制蓝图,而且要把人民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世界的梦都统一到总任务中。然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多样化,与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因而,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依靠人民创造伟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接受人民的评判和检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其次,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定“四个自信”的第三个“明确”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提出整体设计和提供精神支撑。再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从第四个“明确”到第八个“明确”分别在发展动力、法治保障、军事保障、国际环境、政治保障等方面做出了方法论阐述,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运用的结果。
如果说“八个明确”是回答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什么”的理论问题,那么“十四个坚持”就是来回答“怎么办”的实践问题,即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的是方略指引、基本路径和具体要求的问题,所以“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具体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的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的根本政治保证,强化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把党的群众路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贯穿党的全部工作之中,聚焦群众的根本力量。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落细的战略举措。其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航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遵循;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政党之基。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部署,优化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是经济建设的部署,体现了党对新的发展阶段的深刻洞察,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新的认识;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建设的部署,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部署,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为全体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部署,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的充分体现,保证全体人民都能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国家安全、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大国外交等四大因素进行的重要保障部署,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全基石。
综上所述,从起点范畴、核心范畴到路径范畴,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范畴系统,它既具历史性,又有时代性。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他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正如人们创造自己的物质成果一样,人们也创造自己的思想成果,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他们只能在所处时代中创造。”[5]历史和实践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的、走过了哪些路、现在所处何方、今后要到那里去,才能认清整个社会的宏观形势和发展趋势,把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奋斗,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壮丽篇章,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2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9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76.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53.
[4] 习近平. 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9-30(02).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82.
Three Major Categories about Xi Jinping View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LIU Huajing
(Party School of Bozhou City Committee of the CPC, Bozhou, Anhui 236800, China)
The analysis of category is the fundamental method of academic research. To study the theoretic system and ideology, it must be on a series categories as the basic unit, Xi Jinping’s view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in the new era is composed of the three basic categories such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core and the path categories.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is the first point of Xi Jinping’s views in new era. To persist and promot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rics is a main view point in new era. The eight definitions and fourteen insistences constitutes the path category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new era.
new era;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cientific socialism
2018-09-07
2017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重大项目(2017ZD001);2018年安徽省党校系统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课题(QS2018027);2018年亳州市党校系统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科研咨政课题(BZDXKT2018002)
刘华景(1983-),男,安徽颍上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D 61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8.06.002
2096-059X(2018)06–0006–06
(责任编校:王 莉)